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弹力 教案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弹力 教案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18 14: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弹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分析
弹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作用,弹性的产生条件,以及大小和方向的规律是学习的重点,关于弹性形变和微小形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学生关于弹力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需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激发,更需要有真实的体验情境,让学生来发现和感知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大小以及方向的规律。
二、任务分解
教学活动
任务1:初步感受弹力的产生、大小以及方向
问题情境:请2位同学上台将配有一根弹簧健身拉力器拉开。
问题 问题指向的素养目标
同学拉卡拉力器需要克服哪一种力? 通过生活器材感受弹簧的弹力,初步形成弹力的概念(物理观念)
这种力是如何产生的?方向如何?
比较2位同学的拉开情况,谁更厉害?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引导学生观察拉开以及未拉开时弹簧的形变情况,思考弹力的产生。引导从学生“克服”弹簧弹力的体验思考弹力的方向。
(2)教学活动建议:选择2位臂展有明显不同的2位同学进行演示,给学生提供弹簧不同形变长度下的情境,供学生思考影响弹力大小的可能因素。
任务2:探究弹力产生的条件
问题情境:黑箱选材(陶泥、木板、海绵)捏制造型;展示书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光路放大显示微小形变。
问题 问题指向的素养目标
黑箱选材中选材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选材体验和比较,区分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物理观念)
不同的材料其形变有什么区别?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是否发生形变? 经历微小形变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观察现象、获得结论),知道一切物体 都会发生形变。(科学探究)
如何显示微小形变?应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产生弹力的条件? 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物理观念)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通过喷雾显示光路,引导学生理解光路放大的原理以及放大的科学思维方法。
(2)教学活动建议:
黑箱选材营造一定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思维。
任务3:归纳弹力的方向
问题情境:
问题 问题指向的素养目标
请分析填写以上各种情境中物体的受力方向和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 通过情境的放大观察物体的形变以及恢复形变的方向。(科学探究)
施力物体恢复原状方向?
总结归纳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的关系? 通过现象的归纳,得出弹力方向的规律。(科学思维)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为了探寻弹力方向与形变之间的关系,从弹力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施力物体的形变及其恢复形变的方向。
(2)教学活动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先由学生通过对绳子悬挂重物,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情境的观察填写表格,遇到困难后再展示形变放大情境供学生观察填写。
任务4:初探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规律
问题情境:
黑板上悬挂5根规格相同的弹簧;依次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
问题 问题指向的素养目标
弹簧秤的伸长量与弹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发现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规律。(科学探究)
观察黑板上弹簧挂上不同钩码后的伸长情况,说说弹簧伸长量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通过弹簧秤的使用经验,激发学生关于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思考
(2)教学活动建议:
尽量选择规格相同的弹簧,弹簧之间的间隔均匀,依次递增钩码个数,可以用直尺或直杆比拟来显示规律。
任务5:弹力规律的应用
问题情境:
2位臂展不同的同学拉开拉力器;用金属条撞击玻璃球在水迹布上显示轨迹。
问题 问题指向的素养目标
用条撞击玻璃球在哪里可以接到玻璃球? 通过接球的游戏应用接触面上弹力方向的规律,提升学习的兴趣。(科学态度)
金属条侧面给玻璃球的弹力什么方向?
2为同学拉开拉力器谁施加的力大?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拉力器的使用来应用弹力大小的规律,提升学生对生活物理的关注度。(科学态度)
2位同学的拉力大小是几倍关系呢?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在接球游戏中,通过学生对接球位置的预判,激发其弹力方向规律的迁移和应用。
(2)教学活动建议:
在接球游戏中让学生先预判位置,再操作观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探寻学生拉开拉力器拉力大小的倍数关系时,让学生来测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