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第二单元食品中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8第二单元食品中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8 10: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8第二单元食品中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B.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钠块沉入乙醇液面的下面
②钠块熔化成小球
③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④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清洁能源乙醇汽油是将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乙醇可由植物油水解制得
C.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可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4.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过程中,乙试管内液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B.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
C.分离出乙中乙酸乙酯的方法是分液
D.试管中试剂的加入顺序为浓硫酸→乙酸→乙醇
5.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没有醛基
C.先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蔗糖一定未水解
D.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人体所需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674年,我国发明的用黄泥浆使红糖脱色的方法,是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
B.唐朝大历年间,四川遂宁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的工艺,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C.饴糖是以米(主要成分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饴糖就是葡萄糖
D.“床头冬酿压琼浆”中的“冬酿”指的是蜂蜜,蜂蜜中几乎不含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7.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B.糖类通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C.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D.人体的糖储备不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8.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
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①键断裂
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②③键断裂
C.乙醇的燃烧反应是所有键断裂
D.乙醇与乙酸反应是①键断裂
9.乙酸的结构式为,其发生下列反应时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①乙酸的电离,是a键断裂
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b键断裂
③在红磷存在时,与的反应:,是c键断裂
④乙酸生成乙酸酐的反应:,是a、b键断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检验淀粉在稀催化下得到的水解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未涉及的操作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
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倒乙醇再倒浓硫酸最后倒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12.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不合理的是
选项 添加剂 使用目的
A 味精 增加食品的鲜味
B 小苏打 加工馒头时,可中和酸并产生大量气体
C 维生素C 添加到水果罐头中,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
D 硫酸亚铁 添加到奶粉中,作为营养强化剂
A.A B.B C.C D.D
13.用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加持装置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且属于加成反应
B.a试管中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b试管中常加入NaOH溶液来分离酯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14.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③
C.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断裂②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二、多选题
15.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B.将米饭放在嘴中咀嚼,越嚼越甜
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装置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2)反应时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的原因是(2点):_______、_______。
(3)导管口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的原因是_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的油状液体中含有_______,振荡试管,油状液体中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
(5)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17.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下: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写化学式):试剂①_______;试剂③_______。
(2)判断试剂①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试剂②的作用:_______。
(4)操作①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操作①的实验结果:淀粉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SO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请用实验证明上述结果,完成下表(可不填满,也可增加)。限选试剂:1 mol·L-1 AgNO3溶液、1 mol·L-1 BaCl2溶液、1 mol·L-1 Ba(NO3)2溶液、碘水、稀盐酸、稀硝酸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_______ _______
② _______ 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18.用土豆丝做菜时,一般先将其放入水中泡一下,我们会发现水变浑浊,并产生白色沉淀。已知其主要成分是有机物A,遇碘水后显蓝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发生反应,最终生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还可以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一种液体燃料C.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___,A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___,B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3)C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汽油中加入适量C作为汽车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并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工业上生产C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乙烯为原料进行合成,另一种是以富含淀粉或纤维素的农林产品为原料,通过发酵法合成。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查阅资料,进一步比较两种生产方法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___________
19.A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一定条件下D能与氧气反应生成E,E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浓郁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B的分子式___。
(2)写出C和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
(3)以烷基铝为催化剂,E可以生成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有机物C、F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制得G,该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B.有机物B、C、D和G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将足量的D通入溴水中,可以观察到溴水褪色
D.要确定A已发生部分水解,先将水解液中和成碱性,再用银氨溶液和碘水分别检验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选A;
B.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不选B;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故不选C;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故不选D;
选A。
2.D
【详解】①钠的密度大于乙醇,所以会沉在乙醇底部,故①正确;
②钠和乙醇的反应放热很少,不足以将钠熔化,故②错误;
③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③错误;
④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故④正确;
故①④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乙醇是清洁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盐,故B错误;
C.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可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降低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乙醇可通过谷类、薯类等淀粉植物进行水解、发酵再次获得,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选B。
4.C
【详解】A.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则乙试管内液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故A错误;
B.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也不能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故B错误;
C.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导管口在液面下可发生倒吸,则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浓硫酸混合时剧烈放热,为防止液体飞溅,浓硫酸应后加入,反应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糖类一般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选项A正确;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说明淀粉分子中没有醛基,选项B正确;
C.蔗糖水解环境是酸性的,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后没有加碱至溶液呈碱性,不能说明蔗糖未水解,选项C错误;
D.纤维素为多糖,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6.A
【详解】A.黄泥浆使红糖脱色是物理变化,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选项A正确;
B.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选项B错误;
C.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不是葡萄糖,选项C错误;
D.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二者都是单糖,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7.D
【详解】A.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选项A正确;
B.糖类是有机物,组成元素通常是C、H、O,选项B正确;
C.淀粉、纤维素等糖类没有甜味,选项C正确;
D.糖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中糖储备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8.B
【详解】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置换反应,-OH中的H原子被Na替代,所以是①键断裂,A正确;
B.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生成乙醛,是①③键断裂,同时在②处形成双键,B不正确;
C.乙醇发生燃烧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有的共价键都断裂,C正确;
D.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醇脱氢,是①键断裂,D正确;
故选B。
9.B
【详解】乙酸是一元弱酸,能够在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产生,电离方程式为,则乙酸发生电离时是a键断裂,①正确;
乙酸具有羧基,乙醇具有醇羟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②正确;
,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r取代了甲基氢,断键部位是c键,③正确;
两个乙酸分子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乙酸酐,一个乙酸分子断裂键脱去H原子,另一个断裂键脱去羟基,因此断键部位是a、b键,④正确;
答案选B。
10.A
【详解】A.淀粉在稀酸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该反应需要加热但所用仪器不包括蒸发皿,A选项中仪器错误;
B.在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前应加入适量NaOH溶液将水解液由酸性调至碱性,保证检验试剂(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能稳定存在并与醛基反应),B选项中操作正确;
C.检验淀粉是否水解生成葡萄糖,因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加入能检验醛基新制氢氧化铜试剂,C选项所用试剂正确;
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需要加热,D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A.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A项错误;
B.浓硫酸密度比乙醇大,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B项正确;
C.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C项错误;
D.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因此采取分液操作实现二者的分离,D项错误;
答案选B。
12.C
【详解】A.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能增加食品的鲜味,A项正确;
B.小苏打为,它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B项正确;
C.维生素C为还原剂,它作为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C项错误;
D.奶粉中加入硫酸亚铁,作为一种补铁营养强化剂,D项正确;
答案选C。
13.C
【详解】A.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
B.b试管中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酯,酯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B错误;
C.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C正确;
D.生成的有机物乙酸乙酯的官能团为酯基,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A.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故A正确;
B.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键,故B正确;
C.酯化反应中酸去羟基醇去氢,即①断裂,故C错误;
D.乙醇完全燃烧时,①②③④⑤键全部断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C。
15.BD
【详解】A.糯米中的淀粉发生水解,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乙醇,A不正确;
B.米饭放在嘴中咀嚼,在唾液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最后水解为葡萄糖,所以米饭越嚼越甜,B正确;
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单体发生加聚或缩聚所得的有机聚合物,C不正确;
D.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遇碘水会变蓝,D正确;
故选BD。
16.(1)催化剂和吸水剂
(2) 减少乙酸和乙醇的挥发 防止温度过高有机物发生炭化
(3)乙酸和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大,导管口位于液体上方是为了防止发生倒吸
(4) 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5)溶解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
【分析】本实验为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过程,左面是发生装置,右面是收集装置,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
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到催化的作用,是催化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吸水剂,故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2)
乙酸、乙醇的沸点较低,且有机物高温时易炭化,故反应时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的原因是减少乙酸和乙醇的挥发,防止温度过高有机物发生炭化;
(3)
导管口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的原因是乙酸和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大,导管口位于液体上方是为了防止发生倒吸;
(4)
反应中乙酸、乙醇易挥发,且还有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故油状液体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振荡试管,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乙醇溶于水,故油状液体中剩余的物质是乙酸乙酯;
(5)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有水,可以溶解乙醇,碳酸钠与乙酸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与乙酸乙酯不互溶,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7.(1) BaCl2 HCl
(2)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
(3)Ba2++CO=BaCO3↓、Ca2++CO=CaCO3↓
(4) 不能 能 取半透膜外溶液,加入少量碘水 液体没有变成蓝色,证明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 另取一份半透膜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和少量1 mol·L-1 BaCl2溶液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
【分析】混合溶液经渗析得到淀粉溶液和含有杂质的氯化钠溶液;向含有杂质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将硫酸钠转化为硫酸钡沉淀,过滤得到硫酸钡沉淀A和引入氯化钡杂质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将氯化钙和氯化钡转化为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过滤得到含有碳酸钙、碳酸钡的沉淀B和引入碳酸钠杂质的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将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经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
【详解】(1)由分析可知,试剂①为氯化钡溶液、试剂③为盐酸,故答案为:BaCl2;HCl;
(2)检验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操作为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故答案为: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
(3)由分析可知,试剂②为碳酸钠溶液,加入试剂②发生的反应为溶液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BaCO3↓、Ca2++CO=CaCO3↓,故答案为:Ba2++CO=BaCO3↓、Ca2++CO=CaCO3↓;
(4)胶体粒子和浊液粒子半径比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粒子可透过半透膜,即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硫酸根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取半透膜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溶液没有变成蓝色,证明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另取一份半透膜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少量1 mol·L-1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证明S硫酸根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故答案为:不能;能;取半透膜外溶液,加入少量碘水;液体没有变成蓝色,证明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另取一份半透膜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和少量1 mol·L-1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
18.(1) 淀粉 (C6H10O5)n 不能
(2) 葡萄糖 C6H12O6 不能
(3) 乙醇 CH2=CH2+H2OCH3CH2OH 以乙烯为原料制乙醇,生产成本低,缺点是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以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制乙醇,原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
【解析】(1)
土豆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其分子式为(C6H10O5)n,淀粉分子中不存在醛基,因此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
淀粉水解可以得到B,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B是葡萄糖,其分子式为C6H12O6,葡萄糖分子中不存在能够水解的官能团,因此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3)
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醇的方法利用的是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以乙烯为原料制乙醇,生产成本低,缺点是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以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制乙醇,原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
19. 羟基 C6H12O6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 2CH3CHOCH3COOCH2CH3 BD
【分析】A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能在硫酸作用下水解产生B,B能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说明A为淀粉,B为葡萄糖,C为乙醇;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说明D为乙烯;一定条件下D能与氧气反应生成E,E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浓郁香味,结合框图C+F→G,推知E为CH3CHO,F为CH3COOH,G为CH3COOCH2CH3; H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详解】(1)C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B为葡萄糖,分子是为C6H12O6,故答案为:羟基;C6H12O6;
(2)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
(3) 以烷基铝为催化剂,E能生成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CH3COOCH2CH3,故答案为:2CH3CHOCH3COOCH2CH3;
(4) A.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A 正确;
B.葡萄糖、乙醇、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乙酸乙酯不能,故B 错误;
C.乙烯通入溴水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观察到溴水褪色,故C正确;
D.碘水会与碱反应,无法检验淀粉,故D错误;
答案选B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