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
本章复习与测试
【金榜名师推荐】2014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 分式》复习课件+评价监测+拓视野·真题备选(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金榜名师推荐】2014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 分式》复习课件+评价监测+拓视野·真题备选(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9-28 09:34:47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阶段复习课
第 十五 章主题1 分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主题训练1】(2013·黔西南州中考)分式 的值
为零,则x的值为( )
A.-1 B.0 C.±1 D.1
【自主解答】选D.由题意得
解得x=1.【备选例题】(2012·崇左中考)化简 =________.
【解析】原式=
答案:【主题升华】
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0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分母≠0.
2.分式无意义:分母=0.
3.分式值为0:1.(2013·南宁中考)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
为( )
A.-1 B.0 C.2 D.-1或2
【解析】选C.∵x-2=0且x+1≠0 ,∴x=2.2.(2012·钦州中考)如果把 的x与y都扩大10倍,
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50倍
C.扩大10倍 D.缩小为原来的
【解析】选A.将 的x与y都扩大10倍,
即是3.(2013·淄博中考)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解析】选D.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4.(2012·抚顺中考)若分式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
答案:x≠-1【变式训练】若分式 无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
答案:x=-1主题2 分式的运算
【主题训练2】(2012·盘锦中考)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为 的整数.【自主解答】原式=
∵x为0
∴x=1或x=2,
又有 且x2+2x≠0,
得x≠1且x≠0且x≠-2且x≠-1,
故当x=2时, 【备选例题】(2012·贵阳中考)先化简:
当b=-1时,再从-2<a<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a代
入求值.【规范解答】原式
在-2
①若a=-1,分式 无意义;
②若a=0,分式 无意义;
③若a=1,分式 无意义.
所以a在规定的范围内取整数,原式均无意义(或所求值
不存在).【主题升华】
分式加减运算的“四个步骤”
1.先确定最简公分母.
2.对每项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
3.按同分母分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4.注意结果化为最简分式.1.(2013·枣庄中考)化简 的结果是( )
A.x+1 B.x-1 C.-x D.x
【解析】选D. 2.(2013·上海中考)计算:
【解析】
答案:3b3.(2013·河南中考)化简:
【解析】原式
答案:4.(2013·成都中考)化简:
【解析】原式=5.(2013·鞍山中考)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解析】原式=
当x= +1时,原式主题3 分式方程的解及解法
【主题训练3】(2013·泰州中考)解方程:
【自主解答】
去分母得:(x-2)(2x+2)-x(x+2)=x2-2,
解得:x=- 经检验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主题升华】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分式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整式方程.
3.检验:将求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否为0.
4.写出原方程的解.【知识拓展】 分式方程为什么必须验根
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过程中,无形中去掉了原分式方程中分母不为零的限制条件,从而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有如下两种情况:
(1)如果整式方程的解都在分式方程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内,那么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分式方程的解.
(2)如果整式方程的有些解不在分式方程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内,那么这种解就不是分式方程的解.
因此,解分式方程时,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1.(2013·无锡中考)方程 的解为( )
A.x=2 B.x=-2 C.x=3 D.x=-3
【解析】选C.∵该分式方程只含有两个分母(x-2)和x,且不能分解因式,∴两个分母的积x(x-2)便是最简公分母,∴分式方程两边同乘以x(x-2)便能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x-3(x-2)=0,解得x=3,代入最简公分母x(x-2)≠0,有意义.2.(2013·扬州中考)已知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
负数,则n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x=n-2,则有n-2<0且2(n-2)
+1≠0,所以n<2且n≠
答案:n<2且n≠3.(2013·陕西中考)解分式方程:
【解析】2+x(x+2)=x2-4,
2+x2+2x=x2-4,
x=-3.
经检验,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4.(2013·普洱中考)解方程:
【解析】两边同时乘以(x-2),得x-3+x-2=-3,
解得x=1.检验:当x=1时,x-2=1-2=-1≠0,
∴原方程的解为x=1.【变式训练】解方程
【解题指南】对于较复杂的分式方程,要善于观察方程的
特点,采用灵活的解题策略.本题就是利用分式值相等的
条件——分子等于0或分母分别相等,将分式方程转化为
整式方程,这样要比用去分母的方法来解简单得多.【解析】方法一:原方程变为
化简,得
两边分别通分,得
由于分子相同,所以x2-11x+30=x2-17x+72,
解得x=7.
检验:当x=7时,原方程的分母均不等于0,
所以x=7是原方程的解.方法二:由方法一,知
移项,得
两边分别通分,得
由分式值相等的性质,
得2x-14=0,解得x=7;
或x2-14x+45=x2-14x+48,此方程无解.
检验:当x=7时,原方程的分母均不等于0,
所以x=7是原方程的解.主题4 分式方程的应用
【主题训练4】(2013·仙桃中考)某文化用品商店用1 000元购
进一批“晨光”套尺,很快销售一空;商店又用1 500元购进
第二批该款套尺,购进时单价是第一批的 倍,所购数量比第
一批多100套.
(1)求第一批套尺购进时单价是多少?
(2)若商店以每套4元的价格将这两批套尺全部售出,可以
盈利多少元?【自主解答】(1)设第一批套尺购进时单价是x元/套.
由题意得:
即 解得:x=2.
经检验:x=2是所列方程的解且满足题意.
答:第一批套尺购进时单价是2元/套.
(2)
答:商店可以盈利1 900元.【主题升华】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1.审——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设——直接设未知数或间接设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4.解——解方程,得出未知数的值.
5.验——既要检验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又要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答——完整地写出答案,注意单位.1.(2013·葫芦岛中考)甲车行驶30 km与乙车行驶40 km所用时间相同,已知乙车比甲车每小时多行驶15 km,设甲车的速度为x km/h,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解析】选D.根据甲车行驶30 km与乙车行驶40 km所用时间
相同列方程,得2.(2013·天水中考)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分别收获小麦9 000 kg和15 000 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 000 kg,若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
x kg,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 kg,
则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3 000)kg,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答案:3.(2013·徐州中考)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荒坡上种1 000棵树.由于青年志愿者的支援,每天比原计划多种25%,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种多少棵树?
【解析】设原计划每天种树x棵,
则
解得x=40.
经检验,x=4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原计划每天种40棵树.【知识归纳】分式方程应用的模型
等量关系涉及a=bc型.a是已知量,b,c是未知量,且这两个量又分别具有某种等量关系,常可以建立分式方程模型来解决.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拓视野·真题备选
1.(2012·宜昌中考)若分式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a=0 B.a=1
C.a≠-1 D.a≠0
【解析】选C.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必有:a+1≠0,
所以a≠-1.
2.(2012·丽水中考)把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两边需同乘以 ( )
A.x B.2x
C.x+4 D.x(x+4)
【解析】选D.∵该分式方程只含有两个分母(x+4)和x,且不能分解因式,∴两个分母的积x(x+4)便是最简公分母,
∴分式方程两边同乘以x(x+4)便能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2012·宜宾中考)分式方程-=的解为 ( )
A.3 B.-3 C.无解 D.3或-3
【解析】选C.-=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3)(x-3),得12-2(x+3)=x-3,
解得x=3.检验:当x=3时,(x+3)(x-3)=0,
所以x=3不是原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4.(2013·海南中考)今年我省荔枝喜获丰收,有甲、乙两块面积相同的荔枝园,分别收获荔枝8 600kg和9 800kg,甲荔枝园比乙荔枝园平均每亩少60kg,问甲荔枝园平均每亩收获荔枝多少kg?设甲荔枝园平均每亩收获荔枝xkg,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
A.= B.=
C.= D.=
【解析】选A.由甲荔枝园平均每亩收获荔枝xkg,得乙荔枝园平均每亩收获荔枝(x+60)kg,根据题意,得=.
5.(2013·河池中考)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x-1≠0,∴x≠1.
答案:x≠1
6.(2013·白银中考)若代数式-1的值为零,则x=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1=0,解得x=3,经检验,x=3是所得方程的解.
答案:3
7.(2013·齐齐哈尔中考)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有非负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分式方程=-2两边同乘以2(x-1),
得2x=3a-4(x-1),x=,
由于方程有非负数解,
所以≥0,a≥-,
由于x=1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则≠1,a≠.
所以方程有非负数解,
则a的取值范围是a≥-,且a≠.
答案:a≥-且a≠
8.(2013·呼和浩特中考)化简:÷.
【解析】原式=×=.
9.(2013·连云港中考)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m=-3,n=5.
【解析】原式=·=.
当m=-3,n=5时,原式==.
10.(2013·凉山州中考)某车队要把4000t货物运到雅安地震灾区(方案定后,每天的运量不变).
(1)从运输开始,每天运输的货物吨数n(单位:t)与运输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式?
(2)因地震,到灾区的道路受阻,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运20%,则推迟1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
【解析】(1)由nt=4000得:n=(t>0).
(2)方法一:设原计划每天运xt,得
=-1,
解得x=1 000,
经检验,x=1 000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
也满足题意,
∴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为=4.
答: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是4天.
方法二:设原计划x天完成任务,得
×(1-20%)=,
解得x=4,
经检验x=4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并满足题意.
答:原计划4天完成任务.
11.(2013·重庆中考)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
【解析】原式=·
=·
=·
=,
由3x+7>1,解得x>-2.
又∵x为负整数,∴x=-1.
当x=-1时,原式==3.
12.(2013·玉溪中考)某学校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派王老师和李老师去购买一些篮球和排球.回校后,王老师和李老师编写了一道题:
同学们,请求出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析】设排球的单价为x元,
则篮球的单价为(x+30)元,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得x=50.
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也满足题意.
当x=50时,x+30=80.
答:排球的单价为50元,篮球的单价为80元.
13.(2013·娄底中考)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某社区要清理一个卫生死角内的垃圾,租用甲、乙两车运送,两车各运12趟可完成,需支付运费4 800元.已知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垃圾,乙车所运趟数是甲车的2倍,且乙车每趟运费比甲车少200元.
(1)求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各需运多少趟?
(2)若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哪台车合算?
【解析】(1)设甲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运x趟,则乙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2x趟,依题意得:+=1,解得:x=18,
经检验x=18是原方程的解,且满足题意.
∴2x=36.
答:甲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18趟,乙车需36趟.
(2)设甲车每趟需运费a元,则乙车每趟需运费(a-200)元,
依题意得:12a+12(a-200)=4 800,
解得:a=300,∴a-200=100,
∴单独租用甲车的费用=300×18=5 400(元),
单独租用乙车的费用=100×36=3 600(元),
∵5 400>3 600,∴单独租用乙车合算.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价检测(五)
第十五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4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对民众关注度非常高的热词“雾霾”进行了解读.为了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与雾霾的天人交战,关键在人,气象条件不利是雾霾形成的外因,污染排放加剧则是内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0.25×10-5 B.0.25×10-6
C.2.5×10-5 D.2.5×10-6
【解析】选D.0.0000025=2.5×10-6.
2.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x≠± B.x=± C.x< D.x>
【解析】选A.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3-x2≠0,即x≠±.
3.化简:-的结果是 ( )
A.m+n B.m-n C.n-m D.-m-n
【解析】选A.-===m+n.
4.分式方程+=2的解是 ( )
A.x=1 B.x=-1 C.x=3 D.无解
【解析】选C.方程两边同时乘(x-1)(x+1),得
(x+1)+2x(x-1)=2(x-1)(x+1),解得x=3.
检验:把x=3代入(x-1)(x+1)=8≠0,即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3.
5.化简:÷的结果是 ( )
A.-a B.a C. D.1
【解析】选B.÷=×=a.
6.(2013·本溪中考)某服装加工厂计划加工400套运动服,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全部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套运动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18 B.+=18
C.+=18 D.+=18
【解题指南】首先考虑本题列方程是根据题目中的哪个等量关系,观察各个选项可以发现是根据总天数为18天构造方程,然后结合公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即可列出方程.
【解析】选B.采用新技术前的工作时间=160÷x;采用新技术后的工作时间=(400-160)÷(1.2x);根据总时间为18天,得+=18.
7.(2013·贵港中考)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m>-1 B.m>-1且m≠0
C.m≥-1 D.m≥-1且m≠0
【解析】选B.=-1,x+1=-m,x=-m-1,因为方程的解是负数,因此-m-1<0,解得m>-1,m=0时,方程不能成立,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8.(2014·鹤岗模拟)写出一个含有字母x的分式 (要求:不论x取任何实数,该分式都有意义).
【解析】分母中含有字母,且分母满足不为0这一限制条件.
答案:(答案不唯一)
9.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
【解析】m2-3m=m(m-3),m2-9=(m+3)(m-3),所以最简公分母为m(m+3)(m-3).
答案:m(m+3)(m-3)
10.计算:-÷= .
【解析】-÷=-·==.
答案:
11.关于x的方程-=0无解,则m的值是 .
【解析】将分式方程去分母得m-1-(x+1)=0,因为方程无解,则x可能等于1或-1,当x=1时,m=3,当x=-1时,m=1.
答案:1或3
12.(2014·临沂模拟)若a1=1-,a2=1-,a3=1-,…,则a2014的值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a1=1-,
a2=1-=1-=1-=1-=-,
a3=1-=1+=m,
a4=1-=1-,…;
2014÷3=671……1,则a2014=a1,a2014的值为1-.
答案:1-
三、解答题(共47分)
13.(10分)解方程:+=1.
【解析】方程两边同乘(x-3),
得:2-x-1=x-3,
整理解得: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知识归纳】解分式方程的三步骤
一去:利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将方程中的分母去掉;
二解:解整式方程;
三验:将解得的整式方程的根代入原方程检验或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
14.(11分)(2013·自贡中考)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
【解析】÷
=×
=-
=
=,
由于a≠±1,所以当a=时,原式==2.
15.(12分)描述证明
兔子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1)请你用数学表达式补充完整兔子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
(2)请你证明兔子发现的这个有趣现象.
【解析】(1)++2=ab;a+b=ab.
(2)因为++2=ab,
所以=ab,
所以a2+b2+2ab=(ab)2,
所以(a+b)2=(ab)2,
因为a>0,b>0,a+b>0,ab>0,
所以a+b=ab.
16.(14分)(2013·烟台中考)烟台享有“苹果之乡”的美誉.甲、乙两超市分别用3000元以相同的进价购进质量相同的苹果.甲超市销售方案是:将苹果按大小分类包装销售,其中大苹果400kg,以进价的2倍价格销售,剩下的小苹果以高于进价的10%销售.乙超市销售方案是:不将苹果按大小分类,直接包装销售,价格按甲超市大、小两种苹果售价的平均数定价.若两超市将苹果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元(其他成本不计).
问:(1)苹果进价为每千克多少元?
(2)乙超市获利多少元?并比较哪种销售方式更合算.
【解析】(1)设苹果进价为每千克x元.
由题意,得400x+10%x=2100,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且满足题意.
答:苹果进价为每千克5元.
(2)由(1)知:每个超市苹果总量:=600(kg),大、小苹果售价分别为10元和5.5元.
∴乙超市获利:600×=1650(元).
∵甲超市获利2100>1650,
∴甲超市销售方式更合算.
【知识归纳】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从题中反映的基本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
2.紧扣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等公式确定等量关系.
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
4.抓住关键句子确定等量关系.
5.借助线段图确定等量关系.
6.抓住“不变量”确定等量关系.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数学活动 镶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活动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 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2 乘法公式
14.3 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第十五章 分式
15.1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15.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