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7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8 10:2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7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2.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3.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4.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①都溶于水 ②都是白色晶体 ③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加热后都有NH3放出 ⑤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NH3放出
A.全部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所示装置除去中含有的少量
B.用图所示装置蒸干饱和溶液制备晶体
C.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气体
D.用图所示装置分离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6.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能吸收土壤中的正离子,有利于有些植物对正离子的吸收;向土壤中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化肥,从化学式分析其中肥效最低的是
A.NH4NO3 B.NH4Cl C.NH4HCO3 D.(NH4)2SO4
7.在火箭燃料中作氧化剂,下列有关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属于酸性氧化物
C.经转化被植物吸收,属于氮的固定 D.常温下空气中与可以化合成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B.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加热: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D.铁与盐酸反应:
9.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检验浓氨水的挥发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10.下列有关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B.绝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
C.向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NH+OH-NH3↑+H2O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NH+OH-NH3·H2O
C.氨水与盐酸反应:NH3·H2O+H+=NH+H2O
D.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2NH3·H2O+CO2=2NH+CO+H2O
12.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NH4Cl固体加热,NH4Cl发生了升华
B.铵盐的溶液能使石蕊变蓝色
C.铵盐都易溶于水
D.要密封保存铵盐,防止氨气泄漏
1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浑浊,则样品含有
B.加入盐酸无现象后,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中含有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样品中含有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样品中含有Ca2+或Ba2+
14.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B.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
C.向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再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NH
D.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15.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转移0.5 mol电子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二、实验题
16.我们知道“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理是存在压强差。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胶头滴管与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图乙所示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②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①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向锥形瓶中加入乙醇,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也能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②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图__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的原理相似。
17.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其相关性质。
(1)装置A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烧瓶内药品可选用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_______(填“a”或“b”)。
a.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
b.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2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H2O→B+C
②C+F→D
③D+NaOHF+E+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C____,D____,E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
③____。
(3)工业上由F制备C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9.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可以是固体之间的反应,也可以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若A是非金属气态单质,反应后所得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则A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非金属固态单质,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紫红色金属,D为有色气体。则A为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烧碱溶液,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沉淀,D为正盐。则C为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B为固体,C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备C气体。则C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稍低时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因此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B错误;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可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C正确;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如果试纸变为蓝色,证明是氨气,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一种复合肥,选项A正确;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选项B正确;
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选项C正确;
D.多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要将化肥和农家肥交替使用,要适量使用,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3.C
【详解】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HCO ,不一定含有,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可能是AgCl沉淀,不能说明一定有,B错误;
C.氨气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氨气,则一定有,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钙,不一定有Ba2+,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都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加热后生成氨气和水,大多数铵盐加热后分解生成氨气;铵盐加热并不一定全部放出氨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可生成氮气或氮的氧化物等;
答案选C。
5.D
【详解】A.氯气也与氢氧化钠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A错误;
B.氯化铵加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得不到氯化铵晶体,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不是块状固体,不能用该装置,应该用大理石,C错误;
D.碘易溶在有机溶剂,萃取后分液即可,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A.NH4NO3中含N微粒为和,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能吸收,但不能吸收,会随水土流失,从而使肥效损失,A符合题意;
B.NH4Cl中含N微粒为,土壤胶体粒子能吸收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利用此氮肥,B不符合题意;
C.NH4HCO3中含N微粒为,能被土壤胶体粒子吸收利用,从而有效利用此氮肥,C不符合题意;
D.(NH4)2SO4中含N微粒为,能被土壤胶体粒子吸收,使肥分得以有效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A.NO2 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正确;
B.N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故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C.氮的固定是指N2转化为化合物,C错误;
D.常温下空气中 N2 与 O2 可以化合成 NO,D错误;
故答案选A。
8.C
【详解】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物质,醋酸为弱电解质,都不能拆成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故A错误;
B.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加热,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都能和OH-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故B错误;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加热才能放出氨气,不能用装置甲制取氨气,故不选A;
B.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不选B;
C.盐酸、氨水都易挥发,蘸有浓盐酸、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氯化铵生成,用装置丙检验浓氨水的挥发性,,故选C;
D.氨气易溶于水,若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会引起倒吸,故不选D;
选C。
10.B
【详解】A.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在400℃以上分解生成、和,A项错误;
B.铵盐为离子化合物,绝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B项正确;
C.加入少量NaOH,与反应生成,不会产生,C项错误;
D.弱酸的铵盐[如、等]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11.C
【详解】A.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2NH+SO+Ba2++2OH-2NH3↑+2H2O+BaSO4↓,A错误;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NH+OH-NH3↑+H2O,B错误;
C.氨水与盐酸反应:NH3·H2O+H+=NH+H2O,C正确;
D.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NH3·H2O+CO2=NH+HCO,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A错误;
B.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B错误;
C.铵盐都易溶于水,C正确;
D.要密封保存铵盐,防止分解,D错误;
答案选C。
13.B
【详解】A.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样品可能含或 ,故A错误;
B.加入盐酸无现象,排除了银离子的干扰,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一定有,故B正确;
C.检验氨气的试纸出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才说明含有,故C错误;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BaCO3、CaCO3、MgCO3等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可能有Mg2+,不一定就是钙离子或钡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A.氯气能将I-氧化为碘单质,淀粉溶液遇碘变蓝,碘水是黄色的,故A正确;
B.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可能是CO2或SO2,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CO或SO或HCO等,故B错误;
C.生成的气体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才可以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NH,故C错误;
D.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或SO,故D错误;
答案A。
15.D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时,BaO参与储存N元素,故B错误;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5-0)×2=1 mol,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CO、CxHy、NOx转化成CO2、H2O、N2,说明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故D正确;
故选D。
16. A D NH4HCO3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A 乙
【详解】(1)A.碳酸氢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且二氧化碳在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不会产生喷泉,A错误;
B.氨气溶于水后,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反应生成的氨水显碱性,能使含酚酞的水变红色,故能够形成红色喷泉,B正确;
C.H2S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CuS沉淀,形成压强差,溶液中有黑色的CuS,故能够形成黑色喷泉,C正确;
D.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形成压强差,溶液中有白色的AgCl,能形成白色喷泉,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①A.Cu与稀盐酸不反应,不会产生气体,不能形成喷泉,A错误;
B.NaHCO3与NaOH溶液反应但是不会产生气体,不能形成喷泉,B错误;
C.C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能够阻止反应进行,不能够形成喷泉,C错误;
D.NH4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够形成喷泉,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②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NH4HCO3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3)①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形成喷泉,而其他物质都不能达到溶于水而放出大量热的目的,故选A;
②人造喷泉和火山爆发是由于喷泉下或地下的压强增大而形成的,所以与图乙装置的原理相似。
17. 分液漏斗 碱石灰(或生石灰) 干燥氨气 a 3CuO+2NH33Cu+N2+3H2O 还原 Ⅱ、Ⅲ
【分析】在装置A中CaO或碱石灰与浓氨水反应产生NH3,通过U形管的碱石灰的干燥作用后通入盛有CuO的硬质玻璃管,发生反应:3CuO+2NH33Cu+N2+3H2O,要先用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装置D可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氨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可根据氨气极容易溶于水的性质,最后用水吸收氨气,防止大气污染的产生,要注意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详解】(1)根据图1可知,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浓氨水与烧瓶中的固体药品碱石灰或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分,若直接通入C中,会导致C中石英管破裂,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NH3。
(2)整个装置中含有空气,应先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待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后再点燃酒精灯,使NH3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3)实验中观察到C中粉末变红说明生成Cu单质,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水,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依据元素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铜将氨气氧化为氮气,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所以NH3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4)氨气极易溶于水,用水吸收尾气时需要注意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图2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可以是Ⅱ、Ⅲ,而装置Ⅰ易发生倒吸现象。
18.(1) HNO3 NH4NO3 NaNO3
(2) 3NO2+H2O=2H++2+NO +OH-NH3↑+H2O
(3)4NH3+5O24NO+6H2O
【分析】F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F为NH3;C、D中都含有N元素,由反应②C+F→D,可得出C为HNO3,D为NH4NO3;由③D+NaOHF+E+H2O可得出E为NaNO3;由①A+H2O→B+C,可得出A为NO2,B为NO。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HNO3,D为NH4NO3,E为NaNO3。答案为:HNO3;NH4NO3;NaNO3;
(2)①为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
③为NH4NO3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H3、NaNO3等,离子方程式为+OH-NH3↑+H2O。答案为:3NO2+H2O=2H++2+NO;+OH-NH3↑+H2O;
(3)工业上由NH3制HNO3的第一步反应,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答案为:4NH3+5O24NO+6H2O。
19. Cl2 2NaOH+Cl2=NaCl+NaClO+H2O C C+2H2SO4(浓)CO2↑+2SO2↑+2H2O Cu Cu+4H++2NO3-=Cu2++2H2O+2NO2↑ CaCO3 2OH-+Ca2++2HCO3-=2H2O+CaCO3↓+CO32- NH3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详解】(1)若A是非金属气态单质,反应后所得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该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则A为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若A为非金属固态单质,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D分别为CO2、SO2中的一种,则该反应为碳与浓硫酸反应,故A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3)若A为紫红色金属,则A为Cu,D为有色气体,该反应为Cu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H2O+2NO2↑;
(4)若A为烧碱溶液,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沉淀,C为CaCO3,D为正盐,应是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a2++2HCO3-=2H2O+CaCO3↓+CO32-;
(5)若A、B为固体,C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备C气体,则C为NH3,该反应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