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专题7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专题7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8 10: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6、专题7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和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到③过程中,需要释放能量
B.③到④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C.因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
2.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与图示相符的是
①氯化铵分解②镁条溶于盐酸
③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⑥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3.某化工厂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了如下治污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流程可用于吸收
B.由转化为的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D.可用做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
4.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发生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5.在2L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A(g)+3B(g)=2C(g)+D(g),A的物质的量在10s内从4.0mol变成1.0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A)=0.3mol·L-1·s-1 B.v(B)=0.6mol·L-1·s-1
C.v(C)=0.3mol·L-1·s-1 D.v(D)=0.4mol·L-1·s-1
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7.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从2 mol·L-1降到0.8 mol·L-1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1降到0.2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A.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
8.利用由Fe和Cu组成的合金进行分组实验(气体体积均折算为标准状况下,计算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取mg合金加入200mL稀硫酸(足量)中,得到2.24L气体a;
②另取mg合金滴加2.4mol L-1稀硝酸至无气体生成,共收集到6.72L无色气体b,将全部气体b与一定量O2分多次通入蒸馏水中,气体无剩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8.4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1.0mol L-1
C.实验②中,气体b消耗O2的体积为2.52L D.实验②中,稀硝酸的体积至少为500mL
9.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稀硝酸
C. 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中通入过量: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C.和浓盐酸制取:(浓)
D.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
11.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NO2
B.NO2能和NaOH反应,因此是酸性氧化物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12.完成下列实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A B C D
存放浓硝酸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和水反应:
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1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15.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制备氨的方法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氮
B.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烟产生
D.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和,产物是和
二、实验题
16.作为一种绿色消毒剂,H2O2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3%的医用H2O2溶液对传染病房喷洒消毒时,水泥地板上有气泡快速冒出。
(1)向3%的双氧水中加入少许块状水泥颗粒,有气泡快速逸出,该气体为___,反应中水泥起___作用。
(2)为了精准测定在水泥颗粒作用下3%的双氧水的分解速率,A、B两个小组分别利用下图装置I、II进行实验:
①除了上述仪器,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
②检验装置II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③用装置I进行实验时,经过52s收集到15mL气体,则装置I中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可用气体表示为___mL s-1(结果保留2位小数)。
④相比装置II,装置I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写2条即可)。
17.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③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图2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在图2虚框内画出连接图)。
④烧杯中倒扣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体现了NH3的性质为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关于硝酸的问题:
①配平硝酸型酸雨形成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NO2+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HNO3+___________NO
②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③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常见锌锰干电池因含有汞、酸或碱等,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
(1)石墨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在电池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2)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碱性锌锰干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4)填充物用60℃温水溶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6)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A、B、C、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C  b.N2  c.S  d.Na  e.Mg
(2)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C为红棕色气体,则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若A、B、C三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若X是金属单质,向B、C的溶液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均产生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保存C溶液常加少量的X,其目的是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②到③过程为化学键的断裂,则需要吸收能量,故A错误;
B.③到④变化过程为化学键的形成,则有能量放出,故B错误;
C.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极性键的NH3,故D错误;
故选:C。
2.B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①氯化铵分解为吸热反应,符合题意;
②镁条溶于盐酸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题意;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⑥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分析】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FeSO4溶液吸收O2再生成Fe2(SO4)3,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4FeSO4+O2+2H2SO4═2 Fe2(SO4)3+8H2O,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即该过程中共有3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A正确;
B.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反应中Fe2(SO4)3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错误;
C.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O2+2SO2+2H2O=2H2SO4,C正确;
D.该工艺中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FeSO4溶液吸收O2再生成Fe2(SO4)3,Fe2(SO4)3可看作该过程的催化剂,D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故A错误;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如燃烧发光、放热,原电池还可以转换成电能,故B正确;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服从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变化服从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故D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的物质的量在10s内从4.0mol变成1.0mol,v(A)==0.15mol·L-1·s-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 3v(A)= 0.45mol·L-1·s-1,v(C)= 2v(A)= 0.3mol·L-1·s-1,v(D)= v(A)= 0.15mol·L-1·s-1,故C正确;
故选:C。
6.B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
【详解】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生成CO,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吸热,B符合题意;
C.锌粒和稀硫酸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由题意可知,反应物的浓度由降到需要20s,平均反应速率,假设以的反应速率计算反应物的浓度由降到所需反应时间,,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则反应物的浓度由降到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所用时间应大于10s,故选B。
8.D
【分析】实验①发生的反应为,得到,说明;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共得到0.3molNO,由铁反应生成的NO为0.1mol,因此由铜反应生成的NO为0.2mol,。
【详解】A.,,则,A项错误;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B项错误;
C.实验②中得到0.3molNO,将NO与足量氧气通入水中,气体无剩余,发生反应:,需要0.225mol氧气,即5.04L,C项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实验②中因反应消耗的,,因此稀硝酸的体积至少为500mL,D项正确;
答案选D。
9.C
【详解】A.NO和水不反应,故不选A;
B.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NO气体,故不选B;
C.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CO2,选C;
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NO2和O3反应不可能生成N2,故不选D;
选C。
10.C
【详解】A.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生成碳酸氢钠:,A正确;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氨气和水:,B正确;
C.盐酸为强酸,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C错误;
D.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和水:,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铜,稀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故A错误;
B.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H2O,但生成的盐是两种,且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实验①-③中,由于在滴加稀硫酸前,溶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滴加稀硫酸后,使得硝酸根的氧化性增强,从而将剩余的铜氧化,因此只能说明稀硝酸能与铜反应。而在实验2中,最开始在铜片中滴加稀硫酸时,试管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说明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在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后增强了硝酸根的氧化性,从而将剩余的铜氧化,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浓硝酸能腐蚀橡胶,因此盛放浓硝酸用玻璃塞,不应用橡胶塞,故A错误;
B.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因此收集NO气体,常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下方,故C正确;
D.因硫酸的密度大于水,且硫酸溶于水放热,因此为了防止受热不均,导致液体飞溅,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且边加边搅拌,故D错误;
答案为C。
13.D
【详解】A.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应为:,故A错误;
B.离子方程式元素不守恒,应为:,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为氧化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开,应为:,故C错误;
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与反应生成,不加热的情况下难以分解,无生成,故无法制备氨气,A项错误;
B.与浓反应,不能用浓干燥,B项错误;
C.与反应生成和,黑色的转化为红色的,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说明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
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上层,直接通入下层的水中,会发生倒吸,D项错误;
答案选C。
15.B
【详解】A.反应①是氮气和镁化合生成氮化镁,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人工固氮,A正确;
B.反应②是氮化镁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镁、氨气,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因此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反应⑤是氨气和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因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烟产生,C正确;
D.根据转化关系图可判断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和,最终产物是和,D正确;
答案选B。
16. 氧气或O2 催化剂 计时器或秒表 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针筒活塞,然后放手,若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0.29 利于双氧水顺利滴入 测定的气体体积较准确
【详解】(1)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可推断出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有气泡快速逸出说明水泥起催化剂的作用。
(2)①测定分解速率需要测定时间,故还需要计时器。
②可用密闭法检验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针筒活塞,然后放手,若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③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代入数据得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可用气体表示为。
④装置Ⅰ中恒压滴液漏斗可以保持恒压,利于溶液顺利滴入,同时可以避免双氧水体积带来的误差,所以更准确;装置Ⅰ还可以通过拉伸使水泥颗粒脱离双氧水,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7.(1) N2O5 氧化
(2)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A 防倒吸 NH3极易溶于水
(3) 3NO2+H2O=2HNO3+NO 3Cu+8H++2=3Cu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详解】(1)图中X为氮的氧化物,N化合价为+5价,X为N2O5。N2O5中N为+5价,为氮元素的最高价态,因此X具有氧化性。
(2)①NH4Cl和Ca(OH)2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aCl2、NH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②A.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氨气,A正确;
B.碱石灰与氨气不反应,可用碱石灰干燥氨气,B错误;
C.NaOH固体与氨气不反应,能用NaOH固体干燥氨气,C错误;
故答案选A。
③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故气体应从短导管进,从长导管出,装置图为。
④氨气极易溶于水,烧杯中倒扣漏斗作用是防止倒吸。
(3)①NO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NO3和NO,生成HNO3失去一个电子,生成NO得到两个电子,则HNO3与NO的系数比为2:1,结合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
③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8.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导电 Zn-2e-=Zn2+ MnO2+e-+H2O=MnOOH+OH- 加快溶解速率 过滤 Cu+H2O2+H2SO4=CuSO4+2H2O
【分析】废旧干电池含有铜、石墨、二氧化锰以及填充物等,填充物用60℃充分溶解,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氯化铵晶体;铜与稀硫酸在过氧化氢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加入锌可置换出铜,过滤分离,硫酸锌溶液最终可生成氢氧化锌、氧化锌,冶炼可得到锌,据此解答。
【详解】(1) 石墨晶体为混合晶型,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其他3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六边形网状结构;石墨具有导电性,在电池中作电极,起导电作用,
故答案为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导电;
(2)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为锌,负极反应为Zn-2e-=Zn2+,
故答案为Zn-2e-=Zn2+;
(3) 在碱性锌锰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二氧化锰作正极,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故答案为MnO2+e-+H2O=MnOOH+OH-;
(4) 加热适当升高温度,可促进溶解,
故答案为加快溶解速率;
(5) 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所以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6) 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将铜氧化生成铜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
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电池原理,根据原电池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离方法来分析解答,能从整体上把握物质分离过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答。
19. e 4NH3+5O24NO+6H2O 2H2S+SO2=3S↓+2H2O FeCl3 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详解】(1)C、N、S均为变价元素,当X为O2时均符合图示转化关系;Na与O2常温下生成Na2O,Na2O在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a2O2,也符合图示转化关系。Mg的化合价只有+2价,不符合图示转化关系,所以选e;
(2) 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A为NH3,C为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则B为NO,氨气可以被催化氧化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若A、B、C三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中学中符合转化关系只有S元素化合物,可推知A为H2S,X为O2,B为SO2,C为SO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4)向B、C溶液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均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C的溶液中均含有Cl-,结合X为变价金属单质Fe,可知B为FeCl3,C为FeCl2,A为Cl2;保存FeCl2溶液时需加铁粉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