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4 蜜蜂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
规范
端正
整洁
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资料袋
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阻力
大概
gài
zǔ
包括
kuò
准确无误
wù
推测
cè
沿途
逆风
nì
tú
陌生
mò
超常
chāo
学认字
阻力
大概
包括
准确无误
推测
沿途
逆风
陌生
超常
学认字
1
2
3
4
5
6
7
8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1
2
3
4
5
6
7
8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法布尔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靠无法解释的本能辨认方向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
2
3
4
5
6
7
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
放蜜蜂飞
等蜜蜂回
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借助关键语句
概括大意
圈一圈
连一连
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
借助关键语句
概括大意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靠无法解释的本能辨认方向
捉蜜蜂放蜜蜂
叫小女儿等
带蜂蜜走4公里
做记号 放蜜蜂
查蜂窝数蜜蜂
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靠无法解释的本能辨认方向
首先……接着……
然后……再……
最后……
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
★过程清楚
★声音响亮
★语句通顺
★自信大方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他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任务二:感受语言之妙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任务二:感受语言之妙
品一品
默读,用“ ”划出法布尔看到的,用“ ” 划出他想到的。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任务二:感受语言之妙
品一品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
1.认读本课词语,书写“蜜”“蜂”两个生字。
2.查阅资料,明确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是什么?(选做)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