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境”——叙事要有波澜》教学设计 二轮专题中考作文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走出困境”——叙事要有波澜》教学设计 二轮专题中考作文指导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8 23: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出“困境”
——叙事要有波澜
一、困境调查与归纳展示(2分钟)
得知我要到咱们九(4)班来上一堂作文指导课,我也很想了解同学们在叙事作文中有哪些困惑,就请你们钱老师做了一个采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视频。
【课件播放视频】
从刚才的采访视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同学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展示:一是记事情节过于简单、平淡,缺少波澜;二是细节不够充分,缺少情感,主题不够突出。】
下面我们就在这堂课上一起来探讨一下,希望能找到一些“走出困境”的办法。
二、范文引领(15分钟)【方式:小组合作】
我们的课文其实就是最好的范文。大家一定还记得七年级学过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它具有完整清晰的事件结构,在细节描写、中心表达方面也有较为突出的示范作用,对解决我们以上两个问题有很好的启发性。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能将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呢?
(一)陷入困境
1.首先我们来看,作者在爬悬崖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大家已经独立自主完成了梳理,现在我们小组内进行简短的交流(1分钟),请组内1位同学来跟大家交流成果。【其他组是否有补充?】
【板书:体弱—山高—落单—天黑】
小结:正是随着困难一个个叠加,最终文中的“我”陷入了一个怎样的困境?(预设:一个孤立无援、进退维谷的困境),变成了巨大的危机。【板书:危机】同时主人公什么心理也达到了一个高潮。(预设:紧张、恐惧)作者从陷入困境开始,将困难一步步叠加上升,最后达到高潮。困境难度的加大实际就是危机的爆发,这就是困难升级法,使情节有了波折。
2.为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在这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情景再现?
【预设:心理描写、环境烘托、动作描写、动用听觉、视觉等各感官】
(二)走出困境
接下来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来写脱离困境的过程的?
【板书:父亲的安抚、指引;自己的行动;信心的递增】
我们发现,顺着台阶下来,作者的困境得以解决,他的恐惧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困境上升;紧张恐惧心理释放;困境解决;】
危机
天黑 父亲的安抚、指引;
落单
山高 自己的行动;
体弱 信心的递增
陷入困境 得到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情节又有了新的波折。
小结:通过我们的探讨,老师给大家搭了一个使叙事有一波三折的简易写作框架。
【课件展示:抛物线图】
三、走出困境(作文升格)
1.评析学生习作
现在请大家看导学案上学生的习作,根据我们刚才探索出的写作支架,说说你觉得这篇作文在情节的设计上有哪些欠缺?【随机抽取1—2名】
【具体操作法:一是让学生采用要点标示法; 二是情境再现法(提问: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想?“你当时看到了什么,你会怎么做?”)】
【预设:若学生未回答出,则提问:这篇习作是否将困难升级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危机,让你觉得身临其境? 这篇习作在写解决困境的时候,是否将困境解决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
2.作文升格
下面我们来为这个同学支招。我们为他设计一个困境上升,从而形成危机的场景。同时,再为他设计几个困境解决的办法。【小组讨论:左三+右三,2分钟】
(请2个小组展示)
老师罗列了一下,有的危机场景是同学们亲身经历过得的,有的可能是他人经历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并具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课件展示:危机展现(左)+走出困境的方法(右)】
请右边的同学说说你们为他走出困境支了什么招?
(2个小组展示)
老师也为大家支了几个招,
【课件展示:走出困境的方法(右)】
现在请大家把刚才的讨论形成文稿,为了使你的情节有波澜,引人入胜,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课件展示: 温馨提示
写作需要细节提升,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烘托、……】
【写作】(5分钟)
【作品展示】(小组推荐,学生朗读讲解,讲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四、【教师采访】:
我要请出钱老师视频中出现的四位同学,你们来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你们解决写作的困惑有帮助吗?你们收获了什么?
(预设)请问,你对一波三折有没有新的想法
五、【教师小结】
当然,让我们的作文情节回环、一波三折的方法并不只是今天所讲的“困境法”,还有很多如悬念法、突转法、抑扬法、矛盾法等,有待同学们继续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看多学多用,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的慧眼去看世界,写出更多更好更精彩的作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