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本章复习课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本章复习课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18 11: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课
要点回顾 一、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的产生: (1)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人说话是靠________发声的;一些昆虫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________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传播,可以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 。 (4)________不能传声。注:月球上(太空中)的航天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不能用声音直接交谈。 (5)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6)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 3.人耳听到声音:声源→介质(空气)→鼓膜→________→听觉神经 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声音的三要素(三特征):音调、响度、________。 1.音调:声音的________。 ①音调与声源的 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②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2.响度:声音的________(即大小)。 ①响度跟_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②响度通常用________(dB)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③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响度看高低) 3.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 ①不同发声体的音色_______。 ②我们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就是利用音色不同。 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 2.超声:①振动频率 20 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②应用:定位、通信、勘察、检测、诊疗。 3.次声:①振动频率 20 Hz的声音叫次声;②应用:定位、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4.噪声污染控制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①消声:改造噪声源、加防护罩或消声器;②_______:植树种草、使用吸音材料(吸音棉、吸声板);③隔声:隔音墙、隔音板、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 5.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 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6.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利用 探测海深、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和能量(超声波粉碎肾结石、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等)。 本章热点题型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 (2)用“土电话”时,另一同学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隔相同距离,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体能够传声 (2)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3)金属的传声效果好 跟踪练习 1.将敲响的铜锣用手一按,声音会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 A.声音的传播速度小了 B.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 C.铜锣停止了振动 D.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大了 2.某寺院内有一大钟,人们经常会撞钟祈福,在大钟敲响后,虽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对于其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余音是大钟的回声 B.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关于声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 4.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是靠敲打实现的 B.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C.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 D.只有固体才能发声 二、声音的特性 例2 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答案:D 跟踪练习 5.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B.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C.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 D.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7.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 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三、波形的分析 例3 下面的波形分别表示甲、乙两个音叉在相同的时间内的振动情况。从波形图可以知道: (1)甲音叉振动的波的个数比乙音叉的________,即甲音叉振动的频率________,说明甲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 (2)甲音叉振动的波的振幅比乙音叉的________,即乙音叉振动时振幅________,说明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 答案:(1)多 高 高 (2) 大 小 大 跟踪练习 8.仔细观察图中所示两个波形图,_______的音调高,_______的响度大。 四、声的利用及噪声 例4 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A.用声呐测海底深度 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和台风 答案:D 例5 晚饭后,爸爸坐在客厅里收看新闻,影响了书房中小明的学习。电视发出的声音对小明来说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噪声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城市主要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__。噪声监测设备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属于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答案:是 dB 不能 传播过程中 跟踪练习 9.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10.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_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减弱噪声,噪声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五、声的综合计算 例6 如图甲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乙可知,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测速仪匀速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由题图乙可知、之间有30个小格,故每一小格对应的时间间隔,、间有12小格,说明、之间的时间间隔,同理,可求得、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汽车接收到、信号时离测速仪的距离分别为、,汽车在此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汽车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应分别对应于题图乙、的中点和、的中点,其间有28.5个小格,即汽车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所以汽车的速度。 参考答案: 要点回顾 一、1.(1) 正在发声 (2)振动 (3)声带振动 2.(1)介质 (2)声波的形式 (3)回声 (4)真空 (5)340 (6)不同介质 固体 3. 听小骨 二、音色 1. 高低 振动频率 2. 强弱 声源振幅 分贝 3. 不同 三、1. 20-20000Hz 2.高于 3.低于 4. 吸声 5. 大气 6. 声呐 跟踪练习 1.C 2.B 3.B 4.B 5.A 6.C 7.C 8.甲 乙 9.声源 响度 10.dB 不能 不能 11.B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