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检测题高一下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检测题高一下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9 07: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是
A.NaOH B.H2O2 C.Na2O2 D.H2S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H5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是既具有离子键又具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B.Na2O是离子晶体,溶于水生成NaOH的过程中既有离子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C.某物质固态时不导电但溶于水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石英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Ⅱ中充入1mol CO2 和1mol H2,在Ⅲ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正反应速率:I<II
B.两容器中的平衡常数:I>II
C.容器Ⅰ 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CO2的少
D.容器Ⅰ 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大于1
4.X、Y、Z、W为不同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不大于20,X、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常用来检验Y的最高价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Z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强氧化剂
B.Y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2O的稳定性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强酸、强碱、强碱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 + 3H2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v正(N2)=2v逆(NH3)
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固体物理学家约翰·巴尼斯特·古迪纳(John B. Goodenough)、英国化学家斯坦利·威廷汉(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发明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贡献。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 B.与水反应
C.与反应 D.与反应
8.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放出能量
B.过程④中,只形成了C—S 键
C.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D.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并没有参加反应
9.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之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还原性:X > W > Z B.Z与W形成的某种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X与Y形成离子化合物 D.W与Y组成的某种物质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1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Z的简单阳离子与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W元素的基态原子最高能级和最低能级填充电子的数目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和Z组成的某种微粒中,可以只有离子键,也可以只有共价键
B.第一电离能大小:Z>W>Y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Z的单质
D.Z、W的最高价氧化物均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纯硅晶体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B.稀土永磁材料是电子通讯技术中的重要材料,稀土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生活中制作油条的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烧碱
D.干电池低汞化、无汞化,有利于减少废电池造成的土壤污染
12.一定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D.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凡是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所有盐、碱和金属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H2(g)+ I2(g)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③、、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⑥反应速率
⑦一个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15.1843年伦敦泰晤士河隧道终于竣工,英国政界人物在隧道里举行了庆典。但带到隧道的香槟酒没有气泡使庆祝变得索然无味,当庆典过后,走出隧道的人们又有尴尬的事发生了:酒在肚子里发胀,酒气从鼻子、嘴里不断冒出来,有的人穿的马甲被胀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槟酒、啤酒、碳酸饮料在开瓶时会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请你写出与该现象有关的化学平衡方程式:_____。
(2)泰晤士河隧道竣工庆典的尴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平衡移动存在影响。
16.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前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mol/(L·min);
(2)5min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_______。
17.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6molA、4molB发生反应:3A(g)+B(g)2C(g),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2min末,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
(2)2min末,A的浓度为________。
18.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mol/L
(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mol/(L·min);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的值为_______。
19.表中是某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时测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mol L-1 V(H2SO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所需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①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②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③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④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⑤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⑥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⑦ 0.10 丝 1.0 50 35 50 50
⑧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⑨ 0.10 丝 1.1 50 30 44 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实验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反应速率最小的是____。
(2)实验③和实验④是探究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⑥和实验⑦是探究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0.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初始pH 废水样品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蒸馏水体积/mL
① 4 60 10 30
② 5 60 10 ___________
③ 5 60 ___________ 20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
(4)实验①中O~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__________ 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5)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___________;
假设三: ___________;……
21.有A、B、C、D、E、F、G 7种元素,试按下述所给的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1)A的名称是____,B位于周期表中位置 _________,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3)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5)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关系图(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已知a为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元素e和g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2)d、f、g、h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3.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都相等,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
(3)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B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A、B、E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D、E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D 7.B 8.C 9.A 10.B 11.C 12.D 13.A
14.③④⑦⑨
15. 压强
16.(1)0.05
(2)50%
17.(1) 0.3mol/(L min) 0.15mol/(L min)
(2)2.1mol/L
18. 0.75 0.05 2
19.(1) ⑤ ①
(2) 浓度 温度
20.(1) 30 20
(2)
(3)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4)
(5) Al3+起催化作用 SO起催化作用
21. 钠 第三周期ⅡA族 2F2+2H2O=4HF+O2 NaOH HF Al(OH)3+OH-=AlO+2H2O
22. 第2周期第ⅣA族
23.(1) 钠 氧 硫 氮 氢
(2)
(3)
(4)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