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单元测试卷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单元测试卷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8 08: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一般用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下制备溴苯。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流程提纯制得的粗溴苯。
已知:溴与苯互溶,液溴、苯、溴苯的沸点依次为59℃、80℃、1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Ⅰ、Ⅱ、Ⅲ均为分液
B.水层①中加入KSCN溶液后显红色,说明溴化铁已完全被除尽
C.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有机层①中的溴单质
D.操作Ⅳ、操作Ⅴ分别是过滤和蒸馏
2.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醇与乙酸反应产生乙酸乙酯 B.乙醇与氧气在铜丝催化下生成乙醛
C.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 170℃得到乙烯 D.苯与氢气得到环己烷
3.测定分子空间结构最普遍的方法是
A.质谱法 B.红外光谱法 C.核磁共振法 D.X射线衍射法
4.下列各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H2CH3-CH2-OH
D.CH3-CH3+2Cl2CH2Cl-CH2Cl+2HCl
5.人们能够在昏暗的光线下看见物体,是因为视网膜中的“视黄醛”吸收光线后,其分子结构由顺式变为反式,并从所在蛋白质上脱离,这个过程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大脑。
下列有关“视黄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视黄醛”属于烯烃
B.“视黄醛”的分子式为
C.“视黄醛”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在金属镍催化并加热下,“视黄醛”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裂化汽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均可萃取溴水中的溴
B.由MgCl2制取Mg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不能鉴别二者
D.依据右图能量曲线可确定反应:CH2=CH2(g)+HBr(g)→CH3CH2Br(l)的△H=(E1+E3-E2-E4)kJ·mol-1
7.一定量的CH4燃烧后得到CO、CO2、H2O(g),其质量共为49.6g,将它缓慢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增重25.2g,则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 B.0.2mol C.0.3mol D.0.1mol
8.化合物R经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R的红外光谱图与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其分子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下列关于R的说法错误的是
A.R属于芳香酯类化合物
B.R的分子式为C8H8O2
C.R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
D.R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加成反应
B. 属于消去反应
C.CH3CH=CH2 属于缩聚反应
D. 属于酯化反应
10.为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通常需要的实验内容是
①X—射线衍射分析;②质谱分析;③红外光谱分析;④核磁共振谱分析;⑤元素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向NaAl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AlO得质子的能力强于CO
B 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
C 检验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D 向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 证明Ksp(AgCl) > Ksp(AgI)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过程中 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D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将7.4g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在过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将产物先通过足量干燥氯化钙,再通过足量碱石灰。其中氯化钙增重9.0g,碱石灰增重17.6g。
(1)计算该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写出含有3个甲基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
14.著名科学家泽维尔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因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长为10.3 μm的红外激光能切断B(CH3)3分子中的一个B-C键,使之与HBr发生取代反应:B(CH3)3+HBrB(CH3)2Br+CH4,而利用9.6 μm的红外激光能切断两个B-C键,并与HBr发生二元取代反应。
(1)试写出二元取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现用5.6 g B(CH3)3和9.72 g HBr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______
15.(1)木糖醇[结构简式为]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不会导致血糖升高。若用氯原子取代木糖醇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得到的一氯代物有 _______ 种同分异构体。
(2)糖尿病患者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实验结果如下:
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
请设计实验证明A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向A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溶液,发现有气泡冒出;A与酒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下图所示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Y分子式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完成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3)准确称取1.8g烃的含氧衍生物Y的样品,经充分燃烧后,D管质量增加1.08g,E管质量增加2.64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是_______;
(4)实验测得Y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45倍,则Y的分子式为_______;
(5)1molY分别与足量Na、NaHCO3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1:1,Y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峰面积之比为1:1:1:3),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本实验在测定时存在误差,某同学认为需要再增加一个干燥管,该干燥管应该连接在装置_______后面(填写A、B、C、D、E),其作用为_______。
17.苯甲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用于合成杀菌剂和香料等。KMnO4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甲苯可生成苯甲酸钾和MnO2。已知:甲苯不溶于水;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100 ℃升华。实验室制备苯甲酸的步骤如下:
步骤a:向图中所示装置中加入KMnO4、H2O和甲苯,搅拌,加热至反应完全。
步骤b:冷却片刻后,加适量饱和NaHSO3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c:趁热过滤,将滤液在冰水浴中冷却。
步骤d:加浓盐酸至苯甲酸晶体完全析出。
步骤e:过滤,洗涤,干燥。
(1)水从图中仪器A的____(填“M”或“N”)端通入,仪器A的作用是____。
(2)步骤a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
(3)为提高苯甲酸的产率,可以洗涤步骤c中过滤所得滤渣,并将洗涤所得液体与滤液合并。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
②洗涤滤渣适宜选用____(填字母)。
a.冷水 b.热水 c.NaOH溶液 d.盐酸
(4)步骤d中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步骤e中,干燥时温度过高,苯甲酸的产率会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
四、计算题
18.某芳香族化合物A为无色片状结晶,易溶于热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I.称取3.4gA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4.25倍 通过计算填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II.将此3.4g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只生成8.8gCO2和1.8gH2O (2)A的分子式为____
III.另取A6.8g,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12LCO2(标准状况) (3)写出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____
IV.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4)A中含有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_____。
(6)写出A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9.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水;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2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粗溴苯中含有溴苯、苯、等。粗溴苯水洗后,液体分层,易溶于水进入水层,溴易溶于有机物,和苯、溴苯一起进入有机层,分液得水层①和有机层①,操作I为分液;再加入溶液除去,再次分液,操作II也为分液;水层②中主要含有等,有机层②中含有苯、溴苯等。第二次水洗除去有机层②中可能含有的少量,分液后得水层③和有机层③。加入无水氯化钙吸水,过滤,得有机层④,其中含有苯和溴苯,最后根据二者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实现分离。水层①中加入溶液后显红色,只能说明水层①中含有铁离子,但不能说明溴化铁已完全被除尽;
【详解】A. 操作I、II、III均为分液,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选项A正确;
B. 水层①中加入溶液后显红色,只能说明水层①中含有铁离子,但不能说明溴化铁已完全被除尽,选项B错误;
C. 加入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有机层①中的单质溴,选项C正确;
D. 操作IV、操作V分别是过滤和蒸馏,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A
【详解】A.乙醇与乙酸反应产生乙酸乙酯为取代反应,A正确;
B.乙醇与氧气在铜丝催化下生成乙醛为氧化反应,B错误;
C.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 170℃得到乙烯为消去反应,C错误;
D.苯与氢气得到环己烷为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3.D
【解析】根据有机物结构测定方法进行判断,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法测定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X射线衍射法测定空间结构。
【详解】A.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测定分子的空间结构,A错误;
B.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出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化学键,不能测定分子的空间结构,B错误;
C.核磁共振氢谱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能测定分子的空间结构,C错误;
D.测定分子的空间结构最普遍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可以看到微观结构,可以测定晶体的晶胞参数,从而确定分子的空间结构,D正确。
故选答案D。
4.D
【详解】加成反应是指含有双键、三键等不饱和键的一个键或两个键断裂,在两端的原子分别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A、B、C均为加成反应,D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D。
5.C
【详解】A.“视黄醛”中含有醛基,不属于烯烃,A项错误;
B.根据“视黄醛”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B项错误;
C.“视黄醛”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项正确;
D.1个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和1个醛基,所以在金属镍催化并加热下,“视黄醛”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6.D
【详解】A.裂化汽油含不饱和烃,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作萃取剂,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可萃取溴水中的溴,A错误;
B.镁和氯气反应是属于发光放热的反应,氯化镁制取镁需要电解才能进行,该反应吸热反应,B错误;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中H的种类分别为3、2则核磁共振错误氢谱能鉴别1-氯丙烷和2-氯丙烷,C错误;
D.依据右图能量曲线可确定反应:CH2=CH2(g) +HBr(g)→CH3CH2Br (1)的ΔH=反应物的焓-生成物的焓= (E1+E3-E2-E4))kJ·mol-1,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一定量的CH4燃烧后得到CO、CO2、H2O(g),其质量共为49.6g,将它缓慢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增重25.2g,生成水的质量为25.2g,CO、CO2的质量为24.4g,,,的物质的量为:,设混合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列方程组有,,解得x=0.4mol,y=0.3mol,则CO的物质的量为0.4mol。
故答案为A。
8.D
【分析】化合物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红外光谱显示有苯环、C=O和C-O-C,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其分子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故R的结构简式为。
【详解】A.由R的结构简式可知,R属于芳香酯类化合物,故A正确;
B.R的分子式为C8H8O2,故B正确;
C.由R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故C正确;
D.由R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
故选D。
9.A
【详解】A. 属于烯烃的加成反应,A正确;
B. 属于氯代烃的取代反应,B错误;
C.CH3CH=CH2 属于烯烃的加聚反应,C错误;
D. 属于酯的水解或取代反应,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为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应用元素分析法得到有机物的实验式,用质谱分析法得到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得到有机物的分子式,故选A。
11.D
【详解】A.向NaAl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了反应:AlO+ HCO+H2O=Al(OH)3↓+ CO,从而可以证明AlO得质子的能力强于CO;
B.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可制备无水乙醇;
C.NH3溶于水生成NH3 H2O,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向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不能证明Ksp(AgCl) > Ksp(AgI),因为NaCl和NaI的浓度未知,若NaCl浓度很小而NaI浓度很大,即使Ksp(AgCl) < Ksp(AgI),也有可能看到淡黄色沉淀,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2.C
【详解】A.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由于受热不均匀,有可能导致蒸发皿破裂,A正确;
B.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漏斗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可能导致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B正确;
C.萃取时液体静置不分层,是因为选择的萃取剂与原溶剂互溶,而不是加入的萃取剂过多,C错误;
D.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导致受热不均,冷凝管易破裂,D正确;
正确答案选C。
13.(1)C4H10O
(2)(CH3)3COH、
【解析】(1)
该有机物与氧气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水蒸气通入足量干燥氯化钙中氯化钙增重的质量即为水蒸气的质量,则,,CO2通入碱石灰中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CO2的质量,则,,该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总质量为7.4g,则=1.6g,即,所以,故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10O;
(2)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10O,含有3个甲基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CH3)3COH、。
14.(1)B(CH3)3+2HBrB(CH3)Br2+2CH4
(2)n[B(CH3)2Br]∶n[B(CH3)Br2]=4∶1
【解析】(1)
根据B(CH3)3与HBr发生取代反应:B(CH3)3+HBrB(CH3)2Br+CH4,则二元取代的化学方程式为B(CH3)3+2HBrB(CH3)Br2+2CH4;
(2)
n[B(CH3)3]==0.1mol,n(HBr)==0.12mol,设生成B(CH3)2Br的物质的量为a,生成B(CH3)Br2的物质的量为b,则有:
a+b=0.1mol,a+2b=0.12mol,解得:a=0.08mol,b=0.02mol,所以n[B(CH3)2Br]∶n[B(CH3)Br2]=4∶1。
15. 3 碳酸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分析】根据分子结构含有的等效氢原子数目判断一氯代物;先确定A的分子式,再结合性质确定结构简式,最后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验证酸性强弱。
【详解】(1)由木糖醇的结构简式知其分子结构对称,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只有3种,故对应的一氯代物有3种;
(2)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则A为乙酸,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用碳酸盐与乙酸反应,即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乙酸中有气泡生成,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点睛】等效氢的判断: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16.(1)2H2O22H2O+O2↑
(2)吸收水蒸气
(3)CH2O
(4)C3H6O3
(5)
(6) E 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含量偏大
【分析】各装置的作用:A用来制取反应所需的氧气、B用来吸收水、C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D用来吸收产生的水、E用于测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详解】(1)A用来制取反应所需的氧气,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A中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进入D装置,导致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故答案为:吸收水蒸气;
(3)本实验需测定有机物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原理是根据碱石灰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碳元素的质量,有机物燃烧时可能也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测定精确,要将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氧化铜通过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保证有机物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根据无水硫酸钙吸收的水的质量求氢元素的质量,然后根据碳、氢元素的质量和是否等于1.8g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过程如下:
E管质量增加2.64g说明生成了2.64g二氧化碳,可得C元素的质量:2.64g××100%=0.72g;D管质量增加1.08g说明生成了1.08g水,可得H元素的质量:1.08g××100%=0.12g;从而可推出含O元素的质量为:1.8g-0.72g-0.12g=0.96g,设最简式为CXHYOZ,则:12X∶Y∶16Z=0.72∶0.12∶0.96,则X∶Y∶Z=1∶2∶1,所以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2O,故答案为:CH2O;
(4)实验测得Y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45倍,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2=90,设分子式为(CH2O)n,30n=90,则Y的分子式为C3H6O3;故答案为:C3H6O3;
(5)1molY分别与足量Na、NaHCO3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1∶1,含一个羟基、一个羧基,Y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峰面积之比为1∶1∶1∶3),则Y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6)本实验在测定时存在误差,某同学认为需要再增加一个干燥管,该干燥管应该连接在装置E后面,其作用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含量偏大。故答案为:E;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含量偏大。
17. M 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 回流液无油珠 MnO2 b C6H5COO-+H+→C6H5COOH 苯甲酸升华而损失
【分析】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KMnO4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冷却片刻后,加适量饱和NaHSO3溶液,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加入浓盐酸酸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滤渣得苯甲酸,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冷凝管应该是M进水N出水,使水与冷凝物充分接触,冷凝管的作用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故答案为:M;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
(2)由题意可知,甲苯不溶于水,苯甲酸微溶于冷水,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完全,故答案为:回流液无油珠;
(3)①甲苯和适量KMnO4反应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步骤c过滤得到滤渣MnO2,故答案为:MnO2;
②由于苯甲酸是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的一元弱酸,将滤渣用热水洗涤,可减小苯甲酸钾的损耗,故答案为:b;
(4)加入浓盐酸酸化,生成苯甲酸,离子方程式:C6H5COO-+H+→C6H5COOH,故答案为:C6H5COO-+H+→C6H5COOH;
(5)由题干信息可知,苯甲酸在100 ℃升华,步骤e中,干燥时温度过高,苯甲酸的产率会降低,其主要原因是:苯甲酸升华而损失,故答案为:苯甲酸升华而损失。
18. 136 C8H8O2 -COOH 5 2∶2∶2∶1∶1 +NaHCO3→+H2O+CO2↑
【详解】(1)称取3.4gA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4.25倍,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氧气的4.25倍,即为32*4.25=136。
(2)3.4克的物质的量为 。将此3.4g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只生成8.8gCO2和1.8gH2O,即生成了0.2mol二氧化碳和0.1mol水,说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 ,氢原子数为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该分子中还有氧元素,氧原子个数为 ,则分子式为C8H8O2。
(3)另取A6.8g,即0.05mo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12LCO2(标准状况)即0.05mol,说明每个分子含有一个羧基。
(4)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该分子有5种峰,即含有5种氢原子,峰面积比为2:2:2:1:1。
(5)根据以上分析,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6)该物质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2O+CO2↑。
19. 46 C2H6O CH3CH2OH
【详解】(1)在A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为46,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也是46;
(2)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 H2O,则在2.3 g该有机物中,n(C) =n(CO2)=0.1 mol,含有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C)=0.1 mol×12 g/mol=1.2 g,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H)==0.3 mol,氢原子的质量为m(H)=0.3 mol×1 g/mol=0.3 g,该有机物中m(O)=2.3 g-1.2 g-0.3 g=0.8 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O)==0.05 mol,n(C):n(H):n(O)=0.1 mol:0.3 mol:0.05 mol=2:6:1,则A的实验式是C2H6O;由M=(最简式式量)m,46=46m,解得m=1,所以该物质实验式就是分子式C2H6O;
(3)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3中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三种H原子数目之比为1:2:3,故该有机物结构式为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