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汪洋恣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亦称《南华经》。《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鲁迅评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逍遥游》主要阐发作者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富含哲理。《北冥有鱼》是《逍遥游》全文开头的一小部分。
北冥( ) 迁徙( ) 正色邪( )
鲲( ) 齐谐( ) 抟扶摇( )
míng
xǐ
yé
kūn
xié
tuán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体积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结构梳理
结构梳理
第一层 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
写北冥大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 “是鸟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 从“天之苍苍”到结尾
写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1.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2.为什么要写“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
2.为什么要写“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3.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
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也如同地面上的人仰望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大鹏飞翔高度之高,也表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
鲲:
鹏: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化而为鸟
形体硕大
变化神奇
夸张
体会庄子笔下“鹏” 的形象。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力量大
飞得高
善借风
借《齐谐》之言渲染鹏之大,极言鹏徙南冥气势恢弘。
体会庄子笔下“鹏” 的形象。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庄子》特色: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想象雄奇瑰丽
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前三句话以顶真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不知其几千里也”反复出现,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仅仅“鹏之背”就“不知其几千里也”,当它展开翅膀,那翅膀就像是“垂天之云”。其后又引用《齐谐》中的话,使用了两个极度夸大的数字——“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最后又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邈远。
《庄子》特色: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想象雄奇瑰丽
赏析
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庄子》特色: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道家:有待
无待
《北冥有鱼》一文刻画了巨鲲和大鹏的形象,借大鹏“海运则将徙”,“野马”“尘埃”气息吹拂的结果来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北冥有鱼
鲲鹏形象
大:几千里
背:几千里
翼:垂天之云
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大鹏南徙
《齐谐》言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
野马、尘埃——生物之以息相吹
大鹏视下——人之视上——目力有限
想象奇特
意境开阔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非常不满,常常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心境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背景链接
鹏
诗人李白借助“大鹏”的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本p118拓展四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另《大鹏赋》中李白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李白以大鹏自喻,寄托自己宏伟的志向和豪迈之情。
李白临终前借助于力不济的大鹏,表达自己壮志不酬,世无知音的悲凉之情。
《西游记》狮驼国能扇一翅就飞九万里的大鹏金翅雕,给唐僧师徒造成极大麻烦
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说岳全传》称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是大鹏转世。
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毛泽东主席年轻时曾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豪言壮语。1965年作《念奴娇 鸟儿问答》中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也源自《庄子》大鹏形象。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