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达标检测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儿童文学发展很快,但还有很多不足,发展不平衡。比如,幼儿文学过去一直被淹没在儿童文学里,没有把它单独分出来强调;幼儿文学的作者队伍不够稳定。此外,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建设仍需强化。幼儿文学要从社会、教育、文化多个角度去关注,才能稳步地向前发展。
幼儿文学面对的绝对不只是幼儿,还要面对家长、教师等成年人,成年人是将幼儿文学送到幼儿手中的群体,离开了成年读者群,幼儿文学的创作、推广和普及都是很难进行的。
幼儿文学的修辞技巧非常多,比如拟人、反复,比如顶针、复沓,在幼儿文学的技巧方面,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很欠缺,还缺少归纳。
幼儿文学特别是婴儿这个阶段的文学,是听觉的艺术——它快捷、强烈,要能瞬间储存于听觉记忆。我在主编“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套书时,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我再编一套儿歌系列,同样是诗歌系列,感受更强烈:当今儿歌创作中,技巧用得少,而且太单调。
幼儿文学理论的建设非常重要,幼儿文学一定要推广到家长、教师那里去,没有成年人阅读的幼儿文学,是不能够真正到达孩子手里的,幼儿文学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需要家庭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金波在“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中国
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材料二
为孩子写作是一件光荣的事业,正如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在他的名作《光荣的荆棘路》中所说:“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儿童文学作家就是这样一批幸运的人,儿童文学事业就是这样一条灿烂的光带。
从1949年到2019年的七十年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发展最快、成就最为显著的时期。以史为鉴,回顾、探讨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成就,梳理、总结新中国儿童文学的丰硕成果与宝贵经验,现代出版社推出的“儿童文学光荣榜”书系正是以此为目标编选的,彰显了经典性、历史性、可读性的基本特征。
经典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新中国七十年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用他们的智慧、才情和心血,用他们对儿童世界的满腔热情与奉献凝聚而成的,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七十年儿童文学的辉煌成就。本书系荟萃了五代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涉及小说、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等多种文体。诚如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著名作家曹文轩所说:“本套书系收入的作品是七十年中最具文学性、最具影响力、最具可读性的精品。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借这套书重树文学的标准,重叙文学的意义,重申文学的操守,希望儿童文学从此走向坚定和繁荣!”
历史性是由“儿童文学光荣榜”书系的性质所决定的。七十年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与理论批评体系,既体现出历史发展的纵向性与文学演进的时代性,又体现出儿童文学的艺术丰富性与创作思潮的复杂性。既与七十年整个文学具有同一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毕竟儿童文学是一种基于童心的写作,儿童文学在自身的美学精神、价值承诺、文体秩序、艺术章法乃至语言运用等方面,必须满足于“为儿童”并为儿童所接受的需求。七十年儿童文学正是在同一性与特殊性、时代性与儿童性的交互规范、影响下不断探索前进,并由此形成了七十年儿童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思潮;进入新世纪,呈现出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景象。
可读性是一切儿童文学读物必须遵循的儿童阅读原则。儿童阅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儿童阅读的重要意义是“亲近母语”,亲近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与文学。如何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精品佳作,有力且有效地推广到广大少年儿童中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本书系入选作品的艺术含金量已为儿童阅读提供了可读性基础,为了对今天的儿童阅读负责,本书系尽可能选择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不灭的人性光芒与艺术光泽的作品。
儿童文学是一种重在表现少年儿童生活世界及其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将影响人的一生,因而这种文学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美学使命。儿童文学总是把导人向上、引人向善、养成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夯实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写在自己的文学旗帜上,这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一代的人性规范与文化期待,也是儿童文学价值功能特殊性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王泉根:为孩子
写作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材料三
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在上海市开幕。会议主题是“童年无限”。获得首奖的图画书《外婆家的马》讲述了外孙“小东西”在外婆家度过的一段快乐的假期时光。全篇从男孩子喜欢的养马游戏入手,细腻地刻画了慈祥的外婆和调皮又可爱的小外孙形象,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展示出祖孙之间浓浓的爱的陪伴与关怀。“孩子成长过程的状态是一种生命最自然、最蓬松、最美好的状态。而所有的平凡,通过创造与想象都可以成为不平凡。”回顾创作历程,作者谢华表示。
英国2017—2019年度儿童文学桂冠作家、格林纳威大奖的国际知名插画家、作家罗伦·乔尔德,创作有“查理和罗拉”系列图画书,《我想养只宠物》和《小豆芽,就是我》等作品。乔尔德善于颠覆传统,把传统父母头痛的教养问题,通过孩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有趣的互动对答,让家常琐事变得极其丰富多彩。而她独特的插画形式——将手绘和实物照片等拼贴在一起,更是开启了绘本创作丰富多元的新形式。英籍捷克童书作家皮特·霍拉塞克喜欢使用大胆天真的风格和惊人的色彩,作品包括《小老鼠三部曲》《一半与另一半》《傻鹅苏西》等,而《海雀彼得》更是入选2012年的英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奖的短名单。
(摘编自金莹《在中国的童年里,
发现无限的创造与想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但由于幼儿文学创作队伍不够稳定、理论建设又缺乏,因此长期滞后于儿童文学的发展。
B.儿童文学中的图画书可谓小图书大文学,这些作品通过创造与想象,使家常琐事变得丰富多彩,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C.材料二可以解释材料一中的一些现象,并且指出儿童文学是一种基于童心的写作,要做到“为儿童”并为儿童所接受。
D.材料三认为“童年无限”,这里的“童年无限”的含义几乎等同于材料二所论及的儿童文学的“时代性与儿童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波认为,幼儿文学的创作、推广和普及主要靠成年读者群,因此创作时不能只想到幼儿,还要顾及成年读者群。
B.可读性是一切儿童文学遵循的儿童阅读原则,“亲近母语”即其一,我们的母语博大精深,儿童文学创作修辞技巧非常多。
C.幼儿(婴儿)文学主要靠听觉将听读内容瞬间储存,但目前许多幼儿作品都是技巧用得少而且太单调,效果还不理想。
D.儿童文学作者任重道远,儿童文学是重在表现少年儿童生活世界及其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作品,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
B.“没有成年人的喜欢,童话要进入童年很难。孩子们的书包里,全是教科书,感觉好重。”
C.“这些故事会在我们心里慢慢地沉淀下来,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会形成一种优秀的品质。”
D.“儿童文学这个学科本来就是现代性的产物,中国的儿童文学也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萌芽的。”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5.优秀儿童文学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老爸有福
邹世奇
老爸是个有福之人,让我感触尤深的是在妹妹的婚礼上。
妹妹本来要裸婚、坚决不办婚礼的,后来在长辈劝说下妥协了,但她的底线是不要司仪。她说:“姐,你给我主持。”于是在学校主持过文艺活动的我,生平唯一一次当了婚礼司仪。
和妹妹、妹夫站在小城婚礼的红毯上,我作为司仪和家庭成员向来宾讲述这对新人在燕园相识、相知的经过时,现场起了一阵骚动,我清晰地听见,离舞台最近的人都在说着类似的话:“老邹命真好啊,有这样两个女儿。”“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呀 ”“老邹这辈子值了”。我下意识在现场找了找我老爸,他坐在主桌主位上满眼含笑注视着台上,笑容那叫一个满足。轮到他致辞的时候,他重复说了好几次:“我觉得自己很有福。”
在小城亲友眼中,读了名校博士便是“出息”了,当然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还差得远呢。即便这样,我们仍然觉得老爸命好,这是因为,相对于这世上大多数父母的殚精竭虑,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投入几乎是事半功倍。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妹妹是姥姥姥爷带大的,都是学龄前后才来到父母身边。那个年代不存在校外辅导班,父亲也从不辅导我们。我们做功课的时候,他在旁边看闲书。做完家庭作业,我们自觉检查一遍,确保无误后拿去给他签字,他拿过来用红笔草草写上一个“阅”,再签上日期,仅此而已。印象中他说得最多的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然后到了期中、期末考试,考好了不予置评,更不要说奖励,考得不好、名次退步了却是要打要罚的。妹妹一次也没被罚过,我几次挨罚,那滋味,至今仍不堪回首。
在父亲“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下,妹妹一路成绩优异,不仅考上了北大,还成了核物理学博士。和妹妹比起来,我的学业可就逊色很多,唯一令我在她面前保持长姐尊严的,可能就是我的一点所谓的文学特长。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在这点特长上,有老爸的影子。
妹妹很恋家,已经有了自己小家的人,只要有3天假期,必定携先生飞行近2000公里回小城跟父母一起过。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妹妹回家,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视频,内容是老爸在用毛笔写字。视频中,已有几颗淡淡老人斑的手握着毛笔,笔走龙蛇,随意挥洒间,笔力遒劲,布局严整,是一阕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几个字映入眼帘,我的眼角突然有点湿润,许多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
这只手,曾在纸上用钢笔工楷写下一首首古诗词,教我们认字,后来是让我们照着练字。我对诗词,继而对文学的热爱,就是那时候播下的种子。后来,父亲变“俗”了,爱上了搓麻将,那是因为他眼花了,看字会重影。但骨子里,他始终是那个爱读书、一肚子诗词文章、一手琴棋书画的爸爸。他是一个被行政工作和搓麻将耽误了的“文艺青年”,他对文艺的敏感、热忱,也许到我这里发了一点点芽。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一直以来被我忽视的事:也许因为他是那样的他,所以我才是这样的我。
而妹妹可能从另外一个方面受了父亲的影响。我们小时候,爸爸太爱看书了,家里的藏书多,爸爸还在源源不绝地从外面借书、租书。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爸爸都坐在椅子上静静看书,虽然看的都是些“闲书”,但在妹妹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书是一件美好而重要的事,不然为什么爸爸每时每刻都在读呢
几年前在云南木府,雪山前,耀眼的阳光下,抬头看见匾额上“天雨流芳”四个鎏金大字,导游解释说,那是纳西语的“读书去吧”,我一下子又想起爸爸和我们。
爸爸就像《种树郭橐驼传》里那个善于种树的驼子,在最合适的时候给小树苗舒展了树根,培实了土,然后就拍拍手走开,任两棵小树沐天风浴海雨,自由、茁壮地成长。爸爸用的是巧劲。
老爸的福气,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福气呢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坐在主桌主位上满眼含笑注视着台上,笑容那叫一个满足。”这个情节说明老爸此时内心极大的满足和无尽的幸福。
B.“那个年代不存在校外辅导班,父亲也从不辅导我们。”这个情节与当今的教育方式有对比作用,目的是揭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C.父亲的“无为而治”的教育方式,让“我”和妹妹都成了别人眼中“有出息”的孩子,说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适当放手。
D.“也许因为他是那样的他,所以我才是这样的我。”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的重要影响。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老爸是个有福之人”意思相同的话语在文章中通过“我”之口、邻居之口和老爸之口反复出现,以此来串联小说情节和揭示小说主旨。
B.“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既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又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我”的所思所感,引发了读者对老爸教育方式的思考。
C.对妹妹回家发的老爸在用毛笔写字的视频的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几个字,巧妙衔接了文章后面的回忆内容。
D.文章引用了《种树郭橐驼传》,将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与郭橐驼种树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表现了爸爸教育孩子善用巧劲。
8.小说开头描写妹妹的婚礼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以“老爸有福”为题目,有哪些含义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 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 ”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攴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B.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C.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D.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廷尉,汉时九卿之一,掌管全国刑狱,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提出的判决。
B.长者,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显贵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文中“长者”指身份显贵的人。
C.宗庙,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是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之所。除天子设七庙,诸侯五庙,大夫、士、庶人皆可设庙,以祭先祖。
D.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古代跪拜礼之一,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释之颇有贤才。张释之要辞官归乡,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奏请授张释之谒者官职;张释之分析秦汉之事,受到汉文帝赏识。
B.张释之善于进谏。汉文帝因啬夫熟知禽兽簿,对答敏捷,要授予啬夫上林令之职,张释之以周勃、张相如为例,最终劝止了文帝。
C.张释之刚直不阿。张释之阻止过司马门不下车的太子、梁王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汉文帝自责教子不严后,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
D.张释之执法公正。汉文帝要将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诛灭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坚持依法处置,最终文帝和太后同意了他的判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4分)
(2)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4分)
14.为什么张释之认为不能提拔啬夫为上林令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①下,归来且闭关②。
[注] ①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②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门谢客之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
B.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所写的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境。
C.颈联描写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宏大明丽色彩的景物,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
D.“迢递”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这句交代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
16.本诗颔联是怎样表现作者的辞官归隐之情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李白在《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句子是“ , ”。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18年,《延禧攻略》稳居热搜榜单。精良考究的清宫美景、古典大气的高级色调、如诗如画的清雅构图,俨然一幅唯美的动态水墨画。这部诚意之作,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让人们对它赞不绝口,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东、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迅速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故事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故事。这部清宫戏一改以往套路,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呈现。比如,剧中嫔妃服饰使用的香云纱需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数十道工序制成,被外国人赞誉为“软黄金”;服装上的刺绣匠心独具、栩栩如生,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球绣……一针一线都展示着中华传统的高超技艺;团扇采用的缂丝工艺是中国丝织中的顶级艺术,雕琢镂刻,立体感十足;高贵妃千娇百媚的姿态、行腔婉转的曲调,再现了中国戏曲的风范……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她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感到震撼。
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非遗只出现在古书里,而要真真切切地让它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推陈出新。
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19.比喻中本体与喻体间具有相似性,试根据比喻的这一特点对文中画横线的比喻句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不能只在古书里保护非遗,而要让它走到现实中来,紧随时代促进非遗的发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1.下文是一位同学为给爷爷祝寿而写的贺词草稿,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恰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4分)
时光荏苒,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快到您六十岁寿辰了。回顾您一生辛苦,为子孙积累的最大财富是勤劳善良的朴素品格和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这让我们大受好处。在您的生日来临之际,惠赠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心,万事如意!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在4月2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通过火星环绕、着陆巡视、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等活动,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使我们真正走近火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不仅有大气,也有适宜的温度,还和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是人类开展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研究火星与地球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3月,一种名为“夸夸群”的社交群组在各大高校兴起。所谓“夸夸群”,就是一种微信群,“夸”即“夸赞、赞赏”。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没有规则,直接夸,随意夸,怎么夸都行。例如:某大学社会学院一个大三学生,一次不小心把啤酒倒在了书包上,在“夸夸群”内求夸,得到的夸赞让他意想不到:“背上带酒味的包去上课,你就是整条街最醉人的仔。”那么,对于“夸夸群”现象,到底是应该支持,还是应该反对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全解全析
1.B A.“理论建设又缺乏”错,材料中只是说“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建设仍需强化”;“长期滞后于儿童文学的发展”于文无据。C.“材料二可以解释材料一中的一些现象”错,材料一论述的是幼儿文学的一些现象,材料二说的是儿童文学,材料二中的内容并不能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D.“这里的‘童年无限’的含义几乎等同于材料二所论及的儿童文学的‘时代性与儿童性’”错,材料三中的“童年无限”是指童年“所有的平凡,通过创造与想象都可以成为不平凡”,强调童年的丰富与精彩。材料二中儿童文学的“时代性与儿童性”是指“儿童文学……既体现出历史发展的纵向性与文学演进的时代性,又体现出儿童文学的艺术丰富性与创作思潮的复杂性”。二者所论述的内容不一致。
2.D “有可能影响”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将影响”的语气更为肯定。
3.C 材料二论述的是儿童文学作家肩负着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人性基础的创作优秀儿童文学的光荣责任。A项说的是一些读者的错误心理,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B项说儿童文学创作应考虑读者对象,能支撑材料一的一个分论点,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D项是说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也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4.答案 ①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主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②在分论(即本论部分)中,则采用并列结构。
解析 论证结构即文章的行文思路。材料二第一、二段先提出儿童文学作家肩负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人性基础的创作优秀儿童文学的光荣责任,这是总述;然后并列论述优秀儿童文学的三个特点,这是分述;最后又总述优秀儿童文学对人的影响,呼应开头。
归纳总结
议论文常用的四种结构方式
(1)总分式。常见的有三种:①先总述再分述最后又总述;②先总述再分述;③先分述后总述。无论哪一种方式,总述和分述之间都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都要围绕总述的中心展开,总述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2)并列式。并列式是指开篇先亮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充当本段的总起句和中心句,并构成排比,以强化作文的条理性。运用这种结构方式,能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方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分解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
(3)递进式。递进式和并列式一样,也需要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不同的是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并列关系,而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为了使文章论证的递进关系更加清楚明确,还可以在各分论点之间加上“不仅……而且……”“……况且……”等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形成过渡,并以此反映并加强各层次间的递进关系。
(4)对比式。对比式是指通过对比来论证中心论点。形成对比的可以是正面和反面、现在和过去、此事物和彼事物、同一事物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等。对比式的论证方式可以使观点在对比中显得更加鲜明。
并不是每篇议论文只能用一种论证结构方式,很多优秀的议论文常常交错运用几种论证结构方式。如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的《反对党八股》一文,就综合运用了总分式与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方式。
5.答案 ①引领性。优秀儿童文学具有导人向上、引人向善、养成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夯实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的引领功能。②可读性。可读性是一切儿童文学读物必须遵循的儿童阅读原则,儿童阅读的重要意义是“亲近母语”,优秀儿童文学必定让我们的儿童亲近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与文学。③适应性。优秀儿童文学不仅能适应儿童读者群,还能适应成年读者群。④技巧性。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比如修辞技巧、超凡的想象力、新颖的插图与拼图形式,等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题时,在仔细阅读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按题干指向准确理解并概括、整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幼儿文学面对的绝对不只是幼儿,还要面对家长、教师等成年人,成年人是将幼儿文学送到幼儿手中的群体”“幼儿文学的修辞技巧非常多”(材料一),“可读性是一切儿童文学读物必须遵循的儿童阅读原则。儿童阅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儿童阅读的重要意义是‘亲近母语’,亲近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与文学”“儿童文学总是把导人向上、引人向善、养成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夯实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写在自己的文学旗帜上”(材料二)。整合上述信息,组织成答案并分条陈述即可。
6.B “目的是揭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于文无据。
7.D “将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与郭橐驼种树的方法进行了对比”错,应该是“类比”。
8.答案 ①描写妹妹的婚礼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欢快、喜悦的氛围,奠定了文章温馨、幸福的情感基调。②小说开头描写妹妹的婚礼,直接点题,表明老爸是个有福之人。③通过妹妹婚礼中人们的议论,引出老爸的教育方式,即“无为而治”和日常生活中老爸自己的言传身教。(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一般从文章结构、人物形象、揭示主题、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题干已明确表明,这一情节在小说开头,其作用一般是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引出下文等。从所写内容看,有亲友的议论,有老爸自己的阐述,但都指向“老爸有福”,而这正是文章的标题,所以这里直接点题;此外,人们的议论中,还有“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呀”,这就引出了下文对老爸的教育方法的讲述。整合上述内容,用规范的语言分条陈述即可。
9.答案 ①老爸有福,指亲朋好友对老爸的羡慕,老爸的两个女儿都很有出息。②老爸有福,指老爸命好,“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投入几乎是事半功倍”。③老爸有福,指妹妹恋家,孝顺,理解老爸。④老爸有福,指老爸的“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用的是巧劲,让“我们”自由茁壮成长,是“我们”的福气。(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层面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可从文中梳理出三个角度,即亲朋好友、老爸自己以及子女三个角度。根据第三段,可以从亲友羡慕的角度来理解;根据第三至六段,可以从“老爸命好,子女教育很成功”“老爸‘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理解;根据第七段,可以从妹妹“恋家”、理解老爸的角度来理解;根据最后两段,可以从子女的角度来理解。按点整理,分条陈述即可。
10.A “然以逆顺为差”中“然”表转折,然而,放在句首,排除C、D两项;“加其法”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C “庶人皆可设庙”错,庶人不可以设庙。古制是天子七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12.C “汉文帝自责教子不严后,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错,原文是“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13.答案 (1)汉文帝询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的册子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东张西望,全都不能回答。
(2)张释之按照法律所规定的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奏明应判处斩首示众。
解析 (1)簿:登记账目、物品的册子。左右视:向左右看看(东张西望)。对:回答。
(2)案:按照。当:判处。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
14.答案 ①提拔官员不应以是否善于言辞为标准;②如果提拔啬夫,会导致天下人争相效仿,形成重言谈轻实际的风气。
解析 根据“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可概括出提拔官员不应以是否善于言辞为标准;根据“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可概括出如果提拔啬夫,会导致天下人争相效仿,形成重言谈轻实际的风气。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侍奉汉文帝,十年得不到升迁,想自己要求免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有德行有才能,就奏请汉文帝调动张释之补谒者的缺职。(张释之)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张释之做了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汉文帝询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的册子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东张西望,全都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登记各种禽兽的册子的登记情况回答得很详细,想借此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回答问题有如声响回应没有穷尽。汉文帝说:“做官吏不该像这样吗 上林尉无能!”于是命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许久才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 ”文帝说:“是身份显贵的人。”又再一次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 ”文帝再一次回答说:“是身份显贵的人。”张释之说:“绛侯与东阳侯都被称为身份显贵的人,可这两个人议论事情时却不善于言谈,难道也要学这个啬夫喋喋不休、伶牙俐齿吗 况且秦代由于重用了主办文书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来互比高低,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样,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天下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况且下面效仿上面比影子和回声来得还要快,陛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审慎啊。”文帝说:“好吧。”于是放弃了授予啬夫官职的打算。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司马门没有下车,当时张释之追上去阻止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又弹劾他们在司马门不下车是不敬,上奏给朝廷。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文帝摘下帽子赔罪说:“我教导儿子不谨慎。”薄太后才派使臣带着她的赦免太子、梁王罪过的诏书前来,太子、梁王才能够进入宫中。文帝由此更加看重张释之,任命他做了中大夫。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照法律所规定的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奏明应判处斩首示众。皇帝非常恼怒地说:“这人不行正道,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交给廷尉审理的目的,是想要灭掉他全族;而你却按照法律条文上奏这件事,这不是我恭敬侍奉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斩首示众和灭族同样是死罪,但是以罪责的逆顺轻重而论是有差距的。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诛灭他全族,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 ”过了很久,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张释之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15.C “宏大明丽”错,应是“黯淡凄凉”。
16.答案 ①颔联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巢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②“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③这两句诗既体现出诗人辞官归隐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也寓有作者辞官归隐嵩山的寄托。(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来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来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根据题目及注释可知,这首诗是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这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赏析艺术手法时主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考虑。据此思考、整理,按答题规范组织答案即可。注意要紧扣诗歌内容,从手法、情感两方面作答。
17.答案 (1)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3)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18.D 文中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讽刺,D项表示特定称谓。
19.答案 之所以将《延禧攻略》比喻成水墨画,是因为剧中的清宫美景、高级色调、清雅构图的特写镜头与水墨画有相似之处,当这些镜头依次出现时,就好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解析 解答本题,要找出《延禧攻略》中的画面与动态水墨画的相似之处,一是剧中镜头与动态水墨画的相似之处,二是镜头的变幻与动态水墨画的相似之处。
20.答案 ①原文使用叠词“真真切切”,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还起到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中“我们的生活”,代入感更为强烈。③原文中“推陈出新”,更能表达出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的意思,内涵更加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认真观察两句话的区别,找出新句和原句的不同点,然后认真思考表达效果的区别。对比两句话可以发现,新句少了“真真切切”这个叠词,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还能起到强调的作用。新句少了“我们的生活”,这里的“我们”使用第一人称,拉近了文字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亲切自然,代入感强。新句少了“推陈出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使用这个成语更能表达出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的意思,内涵更加丰富。
21.答案 ①把“日子过得真快”改为“日月如梭”;②把“一生”改为“半生”;③把“好处”改为“裨益”;④把“惠赠”改为“奉上”。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人物双方的身份——孙子和爷爷,调动个人的知识积累,结合有关词语和句子的前后语境,先找出不得体之处,再进行修改。①“日子过得真快”过于口语化,和前边的“时光荏苒”语体风格不一致,应改为“日月如梭”;②“一生”的说法不妥,爷爷还健在,应改为“半生”;③“惠赠”为对方赠予(财物),而不是指送给对方,可改为“奉上”;④“好处”说法过于口语化,可改为书面语“裨益”。
22.答案 (示例)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名为“天问一号”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人类行星际探测首选目标火星开展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
解析 本段文字共五句话。第一句是说“天问一号”的命名以及它的任务,关键词有“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第二句是说“天问一号”执行任务的时间以及具体任务,关键词有“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第三、四句是说为何要对火星进行探测,意义是什么,这个不属于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五句是命名缘由,也不属于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据此整理概括作答即可。
23.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要求写一篇发言稿,以“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夸夸群’现象”为内容,以学生、教师、家长的任一身份拟写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从审题上看,没有设置多少障碍,可以支持“夸夸群”现象,也可以反对“夸夸群”现象,无论持哪一种观点,都要说明理由。
支持者的观点:在“夸夸群”里可以通过夸赞的方式消解一些不开心的情绪,“夸夸群”的夸赞行为可以通过语言给人的心理带来轻松感和快乐感;“夸夸群”的出现满足了当下人们追求娱乐、调侃、放松的心理追求;“夸夸群”成员的互相夸赞,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则”,“夸夸群”中无厘头的夸赞,纵然看起来有些虚假,倒也能营造出一种奇妙的互动关系。
反对者的观点:过多的肯定与赞美会让人们迷失自我;在“夸夸群”中,许多言论与其说是夸赞,倒不如说是调侃,无厘头的夸赞或吹捧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从“夸夸群”中固然能获得些许心理慰藉,不过比起他人的赞美,人们更需要的是面对挫折的勇气与坚定的自我认同。
立意提示:①“夸夸群”,开心乐园;②“夸夸群”,缓解负面情绪;③“夸夸群”,迷失自我;④“夸夸群”,助长虚荣;⑤“夸夸群”,让人欢喜让人愁;⑥“夸夸群”,想说爱你不容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