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 例3》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3例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通过比例的知识,正确利用比例尺的知识与解比例的方法或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来掌握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2、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完正反比例及解比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化简比,解比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求图上距离的方法,以及绘图的技能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踏上比例的应用之旅(板书课题:比例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前面的知识。
出示大屏幕(课件)
(一)填一填
1. 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 在一张图纸上,用6厘米的线段表示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3. 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师 :第一题谁来解答,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集中评定
(二)、表格式知道比例尺与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 说自己思考的方法
师:那能解决下面这个可爱的女孩提出的问题吗?出示提问:知道比例尺与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学得非常棒,今天我继续来学习比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知识。
二、新知探究
(一)、出示例3,读题分析题意
师:读一读题,弄清题中的信息与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师:谁来说说题中给了我们什么信息?那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题的思路。
师:请个别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都觉得应该先求出小明、小亮、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吧,那好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我们需要的图上距离。
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巡视,找出解决方法不一样的,请到展示台来演示,并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后,让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意见,若错了,请其他同学帮他说说错在哪儿,应该如何改一改。
师:请看大屏幕,展示比较规范的计算过程,强调书写的格式。接下来大家能在图中标出他们几个同学家的位置吗?怎样来画呢?先让同学们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在书上画画。
老师巡视,请个别同学上来展示并介绍一下自己画的图。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顺利地完成了画位置图的任务,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练习拓展
大屏幕出示“做一做”练习题。多媒体展示一下规范的书写格式。
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自己根据图纸的大小自己确定比例尺,并设计平面图,没有告诉同学们比例尺是多少,你们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比例尺并画图吗?
出示书上练习十的第11题,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在书上。
课堂作业练习十。第7、8、9做在书上。
四、小结回顾。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
1.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的平面图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8cm,宽是7cm,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答案:
8÷=8000(cm)=80(m)
7÷=7000(cm)=70(m)
80×70=5600(m2)
答: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5600m2。
2.一种零件长5毫米,在比例 尺为40∶1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答案:解:设应画x毫米。
X:5=40:1
x=40×5
x=200
200毫米=20厘米
答:应画20厘米。
3.小贝家正东方向400m是游乐场,游乐场正北方向200m是图书馆,图书馆正西方向800m是邮局,邮局正南方向300m是科技馆。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板书设计
比例尺(3)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确定方向、标出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找准观测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中拉开序幕,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比例尺的本质,灵活运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可能在计算及作图的细节上有许多疏漏,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个错误例子,让每一个错误例子都成为课堂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