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合成高分子》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 C、H、O、N、S等元素组成,双氧水和75%的酒精均可用于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原理相同
B.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
D.防疫时期很多家庭都备有水银体温计,若不慎打破,应立即用硫磺粉末覆盖
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溶液酸碱性和甲醛用量,可以得到线型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B.合成橡胶和聚酯纤维都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C.聚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D.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只有和
3.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CHCH3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
B.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有3种
C.CH2=CHCH2OH能发生加成发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
D.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是乙烯
4.接种疫苗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新型冠状灭活疫苗主要成分为灭活病毒,辅料为氢氧化铝、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下列对相关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A.灭活病毒中含有高分子化合物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C.氯化钠饱和溶液可作生理盐水 D.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均溶于水
5.对苯二甲酸双羟基酯可用作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苯二甲酸双羟基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可由和发生取代反应进行制备
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缩聚反应
D.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戊烷,又称为2-甲基戊烷,其键线式为
B.糖类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乙烯塑料在日光照射下易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7.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B.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D.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
8.下列哪种化合物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纤维素 C.氯乙烯 D.蛋白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B.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
D.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植树造林
10.聚乳酸(PLA)是以有机酸乳酸为原料生产的新型聚酯材料,性能胜于现有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包装材料,是环保材料中的一颗明星。日本钟纺公司以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聚乳酸,利用聚乳酸制成生物降解性发泡材料。该材料的强度、压缩应力、缓冲性、耐药性等与聚苯乙烯塑料相同,经焚烧后不污染环境,还可肥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乳酸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
B.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
C.聚乳酸(PLA)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天然高分子聚酯材料
D.聚乳酸是以淀粉发酵(或化学合成)得到的,以乳酸为基本原料制备的一种聚酯材料
11.光刻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某一光刻胶的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经过缩聚反应制得
B.1 mol该物质可消耗4 mol H2
C.该物质可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D.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的化学式为C11H10O2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B.苯酚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把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
C.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法提纯
D.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由乳酸()加聚制得
13.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PVC广泛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
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PVC的化学式为 ,PVDC的化学式为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4种二肽
B.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并加热,无银镜生成,说明淀粉未水解
C.结构片段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
D.植物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
15.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不稳定,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被看好。下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路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B.C的结构简式为H2C=CHCN
C.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②为缩聚反应
二、填空题
16.氯丁橡胶的化学结构可表示为:
其链节为_______,单体为_______;该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_______(填“加聚”或“缩聚”)反应制得的。
17.(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B、12C60和石墨 C、 和 D、35Cl和37Cl 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丙氨酸缩聚形成多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单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8.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CH≡CH、HCN为原料制备聚丙烯腈(“人造羊毛”)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类型____。
(2)PVC(聚氯乙烯)和PE(聚乙烯)都是常用的塑料,它们的单体分别为____和____。
(3)PE(聚乙烯)材料目前被公认为安全材料,也可用于制作保鲜膜和一次性餐盒。辨别PE和PVC有三种方法,一是闻气味法: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二是测密度法:密度大的应是___;三是燃烧法:PE的单体和PVC的单体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明显区别是___。
(4)PVDC()是一种阻隔性高、韧性强、化学稳定性好的理想包装材料,广泛用于肉制品、豆制品等的包装。写出合成PVDC的单体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三、实验题
19.实验室利用氰基乙酸酯(NC—CH2—COOR)制备医用胶单体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
步骤1.将一定量甲醛和碱催化剂、复合助剂加入图1装置进行加热,然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氰基乙酸酯(NC—CH2—COOR),使体系升温至85~90 ℃反应2~3 h;
步骤 2.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终止反应后回流1h;
步骤3.将烧瓶中的产物转移至图2装置冷却至60 ℃,加入一定量五氧化二磷,进行减压蒸馏;
步骤4.在0.1 MPa下进行热裂解,收集160~190 ℃的馏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仪器a名称为___________。
(2)收率与原料配比、温度的关系如图3,制备该医用胶单体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
(3)步骤3中加入五氧化二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医用胶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图(H-NMR)如下∶(已知A、B表示除氢原子之外的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分子中的Ha和Hb两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会显示出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
推知医用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检验医用胶单体中的氰基可选用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 b. NaOH 溶液 c.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室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石油液面以下
B.用金属钠检验无水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
C.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先加入适量浓溴水,再过滤、分液,即可实现
D.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O,检验里面的碳碳双键时,可先用新制氢氧化铜除醛基,再加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E.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F.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G.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加新制Cu(OH)2悬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H.实验室制乙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改用饱和食盐水
II.(1) 由_________种单体经过加聚反应合成
(2)写出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1.己二酸是工业上具有重要用途的二元羧酸,白色晶体,易溶于酒精,熔点153℃,主要用于制造尼龙,泡沫塑料及润滑剂和增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生产原理如下:
绿色合成法流程如下:
①在150mL三颈烧瓶加入2.00g催化剂(由乌酸钠和草酸合成),50mL30%的H2O2溶液和磁子;室温下搅拌15~20分钟后,加入12.3g环己烯;连接好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夹持仪器已略去),继续快速剧烈搅拌并加热,在80~90℃反应3h后,得到热的合成液。
②趁热倒出三颈烧瓶中的产品,在冷水中降温冷却,析出的晶体在布氏漏斗上进行抽滤,将晶体进行重结晶,用3mL-洗涤晶体,再抽滤。取出产品,洗涤、干燥后称重,得纯净的己二酸12.8g。(己二酸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合成法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传统法与绿色制备的原理相比,传统法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绿色合成时,反应需维持温度在80~90℃,最好采取___________加热。
(4)洗涤晶体时应选择的最合适的洗涤剂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热水 B. 冷水 C. 乙醇 D. 滤液
(5)抽滤装置中仪器C的作用除了增大系统容积做缓冲瓶之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
(6)该实验的产物的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A
【详解】A.75%的酒精可使细菌细胞脱水,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而杀菌消毒,二者的原理不同,故A错误;
B.聚丙烯是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四氟乙烯薄膜是以四氟乙烯为原料,通过加聚反应生成,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故C正确;
D.水银常温下可与硫磺化合生成HgS,减小Hg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A
【详解】A.苯酚与甲醛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在酸催化下为线型结构,在碱催化下为网状结构,则通过调节溶液酸碱性和甲醛用量,可以得到线型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A正确;
B.合成橡胶为聚异戊二烯,为加聚产物,B错误;
C.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C错误;
D.丝、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含氮元素,由元素守恒可知,燃烧产物不止有二氧化碳和水,还有含氮元素的物质,D错误;
答案选A。
3.C
【详解】A. CH3CH=CHCH3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为空间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一定不在一个平面上,故A错误;
B.的同分异构体为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应为对二甲苯,故B错误;
C.CH2=CHCH2OH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具有烯烃、醇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取代和消去反应,故C正确;
D.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乙炔,其单体是乙炔,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灭活病毒中含有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选项A正确;
B.氢氧化铝溶于水之后,铝离子带有三个正电荷,可以吸附水溶液中的阴离,还有溶于水之后会形成絮体,也有吸附的作用,选项B正确;
C.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不能用饱和食盐水,选项C错误;
D.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均为可溶性盐,溶于水形成溶液,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5.D
【详解】A.分子式为 C12H14O6,A正确;
B.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可以制备该有机物,B正确;
C.该有机物含有两个醇羟基,能与二元羧酸发生缩聚反应,该有机物能发生下列氧化反应:燃烧、醇羟基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以及催化氧化等,C正确;
D.采用“定一动一”原则可知,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不止2种,D错误;
答案选D。
6.D
【详解】A.异戊烷,又称为2-甲基丁烷,A错误;
B.单糖和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共9种,D正确;
答案选D。
7.B
【详解】A. 二氧化氯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病毒氧化变质而失去生理活性,因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而酒精则是由于其使蛋白质脱水发生变性而消毒,因此二者的消毒原理不相同,A错误;
B. 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都是高聚物,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C. 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的空隙大,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不能阻止病毒渗透,因此不能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C错误;
D. 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不能阻止病毒滋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C
【详解】A.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蛋白质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 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这三大合成材料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 绿色化学是指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从源头消除污染,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根据题给信息,聚乳酸(PL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不是天然高分子材料。答案选C。
11.D
【详解】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属于加聚产物,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6H5CH=CHCOOCH=CH2,据此解答。
详解:A. 该物质可经过加聚反应制得,A错误;
B. 1 mol该物质可消耗4n mol H2,B错误;
C. 分子中含有酯基,该物质不能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错误;
D. 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是C6H5CH=CHCOOCH=CH2,化学式为C11H10O2,D正确。答案选D。
12.D
【详解】A.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是一种良好的溶剂,A正确;
B.苯酚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以把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B正确;
C.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法提纯,C正确;
D.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由乳酸()通过缩聚反应制得,D错误;
答案选D。
13.B
【详解】试题分析:聚氯乙烯(PVC)的单体是CH2CHCl,可以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制得,而不能由聚乙烯(PE)的单体CH2CH2和HCl加成制得,B项错误,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PVC结构、性质的判断以及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4.B
【详解】A.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二肽,甘氨酸与甘氨酸、丙氨酸与丙氨酸脱水可形成2种二肽,甘氨酸的羧基与丙氨酸的氨基、甘氨酸的氨基与丙氨酸的羧基可脱水形成2种二肽,共可生成4种二肽,故A正确;
B.淀粉溶液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应先往水解液中加碱中和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无银镜生成,则淀粉还没水解,B不正确;
C.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结构片断为,故C正确;
D.植物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B。
15.D
【分析】煤干馏得到焦炭,在电炉中氧化钙与碳反应生成碳化钙,再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所以A为乙炔,B为氯乙烯,PVC为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由人造羊毛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D结构简式为。
【详解】A.①是乙炔与HCl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
B.据以上分析,C的结构简式为,是乙炔与HCN加成的产物,B项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项正确;
D.②是与的加聚反应,D项错误。
故选D。
16. 加聚
【详解】将氯丁橡胶的化学结构沿划线位置切分,即可得到链节为;采用弯箭头法,便可得到单体为;该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二烯烃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答案为:;;加聚。
【点睛】链节的主链上全部是用单键或双键相连的碳原子,该高聚物通常由加聚反应制得。
17. D A B C E 略 略 略 HOOC-C6H4-COOH HOCH2CH2OH
【详解】(1).①.35Cl和37Cl质子数都为17,中子数不同,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D;
②.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结构相似、通式相同,分子式相差15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A;
③.12C60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B;
④. 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
⑤乙醇和乙二醇的官能团相同都是羟基,但二者中羟基个数分别是1个和2个,所以二者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更不是同素异形体,二者都是醇类物质,所以为同一类物质,故答案为E。
(2).①.丙氨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可发生缩聚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 NH2CH(CH3)COOH NH2-[-CH(CH3)CO-]n-OH+(n-1)H2O,故答案为n NH2CH(CH3)COOH NH2-[-CH(CH3)CO-]n-OH+(n-1)H2O;
②. 淀粉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 +n H2O
n C6H12O6,故答案为(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③..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丙酸和氧化亚铜,方程式为2C2H5OH+O2 2CH3CHO+2H2O,故答案是:2C2H5OH+O2 2CH3CHO+2H2O;
(3). 根据涤纶树脂的结构:可知,从酯基中碳氧单键处断键时即可以得到合成涤纶树脂的单体,分别为:HOOC-C6H4-COOH和HOCH2CH2OH,故答案是:HOOC-C6H4-COOH;HOCH2CH2OH。
18.(1)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2) CH2=CHCl CH2=CH2
(3)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 聚乙烯更易燃烧,聚氯乙烯燃烧有白雾(HCl的小液滴)生成
(4)CHCl=CHCl
【解析】(1)
CH≡CH和HCN通过加成反应生成CH2=CHCN,CH2=CHCN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
(2)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经过加聚反应得到的,所以其单体为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Cl,聚乙烯是由乙烯经过加聚反应得到的,所以其单体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
(3)
聚氯乙烯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放出;聚氯乙烯有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大的氯原子,其密度比聚乙烯大;聚乙烯更易燃烧,聚氯乙烯不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氯化氢,有白雾(HCl的小液滴)产生。
(4)
由PVDC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单体为CH2=CCl2,其同分异构体为:CHCl=CHCl。
19. 直形冷凝管 甲醛和氨基乙酸酯的配比为1.00、温度为80℃ 干燥有机物 nNC—CH2—COOCH2CH2CH2CH3+nHCHO+nH2O ad
【分析】氰基乙酸酯(NC—CH2—COOR)和甲醛在碱催化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和水,,再裂解得到最终产物。
【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图2中的仪器a名称为直形冷凝管。
(2)根据图3可知,当甲醛和氨基乙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温度为80℃时,收率最高,所以制备该医用胶单体的最佳条件为甲醛和氨基乙酸酯的配比为1.00、温度为80℃。
(3)发生第一步反应时生成了水,步骤3中加入五氧化二磷的目的是除去中间产物中的水。
(4)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H-NMR)可知,该医用胶单体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1:2:2:2:3,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5)步骤1是氰基乙酸丁酯(NC—CH2—COOCH2CH2CH2CH3)和甲醛在碱催化下发生聚合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C—CH2—COOCH2CH2CH2CH3+nHCHO+nH2O。
(6)氰基能发生水解生成羧基,所以可以用稀盐酸和湿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医用胶单体中的氰基,故选用的实验用品是ad。
20. D F H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规实验操作、高聚物找单体和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难度不大。
【详解】Ⅰ.A.实验室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中部,A错误;
B.由于乙醇本身就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故不能用金属钠检验无水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B错误;
C.由于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先加入足量的NaOH,分液后,再通入足量的CO2,过滤即可实现,C错误;
D.由于醛基也能与溴水反应,故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O,检验里面的碳碳双键时,可先用新制氢氧化铜除醛基,再加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D正确;
E.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先加入硝酸中和烧碱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E错误;
F.将铜丝弯成螺旋状以增大接触面积,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F正确;
G.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H2SO4后加新制Cu(OH)2悬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G错误;
H.实验室制乙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改用饱和食盐水,H正确;
故答案为:DFH;
II.(1) 由 、 和3种单体经过加聚反应合成,故答案为:3;
(2) 中羧基和溴原子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21. 恒压滴液漏斗或恒压分液漏斗 平衡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 反应中会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若答出“浓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对设备腐蚀严重”也可以) 水浴 B 作安全瓶,防止自来水压不稳时,在负压情况下运行时水会倒吸进入吸滤瓶。(写出“作安全瓶”或“防倒吸”这些关键采分点就可以给分。) 58.45%(58.46%也可以)
【详解】(1)根据仪器b结构特征可知为恒压滴液漏斗,由于其瓶身和下端有玻璃管相通,所以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为平衡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故答案为:恒压滴液漏斗、平衡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
(2) 对比传统法和绿色法可知,传统法采用浓硝酸做氧化剂,反应中会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除此之外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对设备腐蚀严重,而绿色法采用过氧化氢做氧化剂,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故答案为:反应中会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或者浓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对设备腐蚀严重;
(3)绿色合成时,反应需维持温度在80~90℃,此温度正好是水浴加热的控制范围,且水浴加热受热均匀、温度易控制,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4)由题中信息可知:①己二酸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②易溶于酒精,洗涤晶体一定要防止产品损失,利用信息①可知己二酸在热水中溶解度大,溶解损失大,故不能选择热水,根据信息②可知,己二酸易溶于酒精,溶解损失大,不能选择酒精,滤液洗涤影响纯度,达不到洗涤效果,所以应该用冷水洗涤,故选择:B;
(5)抽滤装置中仪器C的作用可增大系统容积做缓冲瓶,除此之外还可作安全瓶,防止自来水压不稳时,在负压情况下运行时水会倒吸进入吸滤瓶,故答案为:作安全瓶,防止自来水压不稳时,在负压情况下运行时水会倒吸进入吸滤瓶。
(6)根据产率计算公式:可知,己二酸实际产量=12.8g,理论产量=,己二酸的产率,故答案为: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