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呈现
知识梳理
巩固训练
《孟子》三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词义理解
1.一词多义
利
①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 锐利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 同 “叛” ,意思为: 背叛
有利条件
锐利
畔
“叛”
背叛
3.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
古义: 护城河 今义:池塘
(2)委.而去之
古义: 放弃 今义:委托
(3)亲.戚.畔之
古义: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和自己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人
护城河
放弃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限制
巩固
二、句子翻译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
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文意理解
1.问答题
(1)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
“战必胜”需“得道”,“得道”即“施行仁政”。理由:得道者多助。
(2)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原文回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必胜”需“得道”,“得道”即“施行仁政”。理由:得道者多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几个相关的事例。
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2.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先提出论点,再以一攻一守两个概括性战例为论据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深化主题。
B.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说明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C.孟子以战争为例推导出治国之道,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以便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克敌制胜的战术。
D.在阐述“得道者多助”时,作者先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言气势,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
解析:C.是以便向诸侯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用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分析透彻合理,这反映出我国古代贤哲的智慧。
B.文中以进攻方的失利证明“天时不如地利”,以防守方的失利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C.“得道者多助”中,“道”指的是君主应有用人治国之道,善于听取谏言依律治国。
D.文中连用四个双重否定句排比铺陈,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渲染了气势。
C
解析:C.“道”在此指的是“施行仁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见八年级上册教材P136)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七里之郭. ( 外城 ) (2)委而去.之( 离开 )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限制 ) (4)天下顺.之 ( 归顺,服从 )
外城
离开
限制
归顺,服从
四、对比阅读
第一篇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分)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分)
(2) 苟无民,何以有君?(2分)
假如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2分)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分)
假如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2分)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的内容填空。(4分)
【甲】【乙】两篇选文都阐释了① 以民为本 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不同,【甲】文大量使用② 排比 、③ 对偶 句,语言气势磅礴;【乙】文则大量运用④ 问(答“反问”亦可。) 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参考译文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卑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所以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以民为本
排比
对偶
问(答“反问”亦可。)
第二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见八年级上册教材P136)
【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②皆白首③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节选自《艺文类聚》,有删改)
【注释】①阿:地名,即今山西阿县。②共载:同车。③白首:老年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
A.遣.使追/康肃笑而遣.之 B.以少.者决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库无兵./兵.甲已足 D.以私.兵战/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解析:A.派遣/打发;B.年轻/缺少;C.兵器;D.自己的,个人的/偏爱。(3分)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子 奇 至 阿 熔 库 兵 以 作 耕 器 出 仓 廪 以 济 贫 穷 阿 县 大 治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3分)
C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3分)
(1)【乙】文中哪一句话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1分)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1分)
(2)“阿县大治”是因为子奇采取了哪些得力的措施?(2分)
把兵库里的武器锻造成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民。(2分)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1分)
把兵库里的武器锻造成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民。
(2分)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王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王问:“你怎么知道的呢?”回答说:“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以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