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吉安县城北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江西省吉安县城北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8 16: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北中学中考模拟预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图1是距今约7000年的某遗址中出土的稻谷,据此可推断出该遗址位于( )
A.云南省元谋具B.陕西西安半坡村C.北京市周口店D.浙江余姚河姆渡
2.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学说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及思想。下列人物与思想匹配正确的是( )
A.老子一以法治国B.孔子—“仁者爱人”
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兼爱”“非攻”
3.汉文帝先后两次“除田租税之半”,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这些做法( )
A.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重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C.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造成了富豪势力的膨胀
4.“周瑜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并巧妙地利用天气和曹操多疑的性格,备齐了十万支箭,立下奇功。”与材料描述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5.图2所示人物的共同作用是( )
A.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B.拓展了国家疆域
C.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D.维护了国家统一
6.按图3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
7.《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犬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说明元朝( )
A.疆域十分辽阔B.驿站分布较为广泛
C.海外贸易繁荣D.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8.图4所示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创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
A.地方权力的增强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明清社会经济兴盛D.君主专制的强化
9.下面是“戊戌变法”知识结构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阅读图5,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D.七七事变
11.下列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给图6拟定的标题,合适的是( )
A.敌后战场的积极抗战B.解放战争胜利
C.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战D.全民族的抗战
12.图7是1914~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纱锭(纱厂用以计算生产的数量)产量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爆发,冲击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D.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
13.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
1949年增长26.9%。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激发农民参加合作社热情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4.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坚持( )
A.独立自主B.各国共同繁荣C.“求同存异”D.不结盟的主张
15.图8所示法律的颁布( )
A.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B.适应了雅典城邦统治需要
C.使法律高于独裁者的意志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6.“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古代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的建立D.明治维新
17.假如你是一名船员,你所在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那么,你所在船队的领航者可能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18.《帝国主义论》写道:“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 )
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C.萨拉热窝事件D.德军突袭波兰
19.1942年,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宜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该同盟( )
A.致力于战胜法西斯的侵略B.维护了全球的贸易环境
C.着力于处理战后遗留问题D.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分歧
20.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在共同市场内,货物、服务和劳动力自由流通的障碍逐步得到消除,采用了共同的关税,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有决策权的机构,以及一个拥有咨询权的欧洲议会。这些措施( )
A.导致西欧受到美国的遏制B.使西欧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
C.推动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D.标忐着西欧国家开始进行合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1)请补全笔记一内容。(2分)
(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6分)
陈胜、吴广起义,《伤寒杂病论》,张骞通西城,黄巢起义,科学家祖冲之,李自成起义,戚继光抗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郑和下西洋,黄巾起义,郑成功收复台湾,《天工开物》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外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
(1)请从图9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突出贡献或主要事迹。(4分)
(2)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的变化,(2分)并分析其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
材料二 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前提。(2分)
材料三 1931~1932年美国经济指标(部分)(以1925年为100)
——摘编自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政府解决这些经济问题的对策。(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发展的认识。(2分)
24.(14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自强求富梦】
材料一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日取驳(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早灾之时,该局承运眼粮,源源接济,敕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裨。"
—摘编自未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2分)
【民主共和梦】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摘编自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4分)
【社会主义梦】
材料四 1952年和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4)根据材料四,指出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历史感悟。(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