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C.《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抒情为主,兼叙述和说理,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D.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怜爱,从而让我们有了更多感悟。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péi wéi yì wèi
B.pèi wèi yì wèi
C.pèi wèi jì wéi
D.pèi wéi jì wéi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东汉被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4.下面词语的感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狭隘 恭敬 奥秘 恍然大悟
B.纯粹 渊博 刻苦 美不胜收
C.慷慨 懒惰 怂恿 精益求精
D.礼赞 嘲笑 活泼 随声附和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佩服 家谕户晓
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 见异思迁
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 漠不关心
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 精亦求精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我们经常嘱咐他要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C.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D.机构改革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拍脑门子一哄而上不行,拈轻怕重止步不前也不行。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的人,一个有____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____的人。
A.纯粹 到德 有誉于
B.纯萃 道得 有益于
C.纯粹 道德 有益于
D.纯萃 道得 有誉于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我拾起几片红叶一一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展示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
A.④②①③⑤⑥ 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④①③②⑤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语境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时过境迁,重回故园,他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北极光被誉为地球表面十大胜景之一。
C.暴雨过后,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到处是大小不一的泥潭。
她本来是翱翔在天空的自由的鸟儿,却一不小心掉入了现实的泥潭。
D.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为应付老师检查而抄袭作业,纯粹是浪费时间。
二、语言表达
11.如图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工作照。请你仔细观察,以“为袁隆平爷爷画像”为题,抓住细节为我们描绘一下他的形象。字数在150字左右。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疾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決決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道劲飞扬的草体大字:
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
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答答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2.文章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13.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有哪些变化?
轻淡调侃——( )——激动题字——( )——怆然吟诗
14.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
15.简要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④—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____。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待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终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取后的胜利。
⑤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⑥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⑦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原文有改动)
16.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7.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选文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9.若在选文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的两个例子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A.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时,没有钢琴供他练奏,可对音乐满怀热忱的他,以乐观的心态,用碗、碟、盆、罐等替代钢琴,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B.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以极大的热忱投人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20.请结合实际谈谈选文对你的启示。
阅读
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1.划分语段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2.对本段论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扬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B.白求恩精神感动很多人。
C.批评一些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
D.大家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3.对文中列举反面事实的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⑦⑧ C.③④⑥⑦ D.③④⑤⑥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为袁隆平爷爷画像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图中袁爷爷手捧稻穗,低头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些稻穗,饱含着深情! 他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
【答案】12.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原坡上菊花怒放的美景,表现出朱先生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反衬朱先生因家乡也将沦陷而产生的悲愤。
13.自责赧颜(自责愧赧) ; 咬指盖印(滴血盖印)
14.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朱先生受到爱国将士激励,准备书写,自我镇定的过程,表现了朱先生对为抗日将土题字的认真郑重。
15.他爱憎分明,他痛恨的,极尽挖苦之能;他敬佩的,又极尽支持之力。他坦诚真挚,在发现误会鹿兆海之后,真诚道歉。他正直爱国,作为知识分子有心报国却力有不逮,唯有以题字来寄托他的赤子之心和忧国之情。
【答案】16.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17.列举徐霞客怀着对寻幽探奇的热忱,完成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的事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中心论点。
18.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突出地证明了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9.A;B
20.(示例)做什么事都要有热忱。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满意,却一直找不到原因。读完选文后,我意识到是因为我对学习缺乏热忱。所以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培养对学习的热忱,全身心投入其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答案】21.A
22.D
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