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
2.运用想象的方法,丰富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话搭石
师: 同学们,请细细地看,“哗啦啦、哗啦啦”,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着,它流过了田野,流过了果园,来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6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
问题1: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问题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呢
生:脱鞋挽裤
问题3:什么叫脱鞋挽裤
人们出工必须——,收工必须——,赶集必须——,访友也必须——。
问题4: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觉得怎么样 (麻烦、辛苦、不方便)所以引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齐读)板书(话搭石)
师:作者在文中写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自主寻美,深入体会,品搭石。
师:这道风景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寻觅,去发现,同学们,你都找到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摆搭石 一行人走搭石 面对面走搭石 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第一道风景 摆搭石
过渡:就让我们走进摆搭石的画面,说说它的美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板书(摆搭石)
问题1:多好的老人呀,当他急着赶路,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呢 又是怎么做
问题2:你觉得他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 板书(勤劳奉献)
小结:对呀!就是乡亲们这种无私、善良的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再读句子师引读:当大爷早上去上工,经过搭石时,只要……当大爷傍晚下工回家经过搭石时,只要……(师生合作读)
第二道风景 一行人走搭石
过渡:孩子们,摆搭石的画面让我们难忘,一行人走搭石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板书(走搭石)
问题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抓住“协调有序”谈体会。师生合作读走搭石的句子,体会协调有序。
师读“前面的”,生接“抬起脚来”,师读“后面的”,生接“紧跟上去”,连续读三遍,师小结: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落水,该是有人在指挥吧 (生齐说没有)
师总结:没有人指挥,这么默契,这么有序,没有人落水,这样的动作,就是协调有序。可以看出,人们之间的——和谐美
问题2:听,他们在协调有序地走着,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这踏踏的声音就像——轻快的音乐。
问题3:你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画面的美。
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谈体会。(出示画面)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结:就是这样和谐的美、画卷般的美,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第三道风景 面对面过搭石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令人陶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句子)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问题1:这段话中你读出乡亲们什么样的美 板书(谦让)
问题2:你出句子中的那些词语体会出谦让的美
小结:正是乡亲们这种互相谦让的美,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再读句子体会乡亲们谦让的美。板书(谦让)
第四道风景 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过渡: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问题1:从“伏下身子”你看出年轻人有什么样的美
问题2:假如你就是年轻人你背老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不需要,为什么 这是理所应当的
问题3:理所当然 你怎么理解的呢
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抓住“伏下身子,理所当然”,体会人们敬老的美德。
理解伏下身子时,让学生到讲台前做一下动作,体会年轻人敬老的美德。采访年轻人:采访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道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进而理解理所当然。
问题4: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伏下身子”,一个简简单单的“理所当然”,让你体会出了乡亲什么样的美 板书(尊老)
问题5: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事呢
老人摆搭石,理所当然
人们过搭石时互相谦让,理所当然
师: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事情呢 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
生: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
小结:这一代又一代的理所当然,我们可以看出,这已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这更是家乡的——(生齐说)一道风景。再读句子体会乡亲们心目中的理所当然
(三) 用心表达,赞搭石
过渡:1.这一块块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迎接着过往的乡亲。这搭石,不正是这群可爱乡亲们的写照吗
出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这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朗读第五自然段,
问题1:你读懂了什么
从人们走搭石可以看出乡亲们具有善良美、和谐美、谦让美、尊老美。
过渡:难道作者仅仅在写搭石吗,其实他是借搭石搭石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啊!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
小结:让我们用最美的音、最深的情来颂扬乡亲们这种伟大的人性美吧!
师:是啊,孩子们乡亲们这种淳朴善良的美,不仅感动着搭石,也感动着你,感动着我。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美呢
生:美是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
生:美是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生:美是献给老师的一杯热茶
生:美是和同学闹矛盾后彼此握手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
师: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
(四)深情总结,点主题
师: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一块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赞搭石)
(五)完成学习任务单: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一道风景
第二道风景
第三道风景
第四道风景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 。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 。
(六)借助课后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浏览课后习题第2题,交流讨论。
(七)拓展阅读,进一步夯实方法
1.自由阅读《草根志愿者》。
2.说说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文章中体会到哪些美好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5.搭石
话搭石
摆搭石 勤劳奉献
走搭石 谦让尊老
赞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