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青苔tái B.着zháo 想 C.应yìng 验 D.前爪zhǎo
2.下列汉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松散(sǎn) 泡沫(mè) 是否(fǒu)
B.怨(yuàn)恨 颤(zhàn)动 遵循(xún)
C.任凭(pín) 栅(zhà)栏 优雅(yǎ)
D.告诫(jiè) 折(zhé)磨 贸(mào)易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磁场 惊惶 拔弄 自愧弗如
B.琴键 眺望 严骏 见微知著
C.油腻 沸腾 依偎 通宵达旦
D.剥削 韭徒 恐怖 头晕目眩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知道,明了)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B.自愧弗如(不) 孰为汝多知乎(了解)
C.司空见惯(习惯) 渭城朝雨浥轻尘(湿润)
D.不以为然(对) 百啭无人能解(鸟婉转的叫声)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只蜡烛是一个重要非常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B.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C.广东的人口占全国的8%,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D.即使发动机没有研制成功,但研究员一点儿也不气馁。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科技人员夜以继日的实验、攻关,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B.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在朝堂上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男孩瑞恩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
D.我觉得他的这种态度是颇耐人寻味的。
7.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一项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与“笔:写字”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对词是( )
A.布:织布 B.棉花:纤维 C.船:运输 D.医生:病人
9.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下列语句中,语气最重的一句是( )
A.明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 B.明天的会,你不去不好。
C.明天的会,你非去不可。 D.明天的会,你能参加吗?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民俗散文,详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十五,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B.《两小儿辩日》选自《孔子·告子》,是记录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名著。
C.《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分别是笛福和马克·吐温。
D.《十六年前的回忆》运用了首尾呼应、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环境、滥杀动物。
12.下列词语中,运用了相同修辞方法的一组是( )
A.口是心非 呆若木鸡 炮火连天 B.一日三秋 肝肠寸断 怒发冲冠
C.如梦初醒 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D.事半功倍 杯水车薪 如虎添翼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水一战、望梅止渴、闻鸡起舞、程门立雪,都是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B.养尊处优、埋头苦干、哄抬物价、三年五载,加点字都是多音字。
C.无独有偶、舍本逐末、大智若愚、省吃俭用,都是含反义词的成语。
D.游手好闲、知足安命、见义勇为、高风亮节,都是形容人的品质的成语。
14.“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绝”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隔绝 B.妙到极处 C.远远,完全 D.消失
15.下列句子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②每当你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
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④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树木花草,哪来的人类生物呢?
⑤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⑥你注意过那藏有植物根基的泥土吗?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④③
C.⑥⑤②①④③ D.⑥⑤②①③④
16.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理解独特 声音清脆 技巧简练 B.群星璀璨 烟波浩渺 云彩呼啸
C.和睦相处 增进友谊 生活简朴 D.绿树葱郁 展示才华 锻炼矿渣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从军行》表现了将士们顽强斗志和豪迈气概。
B.《红楼春趣》中大家放风筝是为了展示谁的风筝好看、飞得高。
C.形声字是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或形符创造出来的。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停顿恰当。
18.“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这个句子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换 C.表示声音断续
19.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D.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
20.“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所对应的传统节日依次是( )
A.重阳节 中秋节 端午节 B.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C.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D.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
二、判断题
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1.《灯光》一课的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结构紧凑。( )
22.刘知侠的《红日》,吴强的《铁道游击队》,徐光耀的《小兵张嘎》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
23.“鼎”字笔画共有十二画,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竖。( )
24.“邯郸学步”这一词是用来比喻一味模范别人,不仅学不会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
三、填空题
25.请在下列文段括号中填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xiāo( )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 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yōng( ) 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26.形近字组词。
蓬( ) 辨( ) 哀( ) 械( ) 悔( )
篷( ) 辩( ) 衷( ) 诫( ) 诲( )
27.中国是诗的国度,写花的诗比比皆是,下面是相关花的诗句,请你说出上句或下句。
(1)夜来风雨声,_____________。(孟浩然《春晓》)
(2)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山园小梅》)
(3)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陆游《卜算子 咏梅》)
(4)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春色满园》)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志南和尚《绝句》)
(6)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8.请根据情境,填上恰当的内容,让下面的语段更完整。
(1)【趣说对联】莲花山湖畔山花烂漫,一谭碧水倒映着蓝天,让我们不禁想起一副回文联:“________”
(2)【童趣之美】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我们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找寻到天真可爱的“小儿”:“________。”课文《杨氏之子》中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________”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
(3)【智者人生】在历史上,每一个被人们深深怀念的智者,无不是胸怀天下,一心为人。德国诗人歌德认为只有被世界认可的价值,才值得你自己去喜爱,他说:“________”印度诗人泰戈尔则认为:“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________。
29.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作品或人物。
(1)公主 小矮人 王子 继母 作品:__________
(2)海滩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 主人公:__________
30.阅读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对联中涉及《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人物,请指出其中的任意两个,并写出与其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人物: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项:着想zhuó xiǎng。意思是(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
2.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平时要注意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对字音要多加积累。
A错误。泡沫mè改为mò。
B错误。颤动zhàn改为chàn。
C错误。任凭pín改为píng。
D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拨弄:用手脚或棍棒等来回地拔动,故“拔”错误,应为“拨”。
B.有误,严峻:严酷,情况严重。故“骏”错误,应为“峻”。
C.正确。
D.有误,匪徒:强盗。故“韭”错误,应为“匪”。
4.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C、D正确。
B.有误,“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谁说你知识渊博呢。知:智慧。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需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病句常见病因: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等。
A项,量词使用错误。“只”应改为“支”。
B项正确。
C项,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广东的人口”,而后面的表语是“省份”,前后所表示的对象不一致。将主语改为“广东省”,即:人口占全国的8%的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前后是条件关系,非转折,应用改为:即使发动机没有研制成功,研究员也一点儿都不气馁。
6.B
【详解】本题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A项、C项、D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B项,加点成语使用有误。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和后面“笑起来”重复。可以改为“情不自禁”。
故选:B。
7.D
【详解】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A项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B项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C项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D项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8.C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归类,注意观察词语关系。
笔:写字是用笔写字;船:运输是用船运输。都是第一个是名词(工具),后面的是动词(作用) 。故选C。
9.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朗读时对于语气的把握,完成时要注意结合句子的内容或联系上下文运用合适的语气朗读。
A.从“一定”可判断是祈使句。
B.是陈述句。
C.从“非去不”可以判断是双重否定句。
D.无疑而问,表示反问。
四种句式语气最强的是双重否定句,其次是反问句,然后是祈使句,最后是陈述句。
10.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A项,《北京的春节》除了详写腊八、除夕、正月十五,还详写了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描绘的是“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B项,《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记录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名著是《论语》。
C项,正确。
D项,《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式文章,运用了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不是“插叙”。
11.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通过”和“使”同时出现,使得句子缺少了主语。或删除“通过”,改为: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或删除“使”。
B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卫生素养、文明意识”后面加“的提高”。
C项正确。
D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滥杀动物”后面加“的暴行”。
12.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项中“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运用对比修辞手法。
“呆若木鸡”指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炮火连天”指炮火跟天连在一起了,形容炮火非常猛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B项中“一日三秋”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肝肠寸断”指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怒发冲冠”指气得头发竖立,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项中“如梦初醒”指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草木皆兵”指见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敌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何乐不为”指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D项中“事半功倍”指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13.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文学常识。解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ABD正确;C.有误,“省吃俭用”不含反义词;故选:C。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绝”有很多含义,要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所给诗句“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句意是: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所以这里选项C正确。
15.B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提出只注意什么“ 每当你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注意那苍翠挺拔的参天古木 ”“ 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再提出注意过什么”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接着说出原因”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 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花草树木,哪来的人类生物呢?”最后讲结果“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地为人类奉献自己”。
所以选B答案。
16.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词语判断是否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找出不合理搭配词语的原因进行判断,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A答案:“技巧简练” 搭配不合适,应是“技巧精练”。
B答案: “云彩呼啸”搭配不合适,应是“北风呼啸”。
C答案:搭配合适。
D答案:“群星弥漫”搭配不合适,应是“群星闪烁”。
A、B和D有的词语搭配不恰当,C的搭配恰当。
17.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A项叙述错误,《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
B项叙述错误,《红楼春趣》中大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D项叙述错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停顿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8.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是“我鼻子酸”的原因,使用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19.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B项中“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的意思是雨来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向敌人屈服。
“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的意思是雨来可以选择牺牲自己,也可以选择向敌人屈服。
20.C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解释。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的意思是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这是描写的端午节的,樱桃和桑椹都是一般老百姓能够吃到的野味,也是平民百姓用来献给屈原的一些食物。菖蒲、雄黄酒和黄符都是民间过端午节用来驱邪的材料。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以黄花(指菊花)的视角来看这位关山客,反映了他一种无可奈何的远涉关山离乡在外的孤寂心情,但他表面上显得稍为轻松而不沉重。是描写重阳节的。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的意思是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是描写中秋节的。
21.√ 22.× 23.× 24.√
【解析】21.略
22.略
23.略
24.略
25. qí yín 霄 jǐ 臃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的字音辨析及汉字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宵、臃”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菜畦,汉语词语,拼音是cài qí,意思指菜地。
长吟 [cháng yín] 基本释义 1.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2.指虫鸟长声的鸣叫。
脊梁[jǐ liáng]:〈名〉脊柱,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jǐ liang]:〈名〉脊背。
26. 蓬草 辨别 哀怨 机械 后悔 船篷 辩论 苦衷 告诫 教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学生需要注意“辨”和“辩”的组词。
27. 花落知多少 疏影横斜水清浅 只有香如故 春色满园关不住 吹面不寒杨柳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
【详解】该题考查的是古诗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填字)。
(1)出自唐代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出自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3)出自宋代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出自宋代叶绍翁《春色满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出自宋代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出自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8.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不是遮头是使风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缘绿荫的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联、格言诗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1)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意思:地上铺满了红色花,花很多,一眼望去满地都是花;天连著碧波荡漾的水,向远处望去这水似乎又连著天。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识记。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出自杨万里《舟过安仁》。全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杨氏之子》中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3)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的识记。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是歌德的名言。意思是:你给世界创造了价值,世界人民就会认识到你,自然就会认可你的价值。只有这样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价值,才值得你自己去喜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缘绿荫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句,意思是:果实因为它凝结了所有的成绩所以是尊贵的,花朵因为非常美丽所以是甜美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做叶子的事。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谦虚,要专心,不去炫耀也不流于表面。
29. 《白雪公主》 鲁滨逊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书阅读的积累。
(1)《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的《格林童话》。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格林兄弟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最后在他们帮助下,克服了后母的诅咒,找到真爱的王子的故事。 1937年1月13日,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问世。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719年4月25日出版。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 克鲁索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生存下来,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鲁滨逊,他在荒岛上收留了一个黑奴名叫“星期五”。
30. 刘备 诸葛亮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名著人物情节的识记能力。回答此题时,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情节,不要有误记。
“师卧龙”与后面的“龙师龙友”,可判断第一空中含有“龙”字,卧龙指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子龙是赵云的字;从“兄玄德,德弟德兄”中,可看出弟指张飞(字翼德)。
因此对联中的人物有:刘备、张飞、诸葛亮、赵子龙。
故事名称:写出所填人物相关的故事即可。如: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船借箭;张飞:三英战吕布;赵子龙:汉水之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