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怀念 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9 00:1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秋天的怀念 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试卷发下来,我一看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
D.万千雪絮,泼泼洒洒,在空中交织着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3.文《秋天的怀念》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4.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整宿(sù) 淡雅(yǎ) 踩扁(cǎi)
B.沉寂(jì) 豌豆(wān) 捶打(cuí)
C.仿膳(shàn) 侍弄(dài) 鲜血(xuě)
D.絮叨(xù) 烂漫(màn) 深沉(chén)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昏谜 墙壁 央求 各得其所
B.憔悴 敏感 决别 絮絮叨叨
C.高洁 淡雅 砸碎 咄咄逼人
D.甜美 热列 归雁 舐犊情深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是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有由各种树木组成的行道树 ③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每到秋天,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①②④③
8.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9.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10.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二、语言表达
1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   ,   ,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并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似乎不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
③对她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她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她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了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母亲从来都是爱她的。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户到门口,短短的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屋里太黑,母亲怕弄出声响,几乎是挪出去的。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了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声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那是外婆去世后她第一次对母亲笑,然后用曾经对着外婆的有点儿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得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在没有了外婆以后,母亲的爱,甚至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⑤高三,是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了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最好的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怔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永远无怨无悔。
(原文有改动)
(链接)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2.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 ① 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 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②
初夏的时候 ③ 心如刀割
13.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的理解。
14.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①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5.《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画线句,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提炼其相似性并赏析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17.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18.文尾处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内容。
19.说说文章最后浓墨重彩详写菊花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答案】12.①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②对母亲再无隔阂③玩心路历程的小测试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
13.每一个母亲都把自己全部的爱交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也是自私的,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时候,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14.①“再也"表达了她无比感动及对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激。②“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
15.A.B两处画线句都使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都抒写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
A处“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是动作描写,“几乎”“立刻”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听到她招呼自己时的着急,“眼神里有些慌乱”是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为她出了什么问题时的惶恐,“怎么了?做噩梦了”是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焦灼和忧虑。B处写母亲“挡在窗前”体现了母亲怕儿子看到树叶飘落而伤感的心情,“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则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消沉的心情能变得好起来,从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答案】16.这是神态描写;“憔悴”意为脸色不好,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写出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爱,细腻地刻画出了母亲在自己病重期间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无私与伟大,暗含着自己的感动之情。
17.A
18.示例:你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必须用第二人称,只要内容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19.①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质。
②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③菊花象征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