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4.1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运输的影响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4.1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运输的影响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9 08:1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新人教版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transportation layout
义乌机场
1、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
2、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
3、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口港?
01
现代化交通
运输方式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mode
你知道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
公路运输
管道运输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
水路运输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最快捷的
现代运输方式
专用运输
其生产与运销混为一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注意: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不是同一种东西!
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有何优缺点?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运量大,速度快,
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贵
速度慢,连续性差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运量大,投资少,
成本低
速度快,效率高
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
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
短程、量小的货物
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
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
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荷兰鲜花运输到中国上海
从淮南到合肥上学
宝钢运输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宝钢运输淮南和山西的煤炭
新疆油气输往上海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海运)
铁路运输
管道运输
现今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上海磁悬浮列车
时速可达430km/h
高速公路
提高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高速化
提高交通工具的装载量
大型化
空客A380
亚洲最大的邮轮
超长汽车
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专业化
物流分拣机器人
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优点
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
便于实现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全国交通运输网
交通线路网络化
不同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
多种运输方式通过交通枢纽实现联运
网络化(综合化)
交通枢纽
“八横八纵”
高铁网逐步推进
网络化(综合化)
02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
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如何组织,客流、货流如何分配、引导。
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人文因素: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
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
其他条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一般需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综合权衡多条原则。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阅读课本81页,说说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有哪些?
适度超前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土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其他
依据运输需求
案例: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1)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最美川藏318国道
乡道
(2)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案例:目前机场设定的年旅客量为4500万人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200万。此外,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速度,大兴国际机场最终将会实现1亿旅客外加400万吨货物的年吞吐量。设计标准考虑了以后的人流量和物流量。
北京大兴机场
(3)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筑成“之”字形。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陡坡都要修筑成“之”字形?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地形
高级别道路多采用架桥、打隧道、开挖山的方式通过山地,以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挂壁公路:在坡度接近垂直的路段,一般采用沿等高线开凿道路的方式。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3)因地制宜
线路应注意避开地质不稳定地区,如断裂带、地下暗河所在地区;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如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地质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垫高路基
青藏铁路采用高架桥
解决冻土问题
(3)因地制宜
气候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3)因地制宜
水文
(4)尽量少占耕地
交通线、站点布局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京沪高铁
线路修建尽量少占土地,一般采用绕行或修高架的方式。
(5)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案例:城市综合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通过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实现城市内部和对外的人及物的运输需求。
(6)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等。
案例:南昆铁路
南昆铁路是从广西南宁到云南昆明的一条铁路线,沿途自然灾害多发,地势起伏大,河流多,修筑难度非常大。
考虑到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需要,在当时技术、经济水平相对更低的情况下依然修建了。
03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demand and transportation layout
为什么有的公路建成高速公路,而有的公路是比较窄的水泥路?
为什么有的火车站规模很大,而有的火车站规模很小?
区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从而要求交通运输布局做相应的变化。
一、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布局的关系
是什么决定了交通线的建设标准和场站规模?
一、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布局的关系
荔浦汽车站
南宁汽车站
交通需求量较小,交通线标准低、场站规模小;
交通需求量较大,交通线标准高、场站规模大;
(1)交通运输布局首先关注需求量大的点和线。
应重点关注城市,使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
优先关注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线建设。
二、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重点关注相邻重要城市间的交通建设。
二、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①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
如果要运一吨砂糖橘到武汉,要选择哪种交通方式?
(2)交通运输布局应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
按投资 由大到小为:
运费价格 由大到小为:
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
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
按连续性 由好到差为: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对比
海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
铁路—管道—公路—航空—海运
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海运
航空—铁路—公路—管道—海运
公路—航空—铁路—海运—管道
管道—铁路—公路—航空—海运
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远程、量大、不急需的货物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货物
流体、气体货物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适合运输不同的货物
②因此交通运输需求的差异需要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应运而生。
案例: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公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思考
3. 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城区用地成本较低;带动城区边缘的发展;
减小对城区的影响(比如噪音)。
过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停车频繁影响车速;
过疏无法满足沿线交通运输的需求。
P82
1.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2.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连接了沿线主要城市;站点分布较均匀
(3)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和分布的特点影响布局变化
①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如义乌快速发展,促使航空运输开通;江西赣州家具快速发展,开通了到欧洲的中欧班列。
义乌飞机场
赣州中欧班列
②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非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铁路布局依然保持着最初殖民时期的总体布局状态,反映了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需求。
图4.5 非洲铁路分布示意
交通运输若不能满足区域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则会阻碍区域发展,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
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区域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
为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交通运输的建设往往具有滞后性?
04
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
Regional capital and transportation layout
工业化初期,交通运输需求猛增,并且还有各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建设,但政府一般无力全面、快速解决;
当区域发展至一定水平,政府拥有足够资金,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水平。
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直接影响
所以说,交通运输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应
经济水平高
经济水平低
非洲铁路图
欧洲铁路图
交通线和站点密集,质量高
资金足
资金不足
交通线和站点稀疏,质量低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1984年已建成通车,为什么二期工程于2001年才开工?
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哪些自然障碍?
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间接影响
结合图4.6和图4.7,探究以下问题:
交通建设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以及施工水平。
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土层反复冻融,当表层冻结而下层未冻结时,铁路路基不稳定,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资金充足
提高技术
克服建设障碍
提高运输效率
青藏铁路的修建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主要得益于我国充足的资金推动技术攻关。
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材料、机械、工程等
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间接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线、站布局变化很大,有些交通线、站经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表显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突破整千万次的年份。
年份 1993 2000 2004 2005 2007 2009 2010 2012 2016
旅客年吞吐量/万人次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三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至实际旅客年吞吐量超过设计旅客年吞吐量分别用了多少年?
二号航站楼用了5年,三号航站楼用了4年多。
2、交通运输线、站布局一般强调“适度超前”。通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的案例,说明你对“适度超前”的理解。
既要超前,又不能过分贪大求全,导致资金的浪费。
交通运输的布局在设计标准和运输能力上要留有余地,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满足一定时期内运输需求的增长。
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设计在2015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200万人次,可是至201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已达到8371万人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增加的速度远超专家的预测,就此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想。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且北京是我国首都;
从国际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密切。
感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专家的预测,在世界上是少有先例的发展奇迹。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01
区域运输的合理化
02
交通运输布局
的一般原则
01
交通运输
布局规模
02
城市交通
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01
经济发展水平
02
交通建设技术
与交通运输布局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小结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及部分地铁线路分布图。
图中四条地铁线路中,最先修建的是哪一条,理由是?
四条线路中,只有乙连通了该市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而且连接的住宅区和工业区的范围最为广泛,可快速、充分地满足不同功能区之间众多人口对于工作和生活便捷交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