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月迹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月迹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9 13: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月 迹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作者介绍
贾平凹(wā),男,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晚唱》《商州散记》等。
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学习目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寻月的过程。
1、
把握寻月的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变化,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踪迹 累累 繁星 面面相觑
倏忽 袅袅 嫦娥 嫉妒 瓷花盆
生字认读
踪迹 累累 繁星 面面相觑
倏忽 袅袅 嫦娥 嫉妒
léi
chánɡ é
jí dù
niǎo
踪迹 累累 繁星 面面相觑 袅袅 嫦娥 嫉妒 瓷花盆
会认字
léi
chánɡ é

jí dù
niǎo
踪迹:
累累:
面面相觑:
袅袅:
倏忽: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
形容积累很多。
形容人们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指很快地;忽然。
词语解释
近义词
反义词
踪迹---
踪影
累累---
重重
倏忽---
忽然
累累---
稀少
倏忽---
缓慢
嫉妒---
欣赏
第一段:(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段:(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段:(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段落划分
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院中望月”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
孩子们终于盼来月亮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后来月亮又匆匆地走了,那时孩子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子的?
高兴——失望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
请同学们想想这个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
孩子们在院子里看到了月光,看到了天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看到了院子里粗粗的桂树,那时那刻,孩子们有什么感觉?
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课后作业
搜集两句关于写月亮的诗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