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9 00: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了解前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赏析文章逼真描写、巧用伏笔、鲜明对比的写作特色;
3.探究黑猫,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以及感受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重点:对比前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把握作者对前三只猫不同的情感。
难点:领悟文章高超的描写、伏笔、对比等艺术特色;探究黑猫带给人的启示。
预习作业: 1、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圈点勾画出逼真描写猫的语句,并做批注。
2、完成语文作业本预习部分。
一、课文导入
看了郑振铎的《猫》,同学们都发出了自己的感慨:猫的亡失让我们产生可怜之情,第三只猫的冤死让我们有种可悲之感,鲜活小生命的逝去更带来了无限的可叹。那么语言文字的背后是否还有更多的故事和内涵值得我们深思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逼真描写,形象生动
认真预习课文后,同学都找到了逼真描写猫的语句,也做了相关批注,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明作者是从来历、外形、性情上进行逼真描写的)
重点句子预设: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比喻,逼真的写出了第一只猫花白的毛色)
②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扑”字能否换“走” 或者“跑”。 “扑”字运用恰当的动词逼真的写出了第一只猫活泼的样子。)
③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想象一下,第二只猫具体会怎样去捉蝴蝶的?从猫的眼睛、胡须、头、四肢等角度展开想象)
④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再次想象一下,第三只猫具体会怎样懒惰的伏着?从猫的眼睛、胡须、头、四肢等角度展开想象)
指名学生朗读或者小组朗读,课文第一、第三、第十六自然段部分逼真描写小猫的片段,读出或活泼或不活泼的感觉,重点在语速的快慢处理上,活泼的应该轻快些,不活泼的应该缓慢些)
小结过渡:作者通过逼真的描写,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太活泼、第三只猫不活泼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巧用伏笔,结构严谨
……然而它们的结局却是相同的——先后都亡失了。你阅读全文后是否觉得这三只猫都毫无例外的亡失了,这样的情节是否很突兀或者很不真实呢?请联系课文的一些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三只猫先后亡失,其实都是有先兆的。
第一只猫:后来这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第二只猫: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第三只猫: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这样看来,这三只猫的亡失作者都早就有了提示或暗示,这样的写法就是伏笔。恰当的运用伏笔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情节更加真实。有人说,“伏笔”就是埋在文章中的一颗地雷。大家说说看,假如你要埋一颗地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起爆、隐蔽、安全距离)
既然埋下了地雷就必须起爆,所以用好伏笔的第一原则就是“有伏必应”,后文必须呼应前文的伏笔;既然是埋地雷就不应该让别人发现,所以用好伏笔的第二原则就是“含蓄自然”;此外,埋下的地雷不能与自己太近,要不然连自己一起炸了,所以用好伏笔的第三原则就是“不宜紧贴”,伏笔和后文的呼应不宜太近。
小结过渡:其实作者在文中不仅对三只猫的亡失埋下了伏笔,文中的“我”以及家人对三只猫的不同感情,在交代三只猫的来历时也埋下了伏笔。
四、鲜明对比,中心突出
第一只猫:感情——相伴的小伴侣, 来历——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第二只猫:感情——亲爱的同伴, 来历——三妹便怂恿这她去要一只来;
第三只猫:感情——若有若无的动物,来历——张婶把它拾了进来。
三只猫不同的来历预示着“我”和家人对它们的不同感情,而这样的感情也形成了……(学生齐答:鲜明的对比)
文中除了对三只小猫的来历和不同感情形成对比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其它也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会谈到外形、性情,教师加以肯定,但不再具体分析。教师启发:三只猫先后亡失后,作者的心理活动也形成了对比。学生找出句子,朗读。)
归纳明确:通过三次养猫的对比描写,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问题,同学可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当归类。)
归纳总结: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5、探究质疑,主旨深华
从这三只猫的故事当中,我们同学明白了很多道理。老师想问一个问题,文章其实一共写了几只猫?(四只)是的,我们同学读得很仔细,课文还写了第四只猫——黑猫,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找出黑猫的句子,朗读。
因为它,害我冤枉了那可怜的小猫。那这只黑猫是否该处死呢?
辩论赛——黑猫是否该处死?陈述理由时用以下格式:我认为,这只黑猫应该(或不应该)被处死,因为:第一……第二……
正方——反方——正方——反方
感谢同学们带来的精彩辩论,有理有据,有情有义,那老师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猫是有生命的、有自由的、有尊严的小动物,而我们是有灵性的人类,人性更应该要有善良之心。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郑振铎先生借助猫的故事,表达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真、善、美”的美好情感。同时,因为描写,我们品赏到了文字的美丽;因为伏笔,我们欣赏到了文笔的美妙;因为对比,我们鉴赏到了文章的美好。美——永驻人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六、作业
以“两个月后的一天,第三只猫又回到了我家……”开头,从描写猫的外形、与前文伏笔的呼应、作者情感变化的对比三个方面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训练:
以“两个月后的一天,第三只猫又回到了我家……”开头,从描写猫的外形、与前文伏笔的呼应、作者情感变化的对比三个方面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片段。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