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三章
跨境污染物转移与环境安全
第三节
1
2
3
学习目标
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原因。
掌握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分析并掌握我国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采取的措施。
污染物跨境转移
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01
02
目录
Content
GO
探究导入--意大利与尼日利亚污染之争
1988 年 6 月初,一家意大利公司将大约 3 800 吨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本德尔州的科科港,并以每月 100 美元的租金堆放在附近一户农民的土地上。这些有害废物散发出恶臭,渗出脏水,经检验,发现其中有一种致癌性极高的化学物质——聚氯丁烯苯基。这些有害废物造成很多码头工人及其家属瘫痪或被灼伤,先后有 19 人中毒死亡。经调查核实后,尼日利亚政府疏散了被污染地的居民,逮捕了 10 多名涉案人员,并将此事上升为外交事件。经过交涉,意大利政府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和修复,并将这批有害废物运回意大利。但由于当时意大利的各个港口均拒绝其进港,欧洲其他国家也拒绝其入境,这批载有有害废物的船只只能长期漂泊在公海上。
探究二: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对移出国和移入国来说,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
污染物跨境转移减少了移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 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但这种行为可能使污染移入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
探究一:为什么这家意大利公司要将有害废物“千里迢迢”地运往非洲的尼日利亚呢?
意大利本国对于污染物排放管理严格,而尼日利亚是欠发达的国家,相关管理较为疏松,将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可以规避因为制造过多有害废物而面临的处罚。
探究导入--意大利与尼日利亚污染之争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技术、信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日趋频繁。一些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不再只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辖范围内,而是逐渐演化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Part 1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跨境污染物
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将本国产生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他国,从而少承担或不承担环境损害和环境治理责任的社会行为。
课外延伸--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 年 4 月 26 日当地时间 1 时 24 分,苏联境内乌克兰共和国的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所释放的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的 400 倍以上。事故导致 30 多人当场死亡,附近的 10 多万居民紧急撤离,数以万计的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远期影响而患重病或丧命。连续爆炸散发出的大量高能辐射物质进入高空平流层,周边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风向的关系,约有 60% 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境内。
切尔诺贝利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通过盛行风被携带到白俄罗斯境内,属于自然转移
问题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通过哪些方式带到白俄罗斯。
课外延伸--科特迪瓦毒污泥倾废事件
2006年8月19日,荷兰托克公司的货船将530余吨毒污泥倾倒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造成十几人死亡,10万余人因头痛,皮肤和肺重度灼伤等症状就医。该事件引发民众示威与骚乱,科特迪瓦政府内阁宣布解散。图为倾倒在科特迪瓦阿比让的毒污泥。
人为的将废弃物转运倾倒
问题二:科特迪瓦的污染事件,污染物通过什么形式而来。
跨境污染物--转移形式
自然转移
人为转移
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
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
进行转移,如大面积酸雨
区的形成、海上石油泄漏、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
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如污染物的直接出口、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形式
跨境污染物--原因及方向
产生原因
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是导致污染物人为跨境转移的根本原因
转移方向
污染物主要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这包括了污染物的直接输出,以及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而发生的污染物间接输出
课堂活动--酸雨问题
形成过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危害:酸雨直接腐蚀破坏人类建筑物,使水体、土壤酸化,危及水生生物,危害植被,影响农作物收成。
活动一:说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
案例:罗马尼亚奥拉迪亚金矿事件;英国疯牛病牛肉事件;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发的国际争端
活动二:列举其他污染物自然跨境转移的事例及其造成的危害。
课堂活动--酸雨问题
跨境污染物转移--影响
转出国
污染物跨境转移减少了输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
转入国
承接污染物,这种行为可能使污染接受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课堂活动--电子垃圾处理
环境:产生重金属污染,造成空气、
水体等污染,破坏自然环境。
经济:直接获得部分贵重金属,推动
冋收经济的增长。
社会:进口这类旧电器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害当地的人体健康。
活动一:结合上述材料,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
不同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应该是依靠承接污染物、牺牲环境质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但长期而言对当地的环境影响重大。我们应该在发展中重视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对。
活动二:有人认为,牺牲环境质量,被动承接污染物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付出的发展代价。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课堂活动--电子垃圾处理
Part 2
国际合作应对污染
物 的 跨 境 转 移
巴塞尔公约
1989年3月22日在瑞士巴塞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公约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该公约共有29条正文和6个附件,于1992年5月生效。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是指危险废物从一国管辖地区或通过第三国向另一国管辖地区转移。危险废物在国际间的转移,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巴塞尔公约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2019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14/12号决定对〈巴塞尔公约〉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
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措施一
措施二
措施三
《巴塞尔公约》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有效合作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巴塞尔公约
课外延展--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2017 年 7 月,国务院出台《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改善环境
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坚持疏堵
结合、标本兼治;二是完善堵住洋垃圾进
口的监管制度;三是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
管控;四是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长效机制;
五是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我国采取的措施
我国
措施
意义一
措施一
措施二
措施三
意义二
意义三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课堂活动--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
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综合治理与产业转移的法律法规。
产业政策: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产业引入。
经济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绿色贸易,打击整治汚染物走私。鼓励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发展权环保权,共同治理,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引导公众重视污染物跨境转移问题,自觉 规范行为,参与监督。
活动一:借鉴莱茵河治理的经验,讨论如何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等方面控制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不盲目引进产业,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比如加快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环境技术标准;调整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产 业;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征收环境污染税;提高国内民众的环保意识,増强对污染转移的识别能力;加强国际产业转移中技术转移的力度。
活动二: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怎样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可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课堂活动--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读漫画“嫁祸于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固体废弃物回收 B.可持续发展
C.污染物跨境转移 D.垃圾按需分类
2.漫画中的行为( )
A.减轻了接受地的环境污染
B.增加了输出地的资源损耗
C.增大了输出地的舆论压力
D.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
C
D
课堂检测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储存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之后储水罐又发生多次泄漏,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对核污水处理的关注不断升级。核污水排海后的跨境转移受洋流的影响巨大。下图为福岛及周边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政府作出将核污水排海决定
主要因为( )
A.存储核污水已达排海标准
B.核污水直接排海费用低
C.海水对核污水净化能力强
D.日本的环境标准要求高
B
课堂检测
4.若福岛核污水排海,考虑到洋流影响,开始一段时间内受其影响最大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日本排放核废水这一做法引发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日本核废水大规模排入大海后,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 )
A.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B.海洋鱼类数量和种类增加
C.沿海地区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加剧
D.污染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
D
D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界首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
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C
On-the-spot inspection
课堂检测
7.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料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动力充足 D.协作条件好
8.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
A.实现废物零排放 B.解决实产资源不足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A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