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同一原子1s、2s的电子云半径相同
C.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属于化学变化 D.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某些化合物是目前常用的电池电极材料,Y、Z易形成一种摩尔比为1:1和两种摩尔比为1:2的常见化合物,W与Z形成的化合物WZ2的性质很不活泼,只有一种酸能与它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B.W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C.Y与Z形成的两种摩尔比为1:2的化合物之间可相互转化
D.X的单质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3.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l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63s23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③>①>② B.电负性:①>②>③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③>①>② D.原子半径:③>②>①
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和Z同主族,由W、X、Y、Z形成的锂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X>Y>Z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Y
C.Z的单质在过量X2中燃烧生成ZX3
D.该锂盐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的原子半径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大的,Y和Z可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Y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X>W>Z
B.氢化物的沸点:Y>W
C.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Y
D.原子半径:Z>Y>X>W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的第一电离能与电负性均大于S
B.常温常压下,71gCl2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2mol电子
C.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 ΔH>0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ΔS>0
D.向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7.关于四个量子数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是,若在某一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则总自旋磁量子数是0
B.2p和3p能级均含3个原子轨道
C.角量子数l为2时,m的取值有5个
D.在没有外磁场存在的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8.有、、、四种元素。、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满足条件:,,则它们的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9.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 B.氢化物的稳定性:PH3C.离子半径大小:Na+>S2->O2- D.碱性强弱:Al(OH)310.某元素的电离能如下表:
I1 I2 I3 I4 I5 I6 I7
14.5 29.6 47.4 77.5 97.9 551.9 666.8
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A.ⅠA B.ⅢA C.ⅤA D.ⅦA
11.X、Y、Z、W是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Y与Z形成的化合物能实现光能转化为电能
B.W的单质有漂白性,能做自来水消毒剂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X>Z
D.X和Z都能与Y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
B.属于短周期元素
C.非金属性比氧的强
D.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
二、填空题
13.回答下列问题:
(1)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2)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
(3)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14.元素的电负性(用γ表示)和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性质。表中给出了14种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H
电负性 1.5 2.0 1.5 2.5 3.0 4.0 2.1
元素 Mg N Na O P K Si
电负性 1.2 3.0 0.9 3.5 2.1 0.8 1.8
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一般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一般形成共价键。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2)请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显正价的元素:
NaH:_______、NH3:_______、CH4:_______、ICl:_______。
(3)表中符合“对角线规则”的元素有Be和_______、B和_______,它们的性质分别有一定的相似性,原因是_______,写出表示Be(OH)2显两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5.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A. B. C. D.
(1)表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以上四种元素中的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表示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3)A粒子的半径___________B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A粒子与B粒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16.LiAlH4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还原剂,尤其是对于酯、羧酸和酰胺的还原。回答下列问题:
(1)LiAlH4的焰色反应为紫红色,这与Li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____(填“吸收”或“释放”)能量有关。
(2)离子半径:r(Li+)____r(H-)(填“>”或“<”);基态Al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
(3)LiAlH4中各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基态Al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是____。
(4)Li与Al各级的电离能如表:
电离能/(kJ·mol-1) 元素 I1 I2 I3
Li 520 7298 11815
Al 578 1817 2745
试解释Li的I2、I3大于Al的原因:____。
17.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写出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
(2)写出基态O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
(3)若将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写成,则它违背了______。
(4)比的稳定性更______(填“强”或“弱”),用电子排布解释其原因:______。
18.五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如下:
A.1s22s22p63s23p63d54s2;B.1s22s22p63s2;C.1s22s22p6;D.1s22s22p63s23p2; E.[Ar]4s1
请回答:
(1)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元素是稀有气体。含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其核外电子共有___________种运动状态。
(3)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总共有___________个能级。
19.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5,则
(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有_______个电子层,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排布了电子。
(3)它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4)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0.某元素的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4s1,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活化分子发生碰撞时,必须有合适的取向才能发生有效碰撞,故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故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电子云半径越大,故2s的半径大于1s,故B错误;
C.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不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从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自旋状态四个方面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 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略
3.C
【详解】由题干电子排布式可知①ls22s22p63s23p4即为S;②1s22s22p63s23p3即P;③1s22s22p63s23p5即为Cl,为同一周期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A.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VA与VIA反常,故第一电离能Cl>P>S即③>②>①,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故电负性Cl>S>P即③>①>②,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也依次增强,故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为HClO4>H2SO4>H3PO4即③>①>②,C正确;
D.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P>S>Cl即②>①>③,D错误;
故答案为:C。
4.B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W、X、Y、Z形成的锂盐结构所示,X、Z同主族,X可形成Z=X键,Z有6条共价键,则二者位于ⅥA族,则X为O元素,Z是S元素W形成4条共价键,Y形成一条共价键,则W为C,Y为F元素,W、X、Y、Z分别为C、O、F、S,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W、X、Y、Z分别为C、O、F、S,原子半径: Z>W>X>Y,A选项错误;
B.X、Y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HF,由于非金属性F>O,氢化物的稳定性: X<Y,B选项正确;
C.Z为S,X为O,Z的单质在过量X2中燃烧生成SO2,C选项错误;
D.该锂盐中C、O、F均为最外层8个电子,S共用了6对电子,有12个电子,Li+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5.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W为C元素,Z的原子半径在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大的,则Z为Na元素,Y和Z可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Y2,该物质为Na2O2,所以Y为O元素,则X为N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VA族元素最高能级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VIA族的,则上述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为:X(N)> Y(O)>W(C)>Z(Na),A错误;
B.C的氢化物为烃类化合物,沸点有的高于水的,有的低于水的,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N)> Y(O),C正确;
D.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为:Z(Na)> W(C)> X(N)> Y(O),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因为P的非金属性比S弱,所以S的电负性大于P;但P原子核外最外层原子轨道为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S元素,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71g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l- Cl2 ClO-,所以转移1mol电子,故B错误;
C.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 ΔH>0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ΔS>0导致ΔG=ΔH -TΔS>0,故C正确;
D.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CH3COO-离子能发生水解,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H3CO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液中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C。
7.A
【详解】A.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ms,用来描述一个电子的自旋状态,只有+和-两种取值,两个电子的自旋量子数不能相加,即自旋磁量子数只用于描述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加,故A错误;
B.原子轨道数目只和角量子数l有关,只要是p能级,就含3个原子轨道,故B正确;
C.角量子数l为2时,m可取值0、+1、-1、+2、-2这5个值,故C正确;
D.在没有外磁场存在的多电子原子中,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共同决定电子的能量,故D正确;
本题答案A。
8.B
【分析】、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四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又由于,,则4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则核电荷数:。
【详解】由分析知、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核电荷数:,当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故答案为B。
9.C
【详解】A.同主族自上向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则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A正确;
B.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则稳定性:PH3C.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大小为S2->O2->Na+,C错误;
D.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正确;
答案选C。
10.C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原子的第五电离能和第六电离能相差很大,说明该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ⅤA族,故选C。
11.C
【分析】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N;根据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O,Z为Si,W为Cl。
【详解】A.硅单质可以实现光能转化为电能,二氧化硅不可以,故A错误;
B.Cl2没有漂白性,氯水中含有的HClO有漂白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N>Si,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NO3>H2SiO3,故C正确;
D.N和O可以形成NO、NO2等化合物,但Si和O只能形成SiO2,故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知,该元素为硫元素。
【详解】A.硫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故A正确;
B.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属于短周期元素,故B正确;
C.硫元素和氧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弱,故C错误;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主族序数相等,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故D正确;
故选C。
13.(1)H(2)O>Ge>Zn
(3) O 1s22s22p63s23p3
【解析】(1)
一般来说,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故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2)
锌、锗位于同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除稀有气体元素外),而氧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电负性仅次于氟,由此得出氧、锗、锌的电负性:O>Ge>Zn;
(3)
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可能是Li或P,但是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应为P;D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C、D同周期,所以D为Cl;A2-和B+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为O,B为Na;
电负性最大的为O;C为P,P为15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
14.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Na H H I Al Si 电负性值相近 Be(OH)2+2H+=Be2++2H2O、Be(OH)2+2OH-=BeO+2H2O
【详解】(1)由题给信息可知,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2)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NaH、NH3、CH4、ICl中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分别是Na、H、H、I;
(3)“对角线规则”指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其原因是元素的电负性值相近,所以表中符合“对角线规则”的元素有Be和Al,B和Si;它们的性质分别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因为它们的电负性值相近;Be(OH)2显两性,即Be(OH)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Be(OH)2+2H+=Be2++2H2O、Be(OH)2+2OH-=BeO+2H2O。
15. B D 大于 离子
【详解】(1)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其核外电子数,所以B表示阳离子;
(2)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化合价为+3价,最外层电子数应为3,故选D;
(3)A和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但A的核电荷数更小,所以A粒子半径大于B;
(4)A为F-,B为Mg2+,形成的化合物为MgF2,是氟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16.(1)释放
(2) <
(3) H>Al>Li 哑铃形(或纺锤形)
(4)Li原子失去的第二或第三个电子为内层电子,而Al原子失去的第二或第三个电子仍为价电子
【解析】(1)
焰色反应是灼烧后的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是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因为和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的核电荷数少,对电子的引力小,离子半径大,故;Al是13号元素,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基态Al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3)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电负性:H>Al>Li;基态Al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3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是哑铃形(或纺锤形);
(4)
Li原子失去的第二或第三个电子为内层电子,而Al原子失去的第二或第三个电子仍为价电子,故、是Li大于Al。
17. 或 泡利原理 强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处于半充满状态,故更稳定
【详解】(1)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属于过渡元素,价层电子包括最外层4s能级和次外层3d能级上的电子,即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O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ⅥA族,根据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其轨道表示式为。
(3)s能级上只有一个原子轨道,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而题中所给的电子排布式中的3s轨道上有3个电子,违背了泡利原理。
(4)Fe为2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处于半充满状态,因此比稳定。
18. C A Mn 25 5
【分析】根据电子排布式,推出A为Mn,B为Mg,C为Ne,D为Si,E为K,据此分析;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Ne为稀有气体;根据能级所含原子轨道数以及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A中d能级上有5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因此A中未成对电子为5,B中没有未成对电子,C中没有未成对电子,D中p有3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6个电子,即未成对有2,E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综上所述,含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A;故答案为C;A;
(2)根据上述分析,A元素符号为Mn,核外有多少个电子,核外有多少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即Mn元素核外电子共有25种运动状态;故答案为Mn;25;
(3)D元素为Si,其轨道式为;含有的能级为1s、2s、2p、3s、3p,共有5个能级;故答案为;5。
19.(1) 35 1
(2) 4 18
(3)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4) 四 ⅦA
【解析】(1)
对于原子,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35,位于第四周期VIIA族,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5或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p能级上有3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6个电子,因此含有的未成对电子的个数为1,故答案为:35;1;
(2)
有4个电子层,根据电子排布式,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5个原子轨道,因此该元素含有18个原子轨道排布了电子,故答案为:4;18;
(3)
Br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5或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故答案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4)
35号元素为B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VIIA族,故答案为:四;ⅦA。
20. 1s22s22p63s23p4 S H2SO4
【详解】根据激发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知该元素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是S元素,S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最高化合价是+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