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8 21: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走一步,再走一步》
自读课
莫顿 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他在65岁时把小时候这段经历写成了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
默读要求:
快速阅读,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运用六要素的概括方法)。
(自读时间:3分钟,阅读速度500字/分,课标要求)
凹凸 训诫 峭壁 迂回 嘲笑
啜泣 屡次 突兀 晕眩 怦怦
高不可攀 惊慌失措
灰心丧气 参差不齐
检测词语
经过
起因
地点
时间
人物
结果
事件的六要素
读情节
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作者八岁时的一个夏天
地点:费城。
人物: “我”、父亲、其他小伙伴。
起因: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本文主要内容
“我”八岁时和小朋友们玩厌了游戏,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进退两难。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
读情节
口语表达训练
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时间:五十七年前七月
地点:费城
人物: “我”、杰里、其他小朋友、爸爸
起因:我们玩厌了… …
经过:伙伴们都走下了… …
结果:杰里 叫来父亲… …
读人物
再次默读,细细品味,在这一次“冒险”事件中,“我”的心理有何变化?请一一划出能够表现人物心理的语句。
小心翼翼——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心惊肉跳——心在瘦骨嶙峋的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恐惧疲乏
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 征服悬崖的过程,心理是不断变化的:最初对自己走下去( );当左脚踩到脚下的一块岩石( )随后( );最后走下悬崖产生( )。
毫无信心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巨大成就感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环境描写的作用?
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交代时间
这次“冒险”事件中,“我”最终能够脱险,还依靠了父亲和小伙伴杰里的帮助,请运用分析人物的方法,简要评说“我”的父亲和伙伴杰里。
语言
动作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
质疑理解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孩子收获了什么?
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
勇气、自信、方法
读主旨
经历这次“冒险”事件后,文中的“我”有了怎样的感悟?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走一步,再走一步”什么意思?
战胜一个小困难;
再战胜一个小困难。
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做起,就能逐个击破!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哪些写作技巧?
读写法
读写法
多处伏笔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卒章显志
写作技巧
作业布置
1. 完成语文作业本。
2.运用恰当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的方法,以父亲的视角改写“悬崖脱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