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过关测试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过关测试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8 08: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过关测试
一、单选题
1.放射性粒子是治疗肿瘤的手段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碘元素中的一种核素 B.与互为同位素
C.的质量数为125 D.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2.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难溶物 B.是含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C.的电子式为 D.的摩尔质量为
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金属性强于Z
B.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族
C.己属于两性氧化物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与氯气反应,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4.下列关于元素性质和结构的递变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K、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5.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
6.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Y)>r(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M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X
D.M的单质能与Q的气态氢化物反应
7.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P Q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89 0.102 0.071
主要化合价 +2 +3 +2 +6、+4、-2 -1
A.元素X的单质可在干冰中燃烧 B.非金属性:P>Q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X<Z D.元素X、Y、Q的简单离子半径:X>Y>Q
8.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若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常见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e>b>c>d
C.b、e两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d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一种化合物
9.由主族元素X、Y、Z、W组成的化合物ZX4W(YX4)3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X、Y、Z是短周期元素, 与均为10电子数微粒,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Z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B.非金属性:Z> Y> >X
C.X、W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原子半径:W> Y> Z> >X
10.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有三种核素且质量数比为,且它与其它四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X与Z元素在同一主族;W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且W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Y的2倍;R元素在同周期中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
B.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是W>Z
C.ZX中含有离子键,中含有共价键
D.R单质与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1.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和;铁与水反应也生成碱和
B.KCl的焰色为紫色;NaCl的焰色也为紫色
C.从氟到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单质与氢气越来越难发生化合反应
D.常温下铝可用于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铜也可用于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
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的单质可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Z的氢氧化物与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可发生反应
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二、多选题
13.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能够选择性吸附空间结构各异和不同尺寸的分子,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筛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研究中涉及的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H
2 C N O
3 Na Al Si
4 K Ca
上述表格中给定的元素中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有
A.H B.Na C.K D.Ca
14.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能够选择性吸附空间结构各异和不同尺寸的分子,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筛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研究中涉及的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H
2 C N O
3 Na Al Si
4 K Ca
通过将分子筛中的元素Na替换为K或Ca,可改变分子筛的孔径大小。这3种元素中
A.Na可与Cl2反应
B.K的单质与水的反应最剧烈
C.Na的氧化物与水的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C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三、非选择题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每个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元素②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元素③④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2)⑦⑧⑨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元素⑩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4,其二价阳离子的电子数为24,请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4)写出工业制取元素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第四周期中分别与①、②同主族的Ga、As形成的GaAs的熔点为1238℃,其熔融状态下不导电。GaAs属于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元素⑤与Ga性质相似,下列关于Ga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A.一定条件下,Ga可溶于强酸与强碱
B.常温下,Ga可与水剧烈反应
C.Ga(OH)3受热能分解
D.一定条件下,Ga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
16.I、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①~⑨代表九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请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在①~⑨元素中,某种元素的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请写出该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单质⑦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4)①②③⑤可以形成一种盐,①③⑤⑧也能形成一种盐,这两种盐能相互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
(5)现在含有元素硒()的保健品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比氧多个电子层,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原子序数为34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e>H2S
C.SeO2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下列变化: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H4HCO3受热分解。其中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_。
(7)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与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17.化学中有多种图示,它们可以更直观地体现物质的变化,借助图示,更有利于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负离子的是
A. B. C. D.
(2)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d、e的原子半径大小:d>e
B.元素的金属性:e<f
C.元素的非金属性:d<g
D.x、y、z和d四种元素能形成强电解质
(3)科学家第一次让18个碳原子连成环状,其合成过程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C18的摩尔质量为216
B.C18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C24O6转变成C22O4的过程是碳元素被还原
D.1 mol C20O2转化为C18过程中生成44.8 L CO
18.利用如图所示的“价-类”二维图,可以从物质类别、化合价角度认识含氯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将新制乙的水溶液滴加几滴到干燥的有色纸条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戊的结构式为______;甲、乙、丙、戊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丙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ClO),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lO转化为Cl-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Fe2(SO4)3 b.HClO4 c.SO2 d.KMnO4
(4)庚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能有效灭菌,某化学社团模拟生产厂家配制了500mL“84消毒液”,并在瓶体贴上标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有效成分 NaClO 规格   500mL 质量分数 25% 密度   1.19g cm-3
①写出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此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②“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该社团成员用18.0mol/L的浓硫酸配制90mL 0.90mo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要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mL(结果保留1位小数).若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大于0.90mol/L,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配制前,容量瓶未干燥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
C.浓硫酸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D.转移硫酸溶液至容量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是碘元素中中子数为72的一种核素,故A正确;
B.与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的质量数为125,故C正确;
D.的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125-53=72,质子数与中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
选D。
2.A
【详解】A.属于钠盐,能溶于水,A错误;
B.中N和H之间含有极性键,阴阳离子之间含有离子键,因此是含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正确;
C.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C正确;
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其摩尔质量为,D正确;
答案选A。
3.A
【分析】丙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丙为Fe3O4,甲为常见金属,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甲为Fe,乙为H2O,丁为H2,戊为金属单质,高温下与Fe3O4反应生成Fe和己,则戊为Al,己为Al2O3,氢气可与Fe3O4反应生成H2O。X、Z周期序数=族序数,且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H、Y为O、Z为Al、W为Fe。
【详解】A.Fe的金属性弱于Al,A错误;
B.W为Fe,W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B正确;
C.己为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C正确;
D.Fe、Al与Cl2的反应分别为2Fe+3Cl23FeCl3,2Al+3Cl23AlCl3,因此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与氯气反应,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
故选A。
4.B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2、3,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B错误;
C.P、S、元素最高正价依次是+5、+6、+7,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K、的电子层数依次是3、4、5,故D正确;
选B。
5.A
【分析】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则Z是ⅤA族元素、Y是Ⅵ族元素、X是ⅦA族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X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X>Y>Z,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阴离子还原性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故D正确;
选A。
6.D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Si元素,Q为S元素,M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问题。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r(Si)>r(Cl)>r(O),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非金属性:Cl>Si,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C.Y为O元素,一般没有最高正化合价,且不存在对应的酸,C错误;
D.Q为S元素,M为Cl元素,M的单质能与Q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HCl、S,D正确;
答案选D。
7.A
【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分析,X为镁,Y为铝,Z为铍,P为硫,Q为氟。据此解答。
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A正确;
B.氟的非金属性比硫强,B错误;
C.镁和铍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增强,即X>Z,C错误;
D.镁离子有2个电子层,氟离子也有2个电子层,根据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分析,氟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半径,D错误;
故选A。
8.B
【分析】根据a的一种核素的用途,确定a为C元素,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d是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且原子序数大于7的只有Mg元素,即d为Mg元素,则c为Na元素,氯气的水溶液既显酸性又具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所以e为Cl元素。
【详解】A.a的常见单质中金刚石中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e、b、c、d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为Cl-、N3-、Na+、M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l->N3->Na+>Mg2+,故B正确;
C.NCl3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
D.镁单质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ZX4W(YX4)3为储氢材料,同时和均为10电子微粒,则X为H、Z为N、Y为B。四种元素序数之和为33,则W为Ca。
【详解】A.X与Y、Z均能形成多种化合物,A项正确;
B.从离子化合价来看,中H为正价,Z为负价,则非金属性:Z>X。中X为负价,Y为正价,则非金属性:X>Y。所以非金属性:Z>X>Y,B项错误;
C.X与W形成CaH2(含Ca2+和H-)为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
D.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W>Y>Z>X,D项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有三种核素且质量数比为1∶2∶3,且它与其它四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则X是H元素;W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W核外电子排布是2、8、2,所以W是Mg元素; X与Z元素在同一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为Na元素; W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Y的2倍,W为Mg,核外电子总数是12,则Y为6号元素C;R元素在同周期中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则R为Cl元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H,Y是C,Z是Na,W是Mg,R是Cl元素。
【详解】A.Y是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4,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关系可知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VA族,A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就越强。Z是Na,W是Mg,原子失去电子能力:Z(Na)>W(Mg),B错误;
C.X是H,Z是Na,二者形成的化合物NaH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W是Mg,R是Cl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MgCl2也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只含有离子键,C错误;
D.R是Cl,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单质的活动性就越强,活动性强的可以将活动性弱的置换出来,所以能够发生反应:Cl2+2Br-=2Cl-+Br2,D正确;
答案选D。
11.C
【详解】A.铁高温时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A错误;
B.NaCl的焰色也为黄色,B错误;
C.从氟到碘,非金属性减弱,单质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越来越难,C正确;
D.铜常温时可以和浓硝酸反应,不能用于盛装浓硝酸,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O;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Y为Na;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Z为Al;W与X位于同一主族,则W为S。
【详解】A.Y为Na,密度比石蜡油和煤油大,且不反应,故可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A正确;
B.Z为Al,其氢氧化物为Al(OH)3,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O4,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与强酸和强碱都能反应,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Na>Al>S>O,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S,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D错误;
故选D。
13.BC
【详解】第ⅠA族中钠钾为碱金属元素,氢为非金属元素,故选BC。
14.AB
【详解】A.Na可与Cl2反应生成NaCl,故A正确;
B.金属性:NaC.Na的氧化物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
D.金属性:Na故选AB。
15.(1) 第二周期VA族 或 第2周期VA族
(2)Ca2+< Cl- (3)
(4)SiO2+2CSi+2CO↑
(5) 共价化合物 B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B元素;②是N元素;③是O元素;④是Na元素;⑤是Al元素;⑥是Si元素;⑦是S元素;⑧是Cl元素;⑨是Ca元素;⑩是Fe元素。
【详解】(1)②是N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A族。O、Na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Na2O2,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2)S2-、Cl-、Ca2+的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2+ (3)F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4,则Fe最外层有2个电子,二价阳离子的电子数为24,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单质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
(5)Ga、As形成的GaAs的熔点为1238℃,其熔融状态下不导电,说明不含离子键,GaAs属于共价化合物;
A.Al与Ga性质相似,所以Ga可溶于强酸与强碱,故A正确;
B.常温下,铝与水不反应,则Ga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
C.Al(OH)3受热能分解为氧化铝和水,可知Ga(OH)3受热能分解,故C正确;
D.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则Ga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D正确;
选B。
16.(1)第3周期第VIA族
(2)
(3)1:1
(4)NaHCO3+NaHSO4=Na2SO4+H2O+CO2↑或NaHCO3+NaHSO3=Na2SO3+H2O+CO2↑(写一个即可)
(5)AD
(6) ④ ②③
(7) 20g/mol 11:12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H元素;②是C元素;③是O元素;④是F元素;⑤是Na元素;⑥是Mg元素;⑦是Al元素;⑧是S元素;⑨是Cl元素。
【详解】(1)⑧是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VIA族;
(2)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3)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铝元素化合价都是由0升高为+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等质量的单质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1。
(4)①②③⑤形成的盐为NaHCO3,①③⑤⑧形成的盐是NaHSO4,这两种盐能相互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HSO4=Na2SO4+H2O+CO2↑;
(5)A. Se是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34,故A正确;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eC. 根据S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Se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错误;
D. Se的最高价为+6、最低为-2,所以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正确;
选AD;
(6)①I2升华是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②烧碱熔化破坏离子键;③Na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④HCl溶于水变为H+、Cl-,破坏共价键;⑤O2溶于水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水,破坏离子键、共价键。其中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HCl溶于水;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
(7)的摩尔质量为(2×2+16)g/mol=20g/mol;1g含中子数 ,1g含中子数为,中子数之比为11:12。
17.(1)A
(2)BD
(3)BC
【分析】根据x原子序数较小,且半径最小,化合价显示+1价推断为H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及半径大小可知y在第二周期,化合价最高价是+4价可知该元素是碳元素;同理可知z是氮元素,d是氧元素。e、f、g、h原子半径继续增大且原子序数增大可知位于第三周期,根据化合价可知依次为Na,Al,S,Cl。
【详解】(1)A. 代表9号元素得一个电子,是F-,故A选;
B. 代表10号元素,是Ne,故B不选;
C. 代表11号元素失一个电子,是Na+,故C不选;
D. 代表12号元素失去2个电子,是Mg2+,故D不选;
故答案为:A。
(2)A. 据分析可知d是氧元素,e是Na,读图可知原子半径大小:d<e,故A错误;
B. 据分析可知e是Na,f 是Al元素,金属性:e>f,故B正确;
C. 据分析可知d是氧元素,g 是S元素,则非金属性:d>g,故C错误;
D. 据分析可知x、y、z和d四种元素能形成碳酸铵盐,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3)A. C18的摩尔质量为216g/mol,故A错误;
B. C18与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但结构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C24O6转变成C22O4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平均价,变为平均,化合价降低则碳元素被还原,故C正确;
D.没有指明是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18.(1)有色纸条褪色
(2) H-O-Cl ClO2
(3)C
(4) Cl2+2OH-=ClO-+Cl-+H2O 4.0mol/L 4.5 BC
【详解】(1)物质乙为Cl元素的单质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HClO具有漂白性,故将新制氯气的水溶液滴加几滴到干燥的有色纸条上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色纸条褪色。
(2)物质戊为+1价氯的含氧酸,为HClO,结构式为H-O-Cl;甲为HCl、乙为Cl2,丙为ClO2、戊为HClO,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HCl、HClO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lO2属于非电解质。
(3)ClO转化为Cl-,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需要还原剂,SO2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故选C。
(4)①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NaCl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设需要18.0mol/L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 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可得,9010-3L0.90mol/L=18.0mol/Lx10-3L,解得x=4.5mL,故需要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4.5mL。
A.配制前,容量瓶未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则导致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溶质物质的量偏大,则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C.浓硫酸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定容时加入的蒸馏水的体积偏小,则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D.转移硫酸溶液至容量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质损失,则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导致定容时加入的蒸馏水的体积偏大,则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
综上所述,若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大于0.90mol/L,则可能的原因是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