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着阿奎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作品是
( )。
A.《反异教大全》 B.《神学大全》
C.《论君主政治》 D.《神学之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神学大全》集中世纪神学之大成,是“宇宙秩序论”基督教神学体系创立的标志。
答案 B
2.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期,詹姆士一世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观点是
( )。
A.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B.论证王权高于教权
C.论证王权高于议会 D.论证“法在王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王权至上”是为了赢得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并且依据其理论,竭力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
答案 C
3.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思想都主张
( )。
A.国王(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B.宗教权力至上
C.君主权力至上
D.君主只对上帝负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阿奎那的思想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而詹姆士一世则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虽然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
答案 A
4.13世纪时的意大利,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的原因有
( )。
①世俗力量的壮大 ②王权的增长 ③市民、农民的反对
④教皇懦弱无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综合分析能力。13世纪神学权威受到的挑战,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力量如国王、市民、农民等,与教皇个人因素关系不大。
答案 A
5.阿奎那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蜂王,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这说明他
( )。
①主张“君权神圣” ②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③甚至把国王称作神 ④认为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阿奎那“君权神圣”思想的把握能力。由题干信息“阿奎那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即神)”,可排除③;①②④在题干中均有体现。
答案 C
6.右图中的人物坚信“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切神圣的权力”,“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应是
( )。
A.英王亨利八世
B.“神学之王”阿奎那
C.英王伊丽莎白一世
D.英王詹姆士一世
解析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人物中,相信“君权神授”的仅有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
答案 D
7.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 )。
A.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痛斥资本主义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明显,漫画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用法治、平等、民主等思想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抨击,抓住这一点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启蒙思想,而启蒙思想的特征就是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 A
8.下列属于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思想影响的是
( )。
①不把议会放在眼里 ②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③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④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④容易漏选,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虽然是查理一世时期的事件,但也是在詹姆士一世思想影响下长期厉行专制统治造成的。
答案 A
9.托马斯·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关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学说,不同点关键在于
( )。
A.国君与上帝的关系 B.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C.国家与教会的关系 D.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者思想的综合对比分析、理解能力,二者都强调君权的神圣性,神化封建统治秩序。只是在对教权与王权关系的论述上存在分歧。C项中,国家与教会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权力之争,表述过于笼统。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0.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与议会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
( )。
A.两王都相信“君权神授”
B.两王都随意征税
C.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
D.议会要求限制王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两个国王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即封建的生产关系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A、B、D三项都是主要矛盾的反映,C项才是根本原因。
答案 C
11.阿奎那在13世纪创立了基督教的“宇宙秩序论”,按照他的论断 ( )。
A.教权高于王权 B.国家是教会的产物
C.国王是上帝的代表 D.罗马教皇与国王平等
答案 A
12.阿奎那宣称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他认为让一个君主进行统治,就能
( )。
①符合上帝的意旨 ②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③实现自由和平等 ④避免分裂和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13.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中存在的“三种权力”分别是
( )。
A.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B.立法权、司法权、对外权
C.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D.行政权、司法权、对外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17世纪,洛克最先提出分权与制衡学说,18世纪孟德斯鸠加以改造与继承,但洛克与孟德斯鸠的三权是不一样的,包括立法、行政、对外三种权力。
答案 C
14.英国民主思想家洛克的《政府论》
( )。
A.为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铺平了道路
B.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理论基础
C.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了最有力的辩护
D.是詹姆士一世思想理论的具体表现
解析 洛克的《政府论》发表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后,不可能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论基础,也不可能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铺平道路。因此,A、B两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詹姆士一世提倡君主专制,洛克提倡民主,因此,D项的叙述也是错误的。
答案 C
15.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是
( )。
A.人性论 B.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C.社会契约论 D.主权在民
解析 斯宾诺莎从天赋人权出发,认为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在追求生活安全的思想指导下,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国家的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其思想的人性主义色彩。
答案 A
16.斯宾诺莎的思想从根本上体现了
( )。
A.宗教改革的必然趋势
B.欧洲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C.荷兰资产阶级的要求
D.建立法制社会的必要性
解析 斯宾诺莎的思想是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代表了荷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 C
17.18世纪,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发生,主要是因为法国 ( )。
A.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B.等级对立和阶级对立严重
C.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
D.封建统治的基础相对薄弱
解析 18世纪初,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存在着森严的社会制度,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这是启蒙运动在法国形成高潮的社会根源。
答案 B
18.卢梭的民主思想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它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有
(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卢梭生活的时代之前,因此,卢梭的思想不可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B
19.卢梭人民主权论的开创性在于
( )。
A.彻底否定君主制 B.倡导有限君主制
C.倡导开明君主制 D.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解析 卢梭的“主权在民”学说,否定了“主权在君”学说,是对君主制的彻底否定。
答案 A
20.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说明卢梭 ( )。
①主张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是自由平等的 ②激励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 ③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④主张保留私有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注意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③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封建制度笼罩着西欧大地,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鼓吹“君权神授”和“王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前提: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结论:那么,君权是神圣的。——托马斯·阿奎那对“君权神圣”的论证
材料二 詹姆士一世在英格兰即位时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论证“君权神圣”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特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詹姆士一世的什么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上述材料体现的思想有何相似点?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7分)
解析 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了阿奎那“君权神圣”的目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2)问联系所学,提炼材料总结詹姆士一世的思想;第(3)问概括两则材料,并联系课本知识,得出结论。
答案 (1)目的:论证教权高于君权,维护教会的神学统治。特点: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2)思想:“君权神授”“王权至上”。影响: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3)相似点:①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②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城市力量不断壮大,民族主义增强,王权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洛克为防止出现法律适合于“私人利益”的现象,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基本内涵是什么?(8分)
(2)据材料二,为实现“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3)上述材料体现的主张相互关系如何?有何影响?(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洛克、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考查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洛克的分权学说,再从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说明基本内涵。第(2)问要求根据材料归纳孟德斯鸠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主张。第(3)问应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指出洛克和孟德斯鸠的主张之间的关系。
答案 (1)主张:分权学说。内涵:①国家存在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②最高权力为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对外权属于国王。
(2)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对独立、彼此制约。
(3)关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是对洛克分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影响: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洛克《政府论》(1688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思想倾向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7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 (8分)
解析 回答第(1)问,要从两则材料体现的中心思想着手进行分析。回答第(2)问,要从材料提供的两个时间为突破口。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开始,他们所推崇的“君权神授”理论,违背了英国的传统,成为导致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胜利,正需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理论依据,而洛克的观点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
答案 (1)材料一相信“君权神授”,认为国王应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权力。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而且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2)斯图亚特王朝通过“君权神授”理论加强国王的专制权力,导致人民与统治者矛盾激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洛克的观点则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与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
材料二 上帝通过他的先知答应他的人民:作为一个巨大的恩惠,他要把他们放在一人之下,只有一个君主来统治他们大众。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材料三 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詹姆士一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4分)
(2)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实质是什么?(6分)
(3)这三种理论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5分)
解析 本题主要以中外对君权理论的认识、比较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解答本题既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比较能力。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但要注意表述要准确规范。第(3)问要注意结合三种理论提出的背景来概括、归纳。
答案 (1)“天人感应”、“君权神圣”、“君权神授”。
(2)背景:汉武帝面临严重的王国问题,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不断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实质: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为君主专制服务。阿奎那宣扬教权大于王权,维护基督教的神权统治。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维护王权统治。
(3)“天人感应”因其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确立了新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从而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