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能力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知识积累】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6 分 )
就在zhǎ yǎn( )之间,流星qià hǎo( )飞过,朋友们bǐ cǐ( )望着对方。十几天的长途跋涉与煎熬( )( ),仿佛太不值得,但是那一双双zhǒng zhàng( )的眼睛,却迸发出炫丽的光彩。
二、选字填词。 ( 9 分 )
腊 醋 蜡 ( )烛 吃( ) ( )八粥
摊 滩 难 沙( ) ( )过 货( )子
褐 竭 揭 ( )色 ( )开 ( )尽全力
三、先补充下列词语,再选择填空。 (11分)
( )( )八碎 ( )( )更新 日夜不( )
万不( )已 ( )然不同 ( )( )末庙
1.春回大地,(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是花的世界。
2. 当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时,各国妈妈的反应是( )的。
【积累运用】
四、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仿照其中一种写一个句子。(4分)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
仿写: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 6 分 )
1.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缩句)
2.请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3.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改为陈述句)
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民俗 , 。在文字出现以前,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有了 ,便有了 。文艺张扬民俗,民俗在社会历史的不断变革中 得到重塑和创新。这样看来, 是一个问题, 更是一个问题。
①是地域文化的沉积 ②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 ③文字记载和文艺话 语载体 ④承载着博大深远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⑤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
效切入点 ⑥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A.①④⑤⑥②③ B.④①⑥③②⑤ C.①④③⑥②⑤ D.④①②⑤⑥③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4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关联词。
(1)小孩子最爱过年, 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还可以放鞭炮。
(2)春节 很快乐, 一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句中描写的是 节,在这个节日
里,人们有 的习俗。
3.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 的作品,"今夜月明人尽望, "体现了诗人 的感情。你积累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表达这
样情感的诗句 : , 。 (写连续两句
即可)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请你写出一句类似的名言或者诗句:
【阅读理解】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9分)
《北京的春节》选段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
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元宵节指的是 (具体时间),这一天处处 ,孩子们买 ,大家还必须吃 。(4分)
2选文第一段重点写了灯的 、 。(2分)
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夸张,扩大;④看,望;⑤商店开业。
张灯结彩( ) 虚张声势( )
东张西望( ) 一张一弛( )
4.将文中画“ ”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1分)
九、阅读课外文段,完成练习。(9分)
花灯(节选)萧乾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得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一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而言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1 .七月节放 ,正月里的上元佳节,也叫 。(1分)
2.短文中介绍了哪些花灯 请写出四种:你对其中的哪一种花灯最感兴趣 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4分)
3.为什么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叫“气死风” 用“ ”画出有关句子。(2分)
4.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我积累过 ,
。(2分)
【习作训练】
十、作文。(30 分)
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请选择你亲身经历的风俗活动,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询问自己的长辈,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特点等,以“家乡的习俗”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450 字。
【附加题】
十一、请填出下列诗句所描述的节日名称。(8分)
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3.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 )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 )
参考答案
一、眨眼 恰好 彼此 jiān áo 肿胀
二、蜡 醋 腊 滩 难 摊 褐 揭 竭
三、零 七 万 象 绝 得 截 残 灯 1.万象更新 2.截然不同
四、1.夸张 2.反问 3.拟人
仿写:(示例)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五、1.灯笼飘动。
2.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北京特别热闹。
3.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没有谁不 流泪。
六 、C
七、1. (1)不但……而且…… (2)虽然 ……但是 ……
2.寒食 禁烟火、吃冷食
3.王建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答案不唯一)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 金难买寸光阴(答案不唯一)
八、1.正月十五 悬灯结彩 各种花炮 元宵
2.数量 种类
3.② ③ ④ ①
4.这的确不能不说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九、1.莲花灯 灯节
2.宫灯,羊灯,狮子灯,"气死风" 理由略
3.提示:最后一句。
4.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不唯一)
十、略
十一、1.端午节 2.清明节 3.重阳节 4.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