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
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默读、重读等阅读方式,学习对比阅读。
2.利用B-B-A表格梳理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收获。
3.借助韦恩图理解相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通过浏览、默读、重读等阅读方式,学习对比阅读。
教学过程
板块一:浏览,发现文本不同
1.同学们,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西南面,那金黄色的沙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座方锥形的建筑物,他们就是——《金字塔》(板书课题)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老师想先问问,什么叫做浏览?(板书:浏览)
小结:浏览就是粗略地看一遍,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请你快速浏览,看看两篇短文有什么不同。(生浏览,汇报)
3.《金字塔夕照》是散文(板书: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非连续性文本。(出示PPT,了解非连续性文本)
今天的学习注定和其他的课文不一样。
中文名 非连续性文本
别名 间断性文本
形式 图表、图画、索引等
特性 直观、简明、概括性强
优点 容量大、范围广 缩减阅读时间 提高阅读效率
板块二:调查,进行阅读前测
阅读前:
1.在认真读课文之前(指阅读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金字塔有什么了解?预设:三角形,在埃及,非常大,坟墓……
2.小结:同学对金字塔还是有了解的,刚才我们用浏览的方法看了文章,下面我们用默读的方式,(板书:默读)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块三:完成“阅读中”和“韦恩图”
阅读中:
1.在读这两篇文章前,你们只对金字塔有一些大致的了解。默读之后,你又发现了金字塔的哪些信息?
(生交流,板书了解的信息)
预设:胡夫、146米、2600、600万、金色、重量、面积、体积、塔高、尼罗河、10亿……)
2.小结:你们看,这是阅读前,这是阅读中,我们从《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读出了这么多的信息啊,(板书:信息多),既然《金字塔夕照》信息这么少,干脆不要好不好?(生:不好)
3.为什么不好?我们再读文本,前面我们用浏览的方法让我们快速比较不同的文本,而默读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的信息。现在,我再来教你们一个阅读方法——重读。(板书:重读)重读可以让我们深入地走进文本。
板块四:重读,深入走进文本
1.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同学重读《金字塔夕照》,另一组同学重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然后和同桌合作完成一份学习单,一会儿咱们来交流。
【学习单1】
【学习单2】
2.交流《金字塔夕照》学习单
3.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夕阳下的金字塔”,(出示PPT),给你什么感受?(美不美?生板书:美),带着美的感受读一读第一句。这么美的景色,要慢慢读,慢慢看。
4.第三自然段“金字塔的译名”(出示PPT),谁来读一读?特别注意红色字要读准。(指名读)
“金字塔”这个名字怎么就绝妙呢?就像汉字里的“金”字,多么绝妙(生板书:绝妙)
你们知道第一个把它译成金字塔的是谁呢?就是我们广东的康有为(PPT出示),他怎么想到把它译成“金字塔”呢?为什么不翻译成“尖字塔”“石头塔”呢?想知道么?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课后你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5.第四自然段是“我的感受和遐想”,所以啊,散文是最适合抒发作者的情感的文体。
6.交流《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学习单
(1).学生汇报第一、二题。
(2)汇报第三题:题目叫《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为什么还要介绍古埃及呢?(介绍金字塔建造的原因)
(3)那金字塔究竟怎么建造的呢?结合学习单第4题的图表说一说。(生交流)
这是我们猜测的,我们来看看普遍的猜测是什么。(播放视频)
板块五:文本间的转换
1.两篇短文用了不用的方式写了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篇?(生交流)
2.虽然都是写金字塔,但不同的用途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两篇文章还可以转换哦(板书:转换),比如介绍胡夫金字塔部分可变成散文,也可以把金字塔的译名部分变成非连续性文本。
3.其实,介绍金字塔的方式还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说,(出示PPT,你们可以用金字塔的自述的方式来介绍,还可以……)
4.小结:你瞧,这是阅读前的你们,这是阅读中的你们,而现在如此精彩的就是阅读后的你们(板书:省略号)
5.对金字塔感兴趣吗?推荐你们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