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9 06: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议员们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解析 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政权问题,资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封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 A
2.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统治的束缚。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英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  ) 。
A.国王还是议会享有征税权 B.“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
C.宗教自由还是宗教迫害 D.召开议会还是关闭议会
解析 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结成反对派,指责国王的各项政策,反对国王的专制。因此,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斗争的焦点。
答案 B
3.观察下图,画家将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摆在整幅画的最后面,且占据很小的空间,而将议会放在前面,这寓意着在当时的英国(  )。
A.国王要服从议会的意志
B.国王要受到议会的节制
C.议会享有国家最高权力
D.国王地位明显低于议会
解析 在当时的英国,国王虽然具有巨大的权威,但议会享有批准征税的权力。画家将议会放在前面,寓意女王要受到议会的节制。
答案 B
4.下列对长期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这次议会存在了13年 ②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③它通过《大抗议书》是想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 ④查理一世再次解散了长期议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长期议会在革命期间一直存在,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因而④是错误的。
答案 A
5.1628年6月2日,荷兰商人威廉特来到英国伦敦。就在当晚,伦敦商业区张灯结彩,直到深夜,人们还成群结队举着火炬进行庆祝。他们庆祝的是
(  )。
A.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国
B.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长期议会公开反对国王
D.查理一世接受了《权利请愿书》
解析 在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中,A项发生在1603年,B项发生在1588年,C项发生在1640年,只有D项发生在1628年。
答案 D
6.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与1641年的《大抗议书》
(  )。
A.导致英国内战的爆发
B.是对启蒙思想的自觉实践
C.对于圈地运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表明新贵族采取和平的斗争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这两个法律文件的通过都是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和平合法的斗争的结果。《权利请愿书》未导致内战,排除A;启蒙思想出现要晚,排除B;两个法律文件没有涉及圈地运动,排除C。
答案 D
7.下列英国统治者在其统治期间曾经长时期实行无议会统治的是
(  )。
A.查理一世 B.詹姆士一世
C.查理二世 D.詹姆士二世
解析 在查理一世时,1629年他解散议会,英国经历了11年的无议会统治时期,而B、C、D三项中都有议会的存在。
答案 A
8.促使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的矛盾是
(  )。
A.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矛盾 B.议会与王权的矛盾
C.新贵族与旧贵族的矛盾 D.农民与国王的矛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议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与专制王权的矛盾激化而引发内战,A项表述有误,C、D两项内容不全面。
答案 B
9.下图展示的是英国某一国王被处死的场面。1649年1月,在法庭进行最后宣判前,最高裁判所主席布拉德肖在发言中说:“法律高于国王,而国会高于法律,因为法律是代表人民的国会所制定的,从而法官根据法律审判国王是合法的。”接着,国王被处以死刑。遭受审判并被处死的国王是
(  )。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詹姆士二世 D.查理二世
答案 B
10.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民主与专制经历了反复的较量,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曲折而复杂,最根本的原因
(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脱离人民群众
B.英国有长期的专制统治的传统
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旧势力不甘心失败而疯狂反扑
解析 专制与民主的反复较量,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各阶层的意见分歧,一部分资产阶级的代表有相当大的妥协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决定的。
答案 C
11.下图中场景描绘了1653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幕,某人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手中挥舞着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议会被驱散后,英国由此确立了
(  )。
A.君主专制政体 B.共和政体
C.护国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 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并在高级军官和大商人的拥戴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答案 C
12.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的实质是
(  )。
A.封建政权的复辟
B.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延续
D.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因而A、C两项错误,另一方面护国政体下没有国王,只有护国公,D项错误,联系克伦威尔的统治政策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13.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在1667年写的《失乐园》一诗中“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掌权者”是指
(  )。
A.都铎王朝 B.“护国政体”
C.英国议会 D.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正确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时间1667年,正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倾向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这是因为
(  )。
A.斯图亚特王朝力量强大
B.为保护既得利益,巩固统治秩序
C.革命没有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带来利益
D.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利于镇压人民的反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原因的理解能力。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得利益的维护,复辟旧王朝实际上是为了稳定秩序。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所述实际上包含在B项中。
答案 B
15.关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的结果
B.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标志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
D.从英国国情出发解决了政权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光荣革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它符合当时英国国情,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即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决定的。
答案 D
16.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查理二世曾对一个议员在议会辩论中的发言非常不满,他又不敢公开逮捕这个人,只好雇了一个刺客去撕裂了这个人的鼻子。查理二世不敢公开逮捕这个议员的原因是
(  )。
A.查理二世害怕引起议员报复
B.查理二世慑于《人身保护法》的法律限制
C.查理二世受《权利请愿书》的法律限制
D.查理二世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去逮捕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议会反对王权的斗争中,议会通过的《人身保护法》规定对每个被捕的人,应该事先宣布其罪状,这是对滥用王权的限制。因而B项正确。
答案 B
1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经常以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方式维护统治秩序,主要表现是
(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成立共和国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④光荣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理解能力。③④所述内容都是资产阶级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而与旧势力的妥协。①②则是资产阶级革命性的表现。
答案 D
18.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
(  )。
A.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C.封建专制―→军事独裁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
D.封建专制―→共和制―→军事独裁制―→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19.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了共和制,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这一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符合英国的国情
C.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
D.各阶级利益集团矛盾妥协的产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因而不是封建势力的复辟。
答案 C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之所以有几次反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人民群众没有参加反封建斗争
C.外国军队的干涉
D.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从而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有软弱妥协的一面,造成革命曲折反复。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的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送呈国王)
材料二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必须实行分权。
材料三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形成为一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矛盾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最终解决的?(5分)
(2)材料二体现了洛克民主思想的哪些政治原则?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3分)
(4)据材料概括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基本历程。(5分)
答案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途径:暴力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法律途径。
(2)自由、法治、分权。
(3)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内阁对议会负责。
(4)要求限制王权,提出民主思想,建立君主立宪制。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体罪状,不得加以逮捕;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得被剥夺财产;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
——摘自《权利请愿书》
材料二 历数国王即位以来的弊政:强制性借款,未经议会同意征税,出售专卖权,对议员们的非法传讯、罚款和监禁,强行解散四届议会以及无议会的个人独裁,等等;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
——摘自《大抗议书》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权利请愿书》主要限制了国王的哪一项权力?为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抗议书》与《权利请愿书》相比提出了哪些新要求?(4分)
(3)结合材料三的史实,谈谈你对民主进程的看法。(5分)
答案 (1)税收权(或财政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是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国王拥有税收权就会逃避议会的监督,这样势必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提出了废除国王的各种特权和限制国王的行政任免权等要求。
(3)民主进程带有曲折性;专制统治不会长久;民主进程总是在与专制的斗争中不断得到发展。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9分)
答案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2)斗争形式: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人身保护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都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
——1649年英国议会文件
材料二 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并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
——马克思
材料三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罪恶和谬误都被他践踏在脚下。图中右边的柱子象征着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向他致敬,左边的柱子显示他权力的法律来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什么事件?(2分)
(2)由材料二分析说明在英国革命前与革命后的专政有何不同?(6分)
(3)有人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是历史的倒退,你认为应如何评价?(7分)
解析 根据材料一可知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建立。通过分析可得出英国革命前与革命后专政维护的阶级不同。对于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 (1)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2)革命前专政维护的是旧贵族的利益,即封建势力的利益;革命后专政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革命成果,在当时来看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历史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