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专项一 课内文言文·逐篇过关
二十九、 邹忌讽齐王纳谏
01
基础型
02
发展型
03
拓展型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邹忌修( )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朝服( )衣冠,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君也?”城北徐
长,这里指身高
光艳美丽
穿戴
照
与……相比怎么样
比得上
基础型
学习任务群
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二天
同“熟”,仔细
认为……美
偏爱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确实
认为,以为
没有谁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当面
指责
能谤( )讥( )于市朝,闻(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 )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指责
讥刺
使……听到
常常,不时
间或,偶然
一年
朝见
二、 文言词汇
1. 一词多义
名词,早晨
名词,朝廷
动词,朝见
介词,向
介词,比
介词,在
介词,到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徐公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 通假字
孰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
熟
仔细
3. 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侧重于批评或嘲笑
(2)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修理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长,这里指身高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
(4)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地点,处所
偏爱
土地方圆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左”与“右”两个方位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4.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朝服衣冠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戴
当面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美
使……听到
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
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6.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1. (2021·荆州)下列对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主题: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邹忌劝说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B. 两个人物:邹忌是形貌风流、怡然自得、善于辩论、勤于政务的贤士;齐威王是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弊鼎新的明君。
发展型
C. 三层结构:写家事——妻私我、妾畏我、客求我;写王之蔽——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海之内有求于王;写赏赐——上赏、中赏、下赏;写事态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
D. 四个特点:全文类比设喻,以小悟大;叙事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语言亦庄亦谐,有重有变。
D
【解析】D项中“语言亦庄亦谐”表述错误。本文虽属于“讽谏”,但语言比较庄重,句式灵活,没有“谐”这个特点。故选D。
2. 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文章结尾指出“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作者用这夸张的一笔收束全文,有何用意?(教材思考探究延伸)
高明在用设喻、类比的方法,以小比大、以家事喻国事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结尾意在点明纳谏成效之大,从侧面表现邹忌的进谏艺术和治国之才。
【甲】文略
【乙】
齐威王、魏惠王会①田②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③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拓展型
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注释】①会:相约。②田:打猎。③檀子:人名。后文盼子、黔夫、种首皆为人名。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使守南城( )
(2)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
(3)使备盗贼( )
(4)岂特十二乘哉( )
派遣
朝见
防备
只,仅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寡 人 国 虽 小 尚 有 径 寸 之 珠 照 车 前 后 各 十 二 乘 者 十 枚 岂 以 齐 大 国 而 无 宝 乎
/
/
/
3. (对比阅读)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对比
人才是国家之宝
(2)根据【甲】【乙】两篇选文,说说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而使内政修明;齐威王重视人才,认为人才才是国家之宝,使人才能为国所用。
【参考译文】【乙】齐威王和魏惠王相约在郊外一起打猎。魏惠王说:“齐国有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然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小的珍珠,珠光能照亮十二乘车队首尾的有十枚之多。难道你们这样的大国,就没有宝贝吗?”威王说:“我视为宝的东西与大王您的(看法)不同。我的大臣中有个叫檀子的,(我)派他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侵略,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都来朝拜我国。我的大臣
中有个叫盼子的,(我)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东下来黄河打鱼。我的属吏中有个叫黔夫的,(我)派他守卫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对着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而请求从属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的大臣中有个叫种首的,(我)派他警备盗贼,做到了路不拾遗。这四个臣子,他们的光辉远照千里,岂止十二辆车呢?”魏惠王听后露出惭愧的神色。
|新题变式|
4. 一个 “善” 字, 意境大开。请你结合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并参照已给句子, 在横线上补填恰当的内容。
“善”是对过去积弊的反思
“善”是对清明政治的昭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