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8 18: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科试卷(2023.6)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
显然,这种集体人格必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十六世纪到中国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数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经一点儿也不差于中国文化人,但我们读完他长长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就会发现,最后还是在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那就是,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 “圣徒人格” 和 “绅士人格”。
与“圣徒”和“绅士”不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君子”。中国文化的人格模式还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莫过于“君子”。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约数”。
“君子”,终于成了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在集体人格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标识。除了利玛窦的“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外,还有“骑士人格”、“灵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故乡”。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原型”。
“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谦恭地维护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后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格设计。这种在原型和设计之间的平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国民性”。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师如林,哪里会看不见集体人格的毛病?但是,从第一代儒学大师开始,就在淤泥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设计。
这种理想设计一旦产生,中国文化的许许多多亮点都向那里滑动、集中、灌注、融合。因此,“君子”两字包罗万象,非同小可。儒家学说的最简捷概括,即可称之为“君子之道”。甚至,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那里。
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这也就是说,人格在文化上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预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摘编自余秋雨《君子之道》)
材料二:从一般意义上说“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因为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评判衡量“君子”是人人应该向往、人人应该争当、人人应当成为的一种人格,否则,就会成为与之对应的“小人”,而这是为社会所贬斥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理想人格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成就的一种人格,它作为一种理想,是为每一个人树立的道德楷模,人人都有可能实现,但并不等于每个人都能实现。例如,儒佛道三家,都有其理想人格。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道家道教的理想人格是真人、至人、神人或仙人,佛教的理想人格是佛、菩萨。这些理想人格都是一种完美无缺的人格,可称之为“完人”人格。这些完美无缺的人格,是人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对象。儒家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途之人可以为禹;佛教讲人人有佛性,人人能成佛;道教也讲人人能成仙。但这都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理想人格是人们效法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其根本宗旨在于鼓励人不断向善,普通人其实很难成圣作佛。君子则不同,君子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努力、也能够做到的,历史上就有“自汉以来,天下贤人君子,不可胜数”的说法。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 述而》)
因此,君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想人格,但他是不断追求、并自觉践行理想人格的优秀人物,是不断趋向于理想人格的现实人格。如此说,并不是否定君子的价值,恰恰相反,君子与理想人格相比,更具有普适性和感召力,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他并不高高在上,并不远离我们每一个普通的芸芸众生,他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是每一个普通的人都可以在当下最平常的生活中做到的。
中国的君子文化并非仅属于儒家文化。“君子”的核心内涵相对稳定,但同时又是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在此过程中,儒佛道文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君子文化丰富、发展了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学说,促进了中华民族道德水准的提高,引领了社会风尚,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华礼义之邦的形成。(摘编自洪修平、孙亦平《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尽管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精深而全面,与中国文化人相比一点也不差,但他固守西方模式,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
B.“君子”因其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所以成为我们这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约数”。
C.世界各民族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故乡”。
D.儒家既维护“君子”的人格原型,又经过自家的选择、阐释、提升输入对“君子”的人格设计,从而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我们要研究日本“浪人人格”的发展脉络,从日本神话传说入手去寻找这种人格的“原型”应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B.儒家贴合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对“君子”进行鲜明的人格设计,体现出守正创新的突出特点。
C.第一代儒学大师从不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集体人格的毛病,而善于从更高层次上构建自己对集体人格的理想设计。
D.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来看,要想给“绅士人格”“牛仔人格”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照,“君子人格”可以当做重要参考。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文中“儒家的理想人格”表现的一项是(3分)( )
A.自强不息 B.慈悲助人 C.威武不屈 D.见贤思齐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理想人格”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抱孙 老舍
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也不能怪儿媳妇成天着急;本来嘛,不是不努力生养呀,可是生下来不活,或是不活着生下来,有什么法儿呢!就拿头一胎说吧:自从一有孕,王老太太就禁止儿媳妇有任何操作,夜里睡觉都不许翻身。哪里知道,到了五个多月,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难道这还算不小心?哼,他竟自死了。命该如此!
现在,王少奶奶又有了喜,肚子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看着这个肚子,王老太太心里仿佛长出两只小手,成天抓弄得自己怪要发笑的。王老太太可不只是祷告烧香呀,儿媳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儿媳妇呢,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孕妇不多吃怎么生胖小子呢?婆婆、儿媳、娘家妈对于此点都完全同意。
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
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收生婆施展了绝技,却一无成绩。
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洋鬼子,二毛子,懂什么;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又耗了一点钟,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
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还得挂号?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咳,为孙子,忍了。
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
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
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县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
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孩子太大,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那么你不要孙子了?”果然有效。
等了不晓得多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来,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恨不得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
好容易看见大夫出来了。王老太就要求媳妇和孙子出院,理由是头胎孙子要办三日宴,医生不同意,再三相劝无效后,怒道“莫非三日宴比人命重要”?
王老太确是以为办三天比人命要紧,可不便于说出来,因为娘家妈在旁边听着呢。“叫她躺着招待客人,不必起来就是了。大夫还是不答应,“你自己看看去,她能走不能?”
儿媳妇在床上放着的一张卧椅上躺着呢,脸就像一张白纸。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紧跟着炸了烟:“怎么不叫她平平正正的躺下呢?直着呀,肚子上缝的线就绷了。”大夫说。“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王老太太总觉得大夫没有什么高明主意。好吧。先把孙子抱走。“头大的孙子,洗三不请客办事,还有什么脸活着?
到底把孙子抱出来了。王老太太抱着孙子上了汽车,一上车就打喷,一直打到家,每个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到了家,赶紧派人去找奶妈子,孙子还在怀中抱着,以便接收嚏喷。
不错,王老太太知道自己是着了凉;可是至死也不能放下孙子。到了晌午,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身上慢慢的热起来。王老太太更不肯撒手了。到了下午三点来钟,孙子烧得像块火炭了。到了夜里,奶妈子已雇妥了两个。可是孙子死了,一口奶也没有吃。
王老太太只哭了一大阵;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跟医院打官司!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全是医院的坏,二毛子们!”(摘编自老舍《抱孙》写于1938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中,王老太太将抱孙愿望的屡次落空归结于“命该如此”,这既表现了她想抱孙而不得的无奈,也为她在产子风波中的行为、态度做出铺垫。
B.在本次孕产事件中,医生的处置科学合理、充满智慧,但最终孩子死了,医生自己也可能惹来官司,如此安排,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悲哀和愤慨。
C.小说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营造出一种“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这可以淡化悲剧意义,使作品不至于“赶尽杀绝”,体现出老舍的宽厚和同情。
D.老舍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组织成悲喜更迭的曲折情节,本文既有对当时社会观念的讽刺,也能引起读者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
7.下列对“王老太太”的形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文章第一句话就点出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旧社会对女人的看法。
B.为了能够抱上孙子,王老太太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送肘子汤、鸡丝挂面,而且不允许儿媳妇睡觉时翻身、多眨巴眼睛。
C.“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可是孙子死了”,此部分文本表现了爱孙如命的王老太太因为自己的“不讲卫生、育儿观念落后”导致了“孙子”的死亡。
D.“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此处说明了以王老太太为代表的国人到了20世纪依旧盲目排斥科学的可悲情状。
8.有人认为,小说中“娘家妈妈”这个角色是多余的应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9.老舍的作品以充满喜剧性著称,请以本文为例,分析其喜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发况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将兵三万余人,度巩河攻温。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疆。自是洛阳震恐,堿门昼闭。恂归颍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B.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C.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D.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B.檄书,古代官方用以声讨、晓喻、征召的文书的通称。
C.郡国,诸侯王的封地,西汉时经过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变小,略等于郡,常“郡国”相连。
D.谥,指封建时代在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以寓褒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恂胁迫使者,取回印绶。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况的印绶,不打算还给耿况,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耿况到来后,寇恂上前取印绶佩带到耿况身上。
B.寇恂才华出众,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内后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是不二人选,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
C.寇恂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在温县会战时,寇恂在援军到来之时,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大喊“刘公兵到”,扰乱了敌军军心,并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D.寇恂仗义疏财,受到称赞。寇恂将得到的俸禄送给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
(2)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14.王郎起兵后,面对耿况对王郎(邯郸)势力的过分担忧,寇恂提出无需过于顾虑的理由有哪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6.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国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_____①_____。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哈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_____②_____,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之外,别无他物,更毫无诗意。
我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了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绿豆、小豆、豌豆、红豆,听它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18.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3分)
A.拟人、比喻、对比 B.拟人、比喻、反问
C.反问、借代、排比 D.反间、借代、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早晚的时候,露珠、月光酒在上面。到了冬天,白雪盖在上面。”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智能化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基本方向。④发达国家致力于运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优势保持制造业的领跑地位。⑤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⑥实现了产出规模世界第一的瞩目成绩,⑦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匮乏等问题严峻,⑧制造业大国地位仍然承受巨大冲击。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在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科学”号科考船深海热液航次中,科研人员在1400米深海热液区发现了喷发含有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热液喷口。分析认为,深海热液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氮气与周围矿物质结合,催化产生有机物,从而实现从无机到有机的转化过程。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该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刊发在《科学通报》杂志上。科研团队基于这项科研成果,提出了新的地球生命起源假说:在原始海洋形成以后,在海洋与大气交界面会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层,催化产生有机物,成为地球上早期生命源头的一种可能。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贝多芬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卓别林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梁实秋
结合以上名句,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时间”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科参考答案(2023.6)
1.D A项,以偏概全,“与中国文化人相比一点也不差”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很多方面已经一点儿也不差于中国文化人”可知,限定了比较的范围“很多方面”。B项,强加因果,“因其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所以成为……”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莫过于‘君子’。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约数’”可知,文中前后信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项,偷换概念,“这是因为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故乡’”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故乡’”可知,是“集体人格各有自己的‘故乡’”,而非“每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故乡”。
2. C 无中生有,“第一代儒学大师从不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集体人格的毛病”分析错误
3. B 依据材料二第一段“佛教的理想人格是佛、菩萨”可知,“慈悲助人”是佛教的理想人格。
4.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回答出“社会”即可)为每一个人树立的道德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完美人格形象。是一定社会(回答出“社会”即可)的道德要求的最高体现,其根本宗旨在于鼓励人不断向善。
5. ①首先提出问题,在与利玛窦的对比分析中提出“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君子’”的中心论点;②进而在对比分析中层层递进揭示儒家君子人格的形成过程、内涵和重要作用;③最后得出结论,回扣论点,发出号召。
6.C “可以淡化悲剧意义”错。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可以使悲剧更显其悲,并不能淡化悲剧意义。
7.B “多眨巴眼睛”错。不允许“多眨巴眼睛”不属于王老太太“浑身解数”中的内容,属于作家幽默、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表达。
8.不能。(1)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合理。没有娘家妈,媳妇送不到医院,后面的情节也无法展开。(2)衬托主要人物。用妈妈对女儿的真心疼爱衬托了主要人物王老太太的冷漠自私。(3)反映了普遍的社会环境。两位母亲都固执己见,思想保守,不信任医院,构成人物群像,共同构建了一个愚昧无知的社会环境。
9.(1)体现在矛盾冲突的情节上。如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医院挂号排队、男大夫接生等情节,使其与王老太太产生冲突,引人发笑;以及爱之反害之的矛盾,构成喜剧性。(2)体现在人物的行为、语言、观念上。王老太太等人在内的荒诞言行、愚昧思想,观念与事实的悖逆,都充满喜剧性。(3)体现在文章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作者用夸张、比拟、比喻、双关、联想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反讽的写作技巧,诙谐的俗语,构成了幽默的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
10.D
11.D “以寓褒奖”说法错误。谥号不仅有褒奖还有贬斥的,批评的如:厉、灵、炀。
12.A “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说法错误。原文“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意思是说寇恂令身边的人以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选项曲解文意。
13.(1)第二天交战,偏将军冯异派的救兵以及各县部队正好赶到,各方人马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旗帜蔽空。(“旦日”,第二天;“遣救”,派遣的救兵;“适至”,正好赶到;“四集”,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
(2)寇恂一向爱好学习,于是修建乡学,教授学生,聘请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亲自向他学习。(“好学”,爱好学习;“能为《左氏春秋》者”,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受”,从事)
14.(1)敌人并不得人心,王郎起兵仓促,难以让人相信并归顺;(2)有较好的自我条件,上谷城池完好、粮食充足,士兵也有万人;(3)可以寻求外援,联合渔阳,共同抗击。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寇恂开始时做郡里的功曹,太守耿况非常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登位,派使者巡行郡国,说“先投降的恢复爵位”。寇恂随耿况到郡界上迎接使者,耿况交上印信,使者收起官印,一夜都没有还给耿况的意思。寇恂带兵进去见使者,就地请求还给耿况官印。使者不听,寇恂喝令身边的人以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耿况来后,寇恂上前取官印佩带到耿况身上。使者没有办法,才秉承皇帝的旨意下诏,耿况受诏而回。到王郎起兵时,更始帝派将领巡行上谷,紧急征调耿况的部队。寇恂和门下属官闵业一起劝耿况说:“邯郸(王郎)仓促起事,难以让人相信和归顺。”耿况说:“邯郸(王郎)方面势力正大,凭力量不能单独与他们对抗,怎么办?”寇恂回答说:“现在上谷城池完好,粮食充足,士兵有万人,凭着全郡的积蓄,可以仔细地选择去向。我请求往东约同渔阳,齐心合力,邯郸不足顾虑。”耿况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派寇恂到渔阳,和彭宠结盟。寇恂返回,到达昌平,袭击邯郸派的使者,杀死他,夺取他的部队,于是和耿况的儿子耿弇等一起向南在广阿追上刘秀。刘秀南下平定河内,而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重兵据守洛阳,另外并州还没有稳定,刘秀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问邓禹说:“各位将领中可以派谁去守河内?”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具有管理百姓、统领军队的才能,除这个人外无人可派。”于是拜任寇恂做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朱鲔听说刘秀北上而河内空虚,派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带兵三万多人,渡过流经巩县的黄河进攻温县。檄文传来,寇恂立即率领部队急行出城,并送文书命令所属各县,征调部队在温县会师。第二天交战,偏将军冯异派的救兵以及各县部队正好赶到,各方人马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旗帜蔽空。寇恂于是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击鼓呼叫,大喊说:“刘秀的部队到了!”苏茂的军队听到后,战阵骚动,寇恂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追到洛阳,终于杀死贾疆。从此洛阳震动惊恐,城门白天都关着。寇恂回到颕川。建武三年,朝廷派使者就地拜任寇恂担任汝南太守,又派骠骑将军杜茂率兵协助寇恂讨伐盗贼。盗贼被肃凊,郡中无事。寇恂一向爱好学习,于是修建乡学,教授学生,聘请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亲自向他学习。寇恂通晓经书,修养操行,在朝廷名气很大,所得到的俸禄,多送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寇恂于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威侯。
15.D “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分析有误。
16.①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②怀才不遇、空凭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的重用。
17.(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18.B
19.①原句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三个分句结构整齐,充满诗意和韵律美。②原句使用拟人修辞,赋予菜地里的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③改句是没有修辞的一般陈述句,缺乏文采。
20.①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②一串剧烈的爆响之后
21.第②句,“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修改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③句,删除“随着”或“使”。第⑥句,“实现”修改为“取得”。第⑦句,删除“存在”或“严峻”。
22.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该成果近日刊发在《科学通报》杂志上,科研团队基于这项成果提出了新的地球生命起源假说。
23.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名言类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三则名言。这三则名言都与“时间”相关。第一则是贝多芬的名言,“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是从反面强调对待时间的态度,不要懒散虚度,那就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第二则是卓别林的话,“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这是肯定时间的价值;第三则是梁实秋的话,“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也是强调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同时也表明时间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与“时间”相关。考生可以从对待时间的态度角度分析,可以从时间的价值角度分析,可以联系时间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分析。人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立意:珍惜时间,拓宽生命;把握当下,创造价值;钟表之外的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