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思考一下:
遭遇过火山的区域以及火山爆发之后火浆岩形成新的陆地或者岛屿否一直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呢?
三百年后
五大连池
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01.
学会区分群落演替的类型
学习目标
02.
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01
PART.
初生演替
初生演替: 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裸岩阶段
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地衣阶段
优势种:地衣
形成原因:
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能够分泌有机酸,加速裸岩风化,从而获取裸岩中的养分。
好处:土壤颗粒有机物增多
苔藓阶段
优势种:苔藓
形成原因:
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苔藓比地衣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
好处: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草本植物阶段
优势种:草本植物
形成原因:
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草本植物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
好处:土壤有机物越来越多,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优势种:灌木
形成原因:
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草本植物更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
好处:遮阴避风的作用等
森林阶段
优势种:乔木
形成原因:
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
好处:进一步改善生物了生物生存环境
总结: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主角,这些角色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后来者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即使演绎到森林阶段,茂盛的森林中,依然存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以及丛生的灌木。
总的来看,自然群落演替的趋势是:从简单→复杂,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生物量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加,一直发展到顶级阶段,才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02
PART.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B
C
D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树林
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
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灌木逐渐减少,乔术逐渐蔚然成林。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的农田演替出树林,需要数十年时间。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