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比一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比一比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9-29 21: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学 习方法,它有助于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材编写特点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特点:1.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教材从生活场景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直接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对相应人或物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做出判断。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生对长短、高矮、轻重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比较的经验。2.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一方面,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比较方法,另一方面,注意通过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或采用更为灵活的比较方法,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建立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包括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段对齐;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简易天平。
教学难点 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
课时安排 本单元一课时完成。比一比………………………………1课时
第二单元 比一比 (1课时)
课题 比一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内容以及对应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 感受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建立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难点 1.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学具准备:实物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1.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板书课题:比一比)2.明确目标。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1.比长短。(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3)指导学生用在□里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2.比高矮。(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3.比轻重。(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6.师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端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三、精当练习,适度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1)课件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说比较的过程,突出:两条路中,一条是直的,另一条是弯的,直的路近,弯的路远。3.“想想做做”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试着看图判断,再通过追问判断的理由,引出通过“数方格的个数”比较长短的方法。4.“想想做做”第4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5.“想想做做”第5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条件的可以用实物演示,引导学生从水面高度和杯子的粗细这两个角度综合考虑。6. “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说明比较1个红萝卜和一个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萝卜轻重的推理过程,强调因为因为一个红萝卜与3个胡萝卜一样重,所以一个红萝卜比一个胡萝卜重。 7.拓展练习,提升新知。可以先让同桌学生交流,然后指名说说图意,明确一个菠萝比一个梨重,一个梨与2个桃一样重;而一个梨与2个桃一样重,就表明一个梨比一个桃重。由此对三种水果的轻重做出正确的排序。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比 一 比比长短、比高矮 、比轻重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