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8 00: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15分)
1.(2分)下列传统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诫子书》是诸葛亮以家信的形式对儿子诸葛瞻予以教诲和劝勉的一篇文章。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中庸》《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鄙人”“贵姓”属于谦辞,“惠顾”“家父”属于敬辞。
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岸上尚且提心吊胆,更何况筏子,上的人们呢?
C.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D.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3.(2分)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盎然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   ,   ;汲取一口清泉,你会感受生命的起源。与自然亲近,你会心旷神怡;与生命相拥,你将充实丰盈。
4.(2分)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①三妹是最喜欢猫的,三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②有一次,从隔壁要了新生的一只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第①处:   
第②处:   
5.(2分)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野生动物园位于大兴区榆垡镇万亩森林之中,是集动物保护①____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公园②____北京野生动物园以散养、混养方式展示野生动物——在散放观赏区,成群的狼和牛、狮子和狒狒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③____人们可以通过数量的控制使其在力量上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产生一种势均力敌的对峙效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④____在步行观赏区,游客可以跟鹿、狍、松鼠等多种温驯动物戏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5分)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及活用现象。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狼不敢前(  )
③其一犬坐于前(  )
④一狼洞其中(  )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二、阅读(共18题;共75分)
7.(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分)“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2)(3分)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2分)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其一犬坐于前
9.(1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屠自后断其股   
③顾野有麦场   
④一狼洞其中   
10.(2分)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1.(3分)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3分)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3.(5分)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4.(1分)《狼》选自志怪小说集《   》。
15.(1分)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缀行甚远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弛担持刀   
④狼亦黠矣   
16.(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5分)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课内阅读
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那年复活节前几天,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驯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约束,可以随意行动;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真叫人觉得可怜。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它聪明得很,不要多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首先它一定飞到我的卧房窗口,如果我不在里面,它便会去养鸭子的水塘里。只要是我早上要做例行检查的地方,它都会一一找到。这种追寻对它而言并不是没有危险,因为它如果找不到我,就会越飞越远,有好几次迷了路,回不了家。因此,我的助手都知道,凡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根本不能把可可放出来。
六月里的一个周末,我从维也纳坐火车回艾顿堡。因为天气好的时候,周末常有别的地方的旅客到艾顿堡来游泳,所以和我一起出站的人很多。我才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只大鸟,在离地相当远的空中缓缓而飞,它的动作非常之慢,时而振翅,时而滑翔。一时之间,我完全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哪一种鸟,说它是秃鹰,未免太重;说它是鹳,又不够大,而且鹳在飞到这般高度的时候,颈子和腿应该还看得见才对。这时,它忽然歪斜了一下。落日的余晖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从前我曾试过这样喊它,每次它都听话地回到我的身边,但是它现在飞得这么高,肯不肯听话就不知道了,因为鸟通常不喜欢直直地从上往下飞。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敛翼俯冲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真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的父亲那时已经上了年纪,他最喜欢在我们房子西南面的阳台上睡午觉。虽然我很不赞成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着睡觉,他却不肯让任何人改变他的老习惯。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个大兵似的大声咒骂起来。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18.(5分)为什么“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
19.(5分)选文写了有关黄冠大鹦鹉“可可”的哪些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5分)本文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分析下面的语句刻画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
①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②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
阅读
一窠八哥的谜
牛汉
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缒②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抠着脚蹬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
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③把抱成团儿的蜂小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
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了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远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
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
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
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选自《向着太阳歌唱》,有删改)
[注]①窠(kē):鸟兽昆虫的窝。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往下送。③笊篱(zhào Ii):一种工具。
21.(5分)本文作者以凝练的笔法、生动的语言,通过“我”小时候的一次经历,记录下了一段心灵的感触。请你根据文意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叙写的内容 “我"的情感
对小八哥声音和外貌的描写 “我”对小八哥的①
② “我”伤心、失望,也为八哥一家“担忧”
③ “我”对八哥一家的祝愿,也暗含歉疚之情
“我”相信“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 “我”对小八哥的④
22.(5分)“一窠八哥的谜”主要指什么?对此可能的谜底有哪两个?
23.(5分)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
24.(5分)结合你的成长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三、写作(共1题;共60分)
25.(60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以动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贵姓”属于敬辞,“家父”属于谦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2.【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清新的空气”;B项应在句首加上“在”;C项正确;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答案】聆听一声鸟鸣;你会领略生命的惬意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注意字数也要一致。注意“触摸一缕阳光”和“采撷一束鲜花”是动词+名词结构,6个字。“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和“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是主谓宾结构,9个字。给到的句子第二句都是写有关生命的内容,仿写的第二句也要如此。仿写时注意这些要求,再注意组织下语言,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聆听一声鸟鸣;你会领略生命的惬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要求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字数一致。
4.【答案】第二个“三妹”改为“她”;“一只”与“新生的”调换位置。
【解析】【分析】
第1空,句子前面已提及三妹,第二次出现时,应用代词“她”来指代,显得句子简明清晰。
第2空,多层定语顺序错误, 应把“一只”与“新生的”调换位置。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故答案为:第二个“三妹”改为“她”。“一只”与“新生的”调换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先通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因。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义不明、语言赘余等。
5.【答案】D
【解析】【分析】 ①“动物保护”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是并列短语,中间用顿号;②“北京野生动物园位于大兴区榆垡镇万亩森林之中,是集动物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公园”是完整的一个意思,后用句号;③④上下句是介绍野生动物园的养殖方式,是一句话,④后用句号,③后用逗号。
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单项考查多集中在问号、括号、引号、书名号、顿号等易错、易混之处;综合考查多集中在引号与冒号、逗号、句号的混合运用,括号与书名号、引号、句号的混合使用,顿号与逗号、分号、句号的搭配编排等。学生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6.【答案】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攻击;②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③名词活用作状语,像狗似的;④名 词活用为动词,挖洞;⑤名词活用作状语,从通道
【解析】【分析】①恐前后受其敌:害怕前面和后面受到狼的攻击
②不敢前:两只狼不敢上前
③一犬坐于前: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④狼洞其中: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⑤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故答案为: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攻击;②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③名词活用作状语,像狗似的;④名 词活用为动词,挖洞;⑤名词活用作状语,从通道
【点评】考查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7.【答案】(1)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2)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解析】【分析】⑴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指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有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⑵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梦境,说明诗人始终有一款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
故答案为:⑴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⑵ 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点评】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在阅读古诗词的同时,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关键词语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意思,了解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法,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案】8.其一/犬坐于前
9.敌对,攻击;大腿;回头看;打洞
10.D
11.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解析】【点评】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要善于根据一些常见的标志词,比如:曰、言、矣等进行判断。重点是根据句子的内在逻辑进行断句。
(2)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4)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和动作变化的具体过程及其原因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仔细审读材料, 然后从文中找出反应人物心理及行为的词语,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狼的形象及文章主旨的把握。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本中有关狼的语句的表述具体作答。至于启示要从精神内核,给人的教育意义等角度分析。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几刀砍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也是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骗人手段有多少呢?只是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8.解答时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根据翻译: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故断句为:其一/犬坐于前。故答案为:其一/犬坐于前。
9.①句意: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敌:敌对,攻击;②句意: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股:大腿。
③句意: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④句意: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 洞:打洞。
故答案为:敌对,攻击;大腿;回头看;打洞。
10.A.错误;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仅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而且还要善于斗争。B.错误;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C.错误;“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害怕和侥幸的心理。
D.正确。
故答案为: D。
11.并,一起; 驱,追赶;故,原来。故答案为: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2.“屠惧,投以骨”、“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概括成答案就是: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故答案为: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的贪婪、凶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写出了狼的狡诈阴险。尾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然后阐述看法即可,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最终是要失败的。故答案为: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答案】14.聊斋志异
15.连接、紧跟;跟原来一样;解除,卸下;狡猾
16.①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7.示例:我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或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⑵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1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依据平时的积累可知, 《狼》选自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
故答案为:聊斋志异
1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句意为:紧跟着走了很远。
②句意为: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③句意为: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④句意为:狼也太狡猾了。
故答案为:
第1空、连接、紧跟
第2空、跟原来一样
第3空、解除,卸下
第4空、狡猾
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犬 ,像狗一样; 止 ,只是。
故答案为: ①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7.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着对待恶势力不能妥协,应勇敢斗争,以智取胜来表述。
故答案为: 我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或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答案】18.因为“我”在艾顿堡火车站看到了在天上飞行前来寻找 “我”的黄冠大鹦鹉“可可”,为了让它飞到“我”身边,“我”学黄冠大鹦鹉鸣叫,结果“我”的怪诞的叫声让周围的人“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大家认为“我”疯了。
19.①有一回“我”从外地回来,刚出火车站,便看见了它。“我”喊了它,它听到后,从高空中俯冲而下,停在“我”的手臂上;②可可把“我”父亲身上的扣子咬下来,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20.①表现出“我”当时突然认出可可时惊奇和疑惑的心理。②运用幽默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我”犹豫着到底喊还是不喊的矛盾心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结合文章细节简要概括出”人、事、物、结果“,语言简洁明了通顺即可。(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细节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划出相关事件,简单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难度不大,结合给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由来,简要概括即可。
18.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结合文章细节简要概括出”人、事、物、结果“即可。文章中第三段” 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 “第五段”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根据细节组织下语言即可。
故答案为:因为“我”在艾顿堡火车站看到了在天上飞行前来寻找 “我”的黄冠大鹦鹉“可可”,为了让它飞到“我”身边,“我”学黄冠大鹦鹉鸣叫,结果“我”的怪诞的叫声让周围的人“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大家认为“我”疯了。
19.选文写了有关黄冠大鹦鹉“可可”的哪些趣事?找出文中有关可可的所有事件,简要概括即可。文章中第三段” 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和第五段”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第七八段”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组织下语言,通顺简明即可。
故答案为:①有一回“我”从外地回来,刚出火车站,便看见了它。“我”喊了它,它听到后,从高空中俯冲而下,停在“我”的手臂上;②可可把“我”父亲身上的扣子咬下来,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20.写人的心理活动要结合上下文分析。
①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文中第三段写了”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看了半天才发现这居然是我的鸟,天呐它怎么会在外面啊?很惊讶。
故答案为:表现出“我”当时突然认出可可时惊奇和疑惑的心理。
②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杀猪时猪的嚎声,这句话形容的非常幽默。 文中第四段写了”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我好着急啊,到底叫不叫呢,不叫可可飞丢了怎么办呢。
故答案为:运用幽默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我”犹豫着到底喊还是不喊的矛盾心理。
【答案】21.好奇喜爱;“我”发 现小八哥一家不见了;“ 我”知道小八哥一家飞向了远方④致敬 和怀念
22.“一窠八哥的谜”主要指小八哥是如何飞走的。可能的谜底:一是大八哥用翅羽扶托着小八哥走的,二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
2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在知道八哥一家飞走后的失望、伤心。
24.示例:①突然的灾难往往使人更早直面人生,炼就坚强的意志。比如说文学家胡适,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在贫寒中苦读,终有所成。②自然界中,动物们有极强的生存和应变的能力,如提早离窝的小鸟也能搏击风雨,壁虎断了尾巴又会再生……面对这,些动物朋友,我们应该充满敬意并与它们和谐相处。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行文脉络的概括能力。文章的脉络可能是作者的行文逻辑,也可以是人物的情感变化,结合具体的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然后从文中提取相关语句适当加工后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语句要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从炼字等角度去分析,品味作者的精彩语言艺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拓展探究和分析理解能力。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考生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21.对小八哥声音和外貌的描写表现的是“我”的喜爱和好奇的心理。当“我”发 现小八哥一家不见了,内心是伤心、失望,也为八哥一家“担忧”。当最终知道八哥一家搬走了,我在不舍之中,送上深深地祝福,表现的是我的祝愿,也有些许歉意。小八哥自己飞走了,“我相信”,这是“我”的一种释怀,也是对八哥的怀念之情的表现。
故答案为:好奇喜爱;“我”发 现小八哥一家不见了;“ 我”知道小八哥一家飞向了远方④致敬 和怀念。
22.“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这句话说明了困惑“我”的关于八哥的谜。“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是一种可能的谜底。“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是另一种可能的谜底。
23.“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这句话把城墙比拟做人,用“铁青”“千疮百孔”等词语,形象地说明作者在得知这一窝八哥搬家之后的伤心欲绝。
故答案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在知道八哥一家飞走后的失望、伤心。
24.可由鸟的突然飞走,写灾难使人坚强。或写自由的可贵,或写动物们有极强的生存和应变能力,值得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故答案为:示例:①突然的灾难往往使人更早直面人生,炼就坚强的意志。比如说文学家胡适,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在贫寒中苦读,终有所成。②自然界中,动物们有极强的生存和应变的能力,如提早离窝的小鸟也能搏击风雨,壁虎断了尾巴又会再生……面对这,些动物朋友,我们应该充满敬意并与它们和谐相处。
25.【答案】【参考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家有只活泼的小狗,它长着雪白雪白的毛,只有额头上是淡褐色的,它有又尖又长的嘴巴,锋利的牙齿和爪子,又红又湿的鼻子,三角形的耳朵,明亮的大眼睛,就像一位白雪公主,美丽极了。我给小狗起了个名字,叫:欢欢。
欢欢的性格和名字一样,非常的欢快、活泼,每当我放学回到家,欢欢就会一下子冲出来,在我的双脚之间来回的磨蹭来,磨蹭去,甚至朝我扑过来,要我抱。之 后,妈妈就找了个我们不用的小桌子,把欢欢放上去,快放学了,欢欢就坐在桌子上,抬头遥望着学校的大门,那双忧郁的眼神,好像在说:“小主人,你什么时候 才放学?我在家里等着你回来陪我玩呢!”放学了,同学们列队走出校门,欢欢就一个人一个人的看着,看啊看,仿佛在找谁是我的小主人,当它看到了我,欢欢只 能摇着尾巴,,四只小脚不停的跺来跺去,非常兴奋,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总算回来了,我等你等了大半天了!”可惜它在桌子上,不能扑过来和我玩了。
现在,欢欢长大了,比原来更加的活泼了,每次拿扫把扫地或拿拖把拖地,就会扑过来,紧咬不放,还把头东甩西甩,争强好胜,我们怎么拉也拉不出来,以前有一 把扫把被小狗咬烂了;现在我们把扫把提得高高的,小狗见了,就想跳起来咬,当他跳的那一瞬间,我们惊呆了,没想到小狗能跳得这么高,真是太厉害了。还有 呢!爸爸把一条棉绳子(循环的),挂在墙上,小狗看见了,轻轻一跳,一口咬着了,一直往下拉,棉绳一会儿向上一回向下,可好玩了!
【解析】【分析】审题关键词应该是“动物”“朋友”需要扣住动物和人的和谐关系进行立意。
【点评】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解答时审题立意是第一步,确定好主题再进行选材和布局即可。可以尝试用列提纲的方式防止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