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建学校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课 型 新 授 课题 10 *幸福是什么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张淑平 授课班级 四年级甲班 授课时间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三、合作探究
1、 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是什么?
2、 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3、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4、 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5、 反复读:“ 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体会其中的含义。6、 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话。
四、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五、分析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七、布置作业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自己思考;2.小组讨论;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七、总结深化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八、作业一、我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
幸( ) 戴( ) 复( )
辛( ) 带( ) 腹( )
逢( ) 娘( ) 捧( )
缝( ) 狼( ) 棒( )
二、我能从下面词语中找出近义词
宽阔 突然 惊奇 宽广 忽然 诧异
假如 晌午 如果 中午 相识 认识
( )──( ) ( )──( ) ( )──( )
( )──( ) ( )──( ) ( )──( )
三、在花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泡沫 一( )好事 一( )孩子
一( )老泉 一( )石板 一( )小井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