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9 18: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体会小说细致入微的刻画。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品读家人与于勒“意外相逢”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构思的精巧以及令人心酸的家庭境遇。
2、品读与于勒相遇后“夫妻对话”的细节,让学生感受那个社会的人情冷暖以及人性中的冷漠一面;
3、品读若瑟夫心底默念“我的亲叔叔”这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人间动人的亲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萨克斯演奏曲《回家》。
二、介绍作家作品。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美国欧·亨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2、莫泊桑作品主要特点是: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世态人情惟妙惟肖。
三、赏析精巧构思
(一)、关于选材角度
1、请学生一句话概括于勒的经历。
2、出示背景视频及解说词。师补充:这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欧洲人发现了美洲,纷纷漂洋过海奔赴美洲,他们或者是逃难,或者是淘金。课文中的于勒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但莫泊桑并没有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于勒远赴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这个更容易让人关注的大背景上,而是集中写菲利普这个小家庭的苦和乐。——这就是这种大背景下的小角度选材手法。
(二)、关于“出人意料”
1、学生活动。
△讨论:在菲利普一家的苦乐故事中,家人苦苦期盼的是什么?(叔叔发财回家)
△品读:找出最能表现菲利普全家期盼于勒的细节,并说说你的理解。
(①栈桥休闲;②码头幻觉。③计划置房。④岛上旅行。⑤请吃牡蛎)
2、师生互动:一家人在哲尔赛岛旅行船上,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于勒,高兴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4、教师解说:作者安排于勒在最不应该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不应该的地点、以最不应该的方式狼狈地出场!一下把全家人丢到冰窟里,作品也瞬间产生欲哭无泪的效果!——这“出人意料”的结局,正是本文构思的精彩之处!
四、品味生动语言,品析人物性格
(一)菲利普夫妇
1、学生活动。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第34段——38段),看谁读得准确而恰当。
2、教师点拨、指导。品读父亲的慌张、母亲的不耐烦、暴怒。
3、教师小结:对话让人如此心碎!
(二)“我”(若瑟夫)
1、品读“这是我的叔叔,……我的亲叔叔”这句话。
2、教师小结:称呼让人如此心动!
五、分析文章主题
学生讨论:你憎恶菲利普夫妇吗?为什么?
板书:
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 构思别具匠心
对话让人如此心碎! —— 描写生动细致
称呼让人如此心动! —— 世态人情惟妙惟肖
【精彩部分回放】
“关于‘出人意料’”部分教学实录:
师:请找出最能表现菲利普全家期盼于勒的细节。
生1: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永不变更,说明他们永远在期盼。这句话中的“唉”有何言外之意?
生2:“唉”字表达了一种担忧。担忧他们的苦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生3:“唉”字表达了一种埋怨,埋怨于勒为什么还不回来。
生4:“唉”字是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
师:是啊,盼了十年了,于勒还没有回来,所以只好“唉——”。请把“唉”字理解性地读一下。(生品味着读)
师:还有吗?
生5:“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师:他们把于勒的这封信简直当作了他们家的一种荣誉。
生6: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师:大家关注“简直好象”四个字,他们到底看到于勒叔叔吗?
生(众):没有。
生7:是一种幻觉。
师:是啊,想念一个人想到出现幻觉,可见他们的期盼之切啊!还有吗?
生8:“对于叔叔回家这件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叔叔还没有回来,他们就想他的钱做别墅,说明他们日日在盼。
师:大家关注这句话中的“上千种计划”,请大家计算一下,十年多少天?
生(齐):3650天。
师:那么他们家几天一个计划?
生(杂):大约三天多就一个计划。
师:是啊。十年中,平均三天多就一个计划,足见全家的期盼之切啊。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告诉我,菲利普全家喜欢吃牡蛎吗?
生9:不见得喜欢吃牡蛎。
师:那他们为什么要那么郑重去吃牡蛎呢?
生10:他们喜欢的是那一种吃法。
生11:他们是喜欢有钱人的那种姿态,想显示自己的富贵。
师:文中有一句话,“父亲”说“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老师觉得一家人没必要搞得那么客气,这句话中的“我请你们”可不可以删掉?
生12:不可以删掉。这是父亲在模仿绅士,借机表现绅士风度。
师:家里又没什么钱,还表现什么呢?没必要吧?
生13:但是他们认为他们自己马上就有钱了,所以就装出一种富贵人的姿态。
师:说得非常好。是啊,他们这么绅士,其实都是因为有一个想像中的有钱的叔叔等在那里。
这所有的细节,足以说明全家对于勒真是翘着以盼,真是望眼欲穿!客观地说,有希望才有
盼头!有盼头,再苦也是美好的!
师:但是有一件事,一件让全家真正苦涩而心酸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是一件什么事?
生14:哲尔赛岛旅游时,他们遇上了日夜思念的于勒,可是这时的于勒却一贫如洗!
师:是啊,十年苦等,十年期盼,盼来的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近乎乞丐的叔叔!这意外而痛楚的相逢,把菲利普一家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期盼击得粉碎!这怎么不让人失望至极,令人心酸之至啊!(屏显: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师:故事中菲利普一家与于勒的这次意外相逢,可以说是既在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这“出人意料” 的构思,正是本文的精彩之处,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教后说教】
《我的叔叔于勒》有太多的教学价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是如何选取其核心教学价值呢?我遵循两个宗旨:一是为学生而教——教到学生的需求上,教到学生的心坎上。因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很直白,不是学生最想要的,我简单处理。二是因教材而教——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提高,思维有发展。“精巧的构思”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细致的描写将扭曲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扭曲的人性将法国社会揭露得淋漓尽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因此我将此“亮点和特点”作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对这些教学内容,我运用“三个问题”一线串珠来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让人心酸的事情”。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让菲利普一家心酸的不是贫穷,不是于勒的占用,甚至不是漫长的等待。虽然等待的过程是痛苦的,但还不是最令人心酸的。真正令人心酸的是什么呢?是那一次哲尔赛岛的旅行中,他们意外地遇见了思念已久的于勒,但这时的于勒却一贫如洗。就是这次巧遇,粉碎了菲利普一家所有的梦想。处理好这个问题,学生能在菲利普一家漫长的等待中,理解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当时法国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特点。同时掌握小说巧妙的构思法。
第二个问题:“让人心碎的对话”。船上遇到穷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后菲利普夫妇的那一段对话,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充分品读对话,能洞察人物内心活动和自私、势利、冷酷的本性,进而理解整个畸形的社会心态。
第三个问题:“让人心动的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于勒落难了,家人骂他是流氓、贼、乞丐等,只有“我”还在心里默念“我的亲叔叔”,这一声温暖的称呼给文章增加了一抹亮色,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随着“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话让人如此心碎!称呼让人如此心动!”的板书的步步呈现,这节符合学生需求、符合文本价值的教学内容如轻纱一样缓缓撩开,让学生感觉到经典文章的无穷魅力。
【教后点评】
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有五个主要亮点。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设计的独特性。表现在大胆跳出了大家都认同且仿效且流行的故事情节的分析模式(因为这个简单直白,无需费时费力),而着力于文章的构思和细节(因为这是文章最为精彩的地方),体现了教者对学情的敏锐把握。二是细节品析到位。在对全家人“盼于勒”的细节品析,遇于勒后的对话细节品析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文章独特的构思和扭曲的人性。三是问题设计的巧妙性。教案中诸多问题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巧妙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家人喜欢吃牡蛎吗?”“你憎恶菲利普夫妇吗”,这些问题貌似简单,追问起来却直逼文章的灵魂,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四是学生活动充分。在大量的讨论、朗读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开拓,情感得到熏陶。五是板书设计精炼,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