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名师推荐】2014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配套课件+同步检测: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金榜名师推荐】2014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配套课件+同步检测:第六单元《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9-28 10:24:56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13·怀化学业考)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的是(  )
A.银杉    B.桃树    C.毛竹    D.杨梅
【解析】选A。本题考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银杉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2014·满洲里期末)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
A.珙桐 B.白鳍豚
C.藏羚羊 D.东北虎
【解题指南】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我国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珍稀动植物种类,衬托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很多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白鳍豚、银杉、珙桐、扬子鳄、金丝猴、藏羚羊等。东北虎不是我国特有的动物。
3.栖息于淡水中,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白鳍豚 B.金丝猴
C.华南虎 D.野鸡
【解析】选A。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长江流域,由于濒临灭绝,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华南虎为陆生动物,也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野鸡为陆生鸟类。
4.我国多数野生生物濒临灭绝的根本原因是(  )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环境污染
C.人类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D.外来物种的入侵
【解析】选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灭绝的根本原因。
5.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图:仔细观察漫画,理解其含义,图中的锯条代表人类的乱砍滥伐,鸟儿驮着幼雏,求合租,说明栖息场所被破坏。
(2)分析作答:联系鸟类生活环境作出回答。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地保护是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实施有效保护的策略,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6.下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D.把动物尽可能地圈养起来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有利于为生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有利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利于为各类生物的生存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动物尽可能地圈养,不利于动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不利于动物的生存。
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因为自然保护区是
(  )
A.天然基因库 B.天然实验室
C.活的自然博物馆 D.以上三者都对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由于自然保护区内限制或禁止捕杀和采集,控制人类的其他干扰活动,使得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免遭破坏,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8.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记:熟练识记任何生物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无限制地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分析作答:对照每一选项,确定哪一项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选A。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生物资源有限,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对于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避免资源枯竭;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对一些珍稀资源要禁止开采,如对扬子鳄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9.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解析】选B。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10.(2013·莱芜学业考)2013年5月27日,我国启动雪豹保护优先行动计划。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般不采用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移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C.建立濒危物种种质资源库
D.引入濒危物种天敌的天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记:熟练记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①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如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③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一般不能引入外来物种,容易引起生物入侵,破坏生态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11.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人们在草原上    ,对森林    ,对动物    等,使大量的森林和草原被毁;另外      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例如,水葫芦、美国白蛾等外来物种已对某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1)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如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对森林乱砍滥伐,对动物乱捕滥杀等,使大量的森林和草原被毁;另外物种的入侵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例如,水葫芦、美国白蛾等外来物种已对某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答案:(1)生物种类 基因 生态系统
(2)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乱捕滥杀 生物入侵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2013·临沂学业考)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陕西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
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A、B、C三项都与朱鹮的灭绝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朱鹮的灭绝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是导致朱鹮灭绝的主要原因。
【易错警示】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才是主要原因,不要误把某一方面的原因当成主要原因。
2.(2014·烟台期末)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当地政府采取了下列哪项措施(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解析】选B。保护和挽救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制定法律和法规。三峡大坝蓄水后,原来生活在蓄水区的生物栖息地完全被淹没了,在这种情形下建立自然保护区显然是不可能的,科学研究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宣传教育和制定法律也不能很实际地解决这一问题。故迁地保护是最好的措施。
3.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知识。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其基因库便会永远消失,不可能再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直接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容易产生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威胁我国生物的多样性;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4.(2012·滨州学业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只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就可以;就地保护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所处的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导致生物无家可归,无法生存,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5.(8分)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在海拔2 000~4 000 m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由于种种原因,据统计现仅存千只。请分析: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熊猫的食性     ,繁殖能力       ,但主要的原因是                  。
(2)由于大熊猫各栖息地之间的森林被破坏,造成它们无法进行远系杂交,长此下去,将导致该物种的     。
(3)为了保护国宝,最有效的办法是     ,其中著名的如                。同时宣传教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人们应当认识到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都是     。
【解析】本题考查大熊猫的特点及保护。
(1)大熊猫只吃竹叶,食性单一,繁殖能力很弱,是导致其种群数量过少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使它们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2)由于大熊猫各栖息地之间的森林被破坏,切断了它们之间的交流,使它们无法远系杂交,产生后代的生活能力下降,长此下去,将导致该物种的退化。
(3)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如著名的四川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等。同时宣传教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人们应当认识到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丰富的天然基因库。
答案:(1)单一 很弱
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2)退化
(3)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
天然基因库
6.(6分)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
(2)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可不可取?为什么??
?  。
(3)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的结果是
?   。
(4)请你提出两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  
?   。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保护。
(1)由题干叙述“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可知,人为的偷猎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破坏野生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了保护藏羚羊而消灭藏羚羊的天敌,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丧失。
(3)把藏羚羊引到动物园圈养起来,将会导致藏羚羊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存能力下降。
(4)保护藏羚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打击偷猎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其栖息地等。
答案:(1)人为的偷猎
(2)不可取。消灭藏羚羊的天敌,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将会导致藏羚羊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存能力下降
(4)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地的环境;②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者
7.(8分)(能力挑战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湿地、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位于我国大别山区的某森林生态系统,曾经林木茂密、鸟兽繁多。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破坏了动物的生活环境,使林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
(1)在上述列举的生态系统中,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牧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并释放出氧气。
(3)生态系统中,鸟类和哺乳动物死亡以后,     和     能将它们的遗体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    ,重新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4)从资料事例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审读材料: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环境改变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解析】(1)在我国具有的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湿地、荒漠、农田、城市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牧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3)在生态系统中,鸟类和哺乳动物死亡以后,细菌和真菌能将它们的遗体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重新被植物吸收和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1)湿地生态系统 (2)生产者 有机物
(3)细菌 真菌 无机盐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科海拾贝】
雪豹
雪豹,猫科大型动物,珍稀濒危物种,在中国也被称为艾叶豹、荷叶豹、草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因终年生活在雪山附近而得名,外形似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猫科动物。直到现在,很多分类学家仍把雪豹和其他几个大型猫科动物归入豹类,但实际上它不同于其他豹类。雪豹敏感、机警、喜欢独行、夜间活动、远离人迹和高海拔的生活特性使其行为特征难以为人所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价检测(四)
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3·宁波中考)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动物中都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青蛙属于爬行类
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
C.鲫鱼与鲸属于鱼类
D.金丝猴与鲸属于哺乳类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图和分析能力。金丝猴、青蛙、鲫鱼和鲸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是脊椎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鲸虽然生活在水中,形态像鱼,但它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它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金丝猴也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易错警示】不要误把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作为分类的依据,分类的依据是动物所处的类群。
2.(2014·苏州期末)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同一类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2)每类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何不同。
【解析】选B。本题依托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考查各类植物的特点。水稻、苹果、松树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贯众、海带和葫芦藓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3.(2014·淄博模拟)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解析】选B。本题考查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蝗虫、蚯蚓、蜈蚣、螳螂、蚂蚁、蜜蜂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壁虎、青蛙、鲫鱼、家兔、鲨鱼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4.(2014·临沂期末)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裸子植物的认识。银杏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所以形成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无果皮包被,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植物类群的典型特征。
【知识拓展】银杏种子的假种皮发达,肉质,如同植物的果实,故通常称其为白果,实际上它不是果实,只有裸露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5.(2013·绍兴中考)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同和差异的程度,根据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观察分类图,首先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先分成了两类:狗和鸽子属于恒温动物,鳄鱼和鲢鱼属于变温动物。然后狗和鸽子根据生殖特点又分成两类:狗进行胎生、哺乳,鸽子进行卵生。鳄鱼和鲢鱼根据呼吸器官又分成两类:鳄鱼用肺呼吸,鲢鱼用鳃呼吸。此分类过程是根据生物的一定特征逐级进行的,本题无法体现采用不同标准,分类结果也不同。
【知识拓展】变温动物与冬眠
变温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冬季气温降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之降低,当温度过低时,变温动物便无法适应环境,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只能寻找合适的场所冬眠,减少能量的消耗;春天气温回升后,它们再开始活动,借此度过寒冷的冬天。
6.蝗虫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这表明了(  )
A.蝗虫属于多种动物类群
B.蝗虫在不同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C.生物的多样性
D.这种分类方法是错误的
【解析】选B。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给蝗虫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它表明了蝗虫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7.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
A.种 B.门 C.属 D.目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分类单位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目。
8.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
A.生活习性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 D.呼吸方式的不同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蚯蚓、蚕、蚂蚁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长颈鹿、丹顶鹤、鳖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9.如果用图示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
选项
1
2
3
4
A




B
细胞
细胞核
DNA
染色体
C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种子植物
蕨类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图:准确判断出图中1、2、3、4四个层次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分析作答:分析比较各选项中的四部分是否符合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解析】选A。选项A中是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与图示相符;选项B中DNA位于染色体上,应该是DNA从属于染色体,这与图示不相符;选项C中蕨类和种子植物在自然界的生物分类中应该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选项D中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也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10.现有A、B、C、D四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属”,D和A不在同一“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
A.A和B B.B和C
C.D和A D.都一样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理清关系:将动物的分类等级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根据题干信息,将它们写在分类单位中。
(2)分析比较:根据它们所处的分类等级单位作出解答。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等级及特征。生物的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反之,则共同特征越多。A和D所处的分类等级最大,共同特征最少;A和B所处的分类等级次之,共同特征相对较多;B和C所处的分类等级最小,共同特征最多。
11.花红柳绿,鸟鸣猿啼,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入侵
C.基因的多样性 D.以上都不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2.(2013·长沙学业考)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的多样性,环境的多样性有利于构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下列对基因的多样性的各种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的多样性实质上是由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的
B.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无关
D.多种生物的基因组成一个基因库
【解析】选B。生物的各种特征都是由其体内的基因决定的,每个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即使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成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4.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湿地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知识拓展】我国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的30处湿地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湿地,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大连斑海豹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广东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湿地,云南大山包湿地,云南碧塔海湿地,云南纳帕海湿地,云南拉什海湿地,青海鄂凌湖湿地,青海扎凌湖湿地,西藏麦地卡湿地,西藏玛旁雍错湿地。
15.(2013·滨州学业考)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油蟠桃,其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油桃和蟠桃性状的不同是因为它们所含的基因不同,人们利用杂交技术使油桃和蟠桃的基因重组,培育出了油蟠桃新品种,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16.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 B.偷猎和过度放牧
C.栖息地的丧失 D.自然条件的恶化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使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17.(2013·黑龙江学业考)黑龙江省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
A.棕头鸥 B.丹顶鹤
C.朱鹮 D.白天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如黑龙江省建立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知识拓展】鸟岛自然保护区
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青海东部的湿地,青海湖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封闭特大微咸水湖,保护区由湖中几个岛屿(海心山、三块石、海西皮岛、沙岛和蛋岛)组成,环湖分布着沼泽地和大片湿地草甸。自然和文化价值都很高,游客可在夏季观鸟。
青海湖和沿湖周围有鸟类162种,其中繁殖鸟类最大的种群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和鸬鹚。该地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的水禽都来此栖息和停歇。
18.褐马鸡分布在我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类对动植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
C.用进废退
D.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生物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类的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滥捕乱杀等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最主要的原因。
19.(2013·兰州学业考)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中,不科学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D.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
【解析】选A。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也可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对濒危动物特殊管理,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人们的保护意识;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容易造成生态灾难,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知识拓展】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最终导致其灭绝,破坏生物多样性;二是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最终破坏生态系统。
2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
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在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则属于将大熊猫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就是为了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
21.(8分)将下列动物与其生活的生态系统用线连在一起。
①丹顶鹤 A.沙漠生态系统
②蝗虫 B.森林生态系统
③骆驼 C.湿地生态系统
④金丝猴 D.草原生态系统
⑤人 E.农田生态系统
⑥藏羚羊 F.河流湖泊生态系统
⑦白鳍豚 G.海洋生态系统
⑧大白鲨 H.城市生态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动物的生存环境。丹顶鹤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蝗虫生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骆驼生活在沙漠生态系统中;金丝猴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人生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藏羚羊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白鳍豚生活在河流湖泊生态系统中;大白鲨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
答案:①-C ②-E ③-A ④-B ⑤-H ⑥-D ⑦-F ⑧-G
22.(10分)暑假,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了如下一些植物,请你协助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解决如下问题:
(1)在植物分类图解的横线上,填写上对应植物的字母。
(2)水绵、葫芦藓、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     繁殖后代。
(3)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填字母)。
(4)B类植物的花因为没有    ,不能形成果皮。因此,我们把这类种子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叫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归纳:认真观察图片,联想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分析作答:根据各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对照分类图解进行归类。
【解析】(1)根据是否产生种子把植物分成无种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无种子植物又根据根、茎、叶的分化情况分成三类:无茎、叶、根分化的藻类植物,有茎、叶分化,无根的苔藓植物和有根、茎、叶分化的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依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又依据种子子叶数目,分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类。
(2)水绵、葫芦藓、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3)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B类植物的花因为没有子房壁,不能形成果皮。因此,我们把这类种子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答案:(1)F C A B E D (2)孢子
(3)C (4)子房壁 裸子植物
23.(8分)以下是对图中所示动物进行的分类,请分析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A、B、C、D、E、F、G所代表的动物名称:
A    、B    、C    、D     、
E    、F    、G    。
(2)请将以上动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用字母排序)。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
(1)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蜜蜂属于节肢动物、C鱼属于鱼类、D蛙属于两栖类、E蜥蜴属于爬行类、F鸟属于鸟类、G猫属于哺乳类。
(2)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它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A、B、C、D、E、F、G。
答案:(1)蚯蚓 蜜蜂 鱼 蛙 蜥蜴 鸟 猫
(2)A、B、C、D、E、F、G
【互动探究】
(1)上题的动物中,恒温动物有哪些?变温动物有哪些?
提示:鸟和猫属于恒温动物;蜥蜴、蚯蚓、蜜蜂、蛙和鱼都属于变温动物。
(2)上题中的动物呼吸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包括哪些动物?
提示:有四种;蚯蚓用体壁呼吸;蜜蜂用气管呼吸;鱼用鳃呼吸;蜥蜴、蛙、鸟和猫都用肺呼吸,蛙的皮肤及鸟的气囊都能辅助呼吸。
24.(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收集了下列几种常见的动物,欲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蚯蚓、蜜蜂划分为一类,蟾蜍、蜂鸟、猫划分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2)猫在生殖发育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
(3)蟾蜍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进行       发育,有此发育特点的还有图中的    。
(4)蜂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观察比较:认真观察图片,从体内是否有脊柱、生殖和发育方式及呼吸特点方面加以比较。
(2)分析作答: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结合题干要求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种类、形态与分类等知识。
(1)该同学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2)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3)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变态发育。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4)鸟类适应于飞翔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呼吸系统非常特化,表现在具有非常发达的气囊和肺、气管相连通,气囊的存在使其具有双重呼吸的功能。
答案:(1)体内有无脊柱 (2)胎生、哺乳
(3)变态 蜜蜂 (4)气囊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法布尔等西方学者把螳螂称为“祈祷者”。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
材料二:白鳍豚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2006年,曾对长江白鳍豚进行一次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鳍豚。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悲痛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鳍豚。
(1)螳螂的运动靠      ,它的体表覆盖着的坚韧外壳是     ,它的作用是                          。
(2)和鲨鱼不同,白鳍豚虽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      动物;和螳螂不同,鲨鱼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      动物。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是飞行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它们的生存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保护好它们的             ,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审读材料:认真阅读材料,了解螳螂的生活习性,认识白鳍豚的生存状况。
(2)分析总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昆虫、哺乳动物的特征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螳螂属于昆虫,有3对足和2对翅,故其运动靠足和翅完成;它的体表有外骨骼,能够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
(2)鲨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螳螂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鲨鱼和白鳍豚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3)由于人类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等活动的影响,使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些种类已经灭绝,有些种类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生存环境),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答案:(1)足和翅 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哺乳 脊椎
(3)栖息地(生存环境)
26.(10分)(2013·临沂学业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河湿地位于临沂城南,属于沂河水域的一部分,是临沂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政府十分重视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目前,湿地内水质清澈,水草丰富,水岸两侧芦苇、香蒲等长势旺盛,水中鱼虾成群,引来大量野鸭、白鹭等喜食鱼虾的鸟类在此捕食栖息。
材料二 云南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面积1 000多公顷,以前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是许多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后因水质污染,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水葫芦,原产南美洲,20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大部分省市河流、湖泊和池塘中。上海崇明岛也已成为水葫芦重灾区,不仅鱼类、贝类大量死亡,岛上的鸟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锐减。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的一条食物链: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在材料一中并没有呈现的成分是       。
(2)材料二显示,云南滇池和上海崇明岛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水葫芦的疯长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的原因是  。
(3)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直接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请你结合实际,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出三点建议:     ;
                         ;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通过材料一可知,食物链是植物→鱼→野鸭、水草→鱼→白鹭、植物→虾→鱼→野鸭等;在材料一中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未被提及的生物成分是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2)云南滇池为了净化污水,从国外引进了叫做“水葫芦”的植物,由于这种植物迅速疯长,很快就覆盖了整个滇池,致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表明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因此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应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加强对入境生物的检疫;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答案:(1)植物→鱼→野鸭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
(2)水葫芦疯长 使得其他水生生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
(3)植树造林 建立自然保护区 减少环境污染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练真题·素能提升
1.(2013·玉林学业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气温适宜,水中的绿色植物大量繁殖,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这类植物主要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解析】选A。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
2.(2012·莱芜学业考)银杏和花生分别是莱芜市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两类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根、茎、叶是否发达     B.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C.是否用种子繁殖 D.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选B。本题考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3.(2012·潍坊学业考)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  )
A.形态较小,利于解剖、观察
B.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
C.形态和结构相对固定
D.容易被采集,便于比较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分类依据的认识。生物分类时,要仔细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找出不同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每一种绿色植物来说,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是相对固定的,并且出现得比较晚,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受外界影响比较小,所以经常作为绿色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4.(2013·黑龙江学业考)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日本
【解析】选A。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8目,11科,41属,约240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
5.(2013·泉州学业考)蝙蝠能飞行,体表无羽毛,胎生、哺乳。下列动物与蝙蝠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河马 B.海马 C.蜜蜂 D.蜂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及亲缘关系。根据题干信息胎生、哺乳可知,蝙蝠为哺乳动物。四个选项中只有河马为哺乳动物,海马为鱼类,蜜蜂为节肢动物,蜂鸟为鸟类。
【易错警示】不要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来判断亲缘关系的远近,形态相近不一定亲缘关系近。
【变式训练】(2012·青岛学业考)下列动物中,与蛇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蜥蜴 B.蛭 C.鳝鱼 D.大鲵
【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蛭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门。蜥蜴与蛇同属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纲。鳝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纲,大鲵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纲。
6.(2012·黄石学业考)马与下列哪种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
A.虎 B.驴 C.家鸽 D.青蛙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马和驴同属于马科,故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
7.(2012·泰安学业考)在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所含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种 B.科 C.门 D.纲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知识。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七个不同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即最小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即相似程度是最高的。
8.(2013·泉州学业考)我们所说的“大豆”,属于以下分类单位中的(  )
A.界 B.门 C.纲 D.种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豆只指一种生物,属于种,是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如动物界和植物界等;门是仅次于界的第二大分类单位,如种子植物门。
9.(2013·玉林学业考)近期,北京国检局截获来自德国邮寄入境的100多只活蟑螂和501只活蜘蛛,避免了它们入境形成生物入侵等危害。蟑螂和蜘蛛在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  )
A.界 B.门 C.纲 D.目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蜘蛛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可见蟑螂和蜘蛛在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门。
10.(2012·南京学业考)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6 000多种,药用植物1 100多种,牧草4 000多种,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高等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1.(2012·湘潭学业考)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湘潭迅速蔓延,对市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关于这一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
B.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
C.这是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D.引入新生物资源,可大力推广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审题:确定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
(2)分析:先分析外来物种的危害,然后比较各选项作答。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入侵现象及其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外来物种,它在湘潭迅速蔓延属于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由于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又缺少天敌,迅速繁殖,争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空气、养料等,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在引入新生物资源时,一定要慎重,先考察、论证后再引入。
12.(2013·聊城学业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减少农药的使用
B.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C.利用无性繁殖技术,保护濒危动植物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解析】选D。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互动探究】
(1)A项中提到的退耕还林,减少农药使用,有什么意义?
提示:退耕还林,能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大气湿度,为生物提供适合生存的家园;减少农药使用,可减轻环境污染。
(2)B项中的围湖造田有哪些危害?
提示:围湖造田,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会使许多水生生物死亡,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减小湖泊面积,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灾害。
13.(2012·青岛学业考)下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在生物分类上,上述五种动物所属最大共同单位是      。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组,则具体的分组情况应该是       。(填字母)
(3)B属于鱼类,是因为B具有两个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    和    。
(4)动物发育方式多种多样。比较C和D的发育过程,写出其发育方面的共同特点:       。
(5)A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6)E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E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       将从地球上消失。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图:准确判断出A、B、C、D、E五类生物的名称和所属类别。
(2)链接:与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殖特点相链接,点对点分析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五种生物所属的最大单位是界。
(2)按照生殖方式,动物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E大熊猫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其余四种都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所以归为卵生动物。
(3)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是运动器官鳍和呼吸器官鳃。
(4)变态发育是指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如C青蛙的发育是:受精卵→蝌蚪→青蛙;D蝴蝶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
(5)A家鸽体内有气囊,呼吸的器官是肺,气囊能暂时储存空气,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6)每种生物都是该物种的基因库,里面包含该物种的所有遗传信息。如果该物种灭绝,则该物种的基因库就消失了。
答案:(1)界 (2)ABCD和E (3)鳃 鳍
(4)变态发育 (5)气囊 (6)基因(库)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