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七部 傅雷家书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七部 傅雷家书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8 17: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课标透视
第七部 
傅雷家书★★★★
知识积累
巩固训练
知识积累
一、内容简介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批评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96封书信。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不限于此,他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傅雷家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它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二、故事情节导图
三、经典情节与人物形象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情节
傅雷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 一、傅雷的爱子情深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情节
傅雷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 二、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三、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四、傅雷爱子心切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情节
傅雷夫人 (朱梅馥)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情节
傅聪 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一、儿子的苦恼
傅聪会把自己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苦恼向父母一一倾诉,包括对艺术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父母也一一在信中回复。
二、儿子的成就
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罗马尼亚举行。经国内选拔,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联欢节”的钢琴比赛,获得三等奖。
1955年3月,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4名选手齐聚波兰首都。傅聪是唯一的中国选手,也是音乐资历最为薄弱的一位选手,经三轮比赛,他以与前两名相近的分数获得第三名,并获“玛祖卡”(Mazurka)演奏优秀奖。
傅敏 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编辑整理傅雷家书。
四、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1.《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体文集,是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的教导。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
2.语言朴实真挚。信中字里行间无不凝聚着傅雷对儿子的拳拳之心,真挚感人,朴实之中蕴含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   《傅雷家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但在疼爱的同时,也有傅雷对儿子进行的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全方位的教育。在给儿子的信中,傅雷勉励、鼓励儿子不要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要骄傲,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巩固训练
(一)
校学生会学习部组织“青春·读书”专题研讨会,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以下题目。
1.下面是某位同学读《傅雷家书》所作的要点概括,哪一项与傅雷对儿子的要求不一致?请结合你的阅读,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与人交往要追求自然率性,拘于礼节则会关系疏离。
B.身处国外要常思国家荣辱,忘记人民则会辜负深情。
C.学习艺术要力求精益求精,骄傲自满则会止步不前。
 A。傅雷要求儿子与人相处不能率性而为,要礼数周到,礼仪得体。 
A。傅雷要求儿子与人相处不能率性而为,要礼数周到,礼仪得体。 
2.网上有这样的议论:《傅雷家书》写的都是傅雷教育儿子的内容,适合父母看,不适合中学生阅读。请你根据阅读本书的体验,选择一个角度,对网民的观点进行反驳。
 示例一:本书内容丰富,书信中有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中学生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 
 示例二:傅雷对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的谆谆教诲,都值得中学生用心体会学习。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中学生能从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适合中学生阅读。 
 示例一:本书内容丰富,书信中有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中学生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 
 示例二:傅雷对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的谆谆教诲,都值得中学生用心体会学习。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中学生能从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适合中学生阅读。 
3.下列对这本书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A.文中的“你”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名英语特级教师。
B.文中“我”教导孩子无论在人事、生活、技术还是学习上遇到困境都要坚强,不气馁。
C.文中“我”的伟大之处在于,借助孩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方面的建议,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D.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解析:由“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可知,文中的“你”最终是成为了钢琴家,并非“英语特级教师”。
A
(二)
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工作,学校将开展相关活动,诚邀你参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请结合以下两部名著的选段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甲】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乙】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细致地说服人,从不动火,从不强迫命令。这是真正的好榜样。而且存了这种心思,你也不会再烦恼;而会把斗争当作日常工作一样了。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
1.选段【甲】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
2.选段【甲】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诵读”?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说故事的结局。
 “我”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让“我”先背书,背完书才可以去看五猖会;“我”背完后对去看五猖会情绪没有原来高涨了。 
3.选段【乙】选自《傅雷家书》,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一谈傅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的时候要有耐性,千万不要急躁。在这封信中,傅雷循循善诱,充满关爱与鼓励,告诉儿子“吃苦碰钉子”时的做法,要向优秀党员学习,这样的教育方法容易让儿子接受。 
朝花夕拾
 “我”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让“我”先背书,背完书才可以去看五猖会;“我”背完后对去看五猖会情绪没有原来高涨了。 
 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的时候要有耐性,千万不要急躁。在这封信中,傅雷循循善诱,充满关爱与鼓励,告诉儿子“吃苦碰钉子”时的做法,要向优秀党员学习,这样的教育方法容易让儿子接受。 
(三)
【甲】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 ,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做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做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不是说你应当时时刻刻
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说你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走每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其事!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你用在理解乐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应用到一切方面,特别是用在个人的感情方面。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的了。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减少;一切要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么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
【乙】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勾连名著 《五猖会》(节选)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选段【甲】中 “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作者结合自己对艺术的感受表达了对儿子的珍爱。 
2.请根据这两个选段概括出不同的父亲形象。
 从选段【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子情切,为儿子思虑周全的,对儿子有着无私的爱的父亲。从选段【乙】中可以看出一个守旧,对孩子教育严格,但实际不太懂儿童心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的父亲。 
比喻。作者结合自己对艺术的感受表达了对儿子的珍爱。 
 从选段【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子情切,为儿子思虑周全的,对儿子有着无私的爱的父亲。从选段【乙】中可以看出一个守旧,对孩子教育严格,但实际不太懂儿童心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的父亲。 
3.在选段【甲】中,傅雷对儿子提出了什么要求?选段【乙】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喜欢吗?为什么?
 傅雷提醒儿子不要为感情所累,而应专注于艺术,为祖国争光。 
 我不喜欢选段【乙】中父亲的教育方式,因为父亲在关键时刻布置学习任务,违背学习的规律,会让人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很不好的感受。 
傅雷提醒儿子不要为感情所累,而应专注于艺术,为祖国争光。 
 我不喜欢选段【乙】中父亲的教育方式,因为父亲在关键时刻布置学习任务,违背学习的规律,会让人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很不好的感受。 
(四)
【甲】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好多话,妈妈已说了,我不想再重复。但我还得强调一点,就是: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这个奋斗中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不能只考虑需要出台的一切理由,而要多考虑不宜于多出台的一切理由。其次,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他们的一千零一个劝你出台的理由,
无非是趁艺术家走红的时期多赚几文,哪里是为真正的艺术着想!一个月七八次乃至八九次音乐会实在太多了,大大的太多了!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你的节目存底很快要告罄的;细水长流才是办法。若是在如此繁忙的出台以外,同时补充新节目,则人非钢铁,不消数月,会整个身体垮下来的。没有了青山,哪还有柴烧?何况身心过于劳累就会影响到心情,影响到对艺术的感受。这许多道理想你并非不知道,为什么不挣扎起来,跟经理人商量——必要时还得坚持——减少一半乃至一半以上的音乐会呢?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了身体,为了精神,为了艺术,为了国家的荣誉,你都不能不大大减少你的演出。为这件事,我从接信以来未能安睡,往往为此一夜数惊!
【乙】未接来信之前,我们的心情是沉痛的,痛苦的,你的变化太突兀了,令人无法捉摸。我们做父母的只觉得惭愧,没有给你什么好的感受,我们除了一片热忱的爱子之心之外,但愿你自觉的醒悟过来。一个人身在国外,对祖国的怀念是深切的,不论做人方面、事业方面,处处要保持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谦虚和大方。
1.请简要概括选段【甲】的主要内容。选段【乙】是谁写给谁的信?从中可以看出写信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选段【甲】是傅雷让儿子减少音乐会商业表演,不要影响自己的艺术生命与艺术感受力。选段【乙】是作为母亲的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温厚善良、爱子情深、爱国的性格特点。 
2.“为这件事,我从接信以来未能安睡,往往为此一夜数惊”中“这件事”指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傅雷怎样的形象?
 “这件事”指的是傅雷担心儿子频繁登台导致表演不理想,从而影响国家的荣誉。从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关心儿子,并且热爱祖国,国家荣誉感较强的人。 
 选段【甲】是傅雷让儿子减少音乐会商业表演,不要影响自己的艺术生命与艺术感受力。选段【乙】是作为母亲的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温厚善良、爱子情深、爱国的性格特点。 
 “这件事”指的是傅雷担心儿子频繁登台导致表演不理想,从而影响国家的荣誉。从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关心儿子,并且热爱祖国,国家荣誉感较强的人。 
3.“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傅雷写给儿子的这句话的看法。
 傅雷认为既然儿子热爱艺术并且将之看得比生命还重,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艺术中,一切以艺术为先,而不应该受到外在金钱、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对自己喜爱的事业,专心致志付诸尽可能多的努力,并且不被外物所扰乱,才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傅雷认为既然儿子热爱艺术并且将之看得比生命还重,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艺术中,一切以艺术为先,而不应该受到外在金钱、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对自己喜爱的事业,专心致志付诸尽可能多的努力,并且不被外物所扰乱,才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五)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需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所谓sentimental(滥情,伤感),我觉得就是指这种庸俗的感情。
一切伟大的艺求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
1.请联系全文,说说“共鸣”的含义。
 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的相同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2.本文是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耐人寻味,深切感人。和一般的讲道理的文章相比,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3.读了本文,你觉得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对亲人无私的热爱。 
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的相同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对亲人无私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