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二章 逐篇梳理十、 三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二章 逐篇梳理十、 三峡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9 10: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二章 逐篇梳理
十、 三峡
01
基础型
02
发展型
03
拓展型
十、 三峡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日,自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 )月。
于,在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遮蔽
如果不是
正午
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 )陵( ),沿( )溯( )阻绝( )。或( )王命急宣( ),有时朝( )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
春冬之时,则素( )湍( )绿潭,回清( )倒影,绝( ) ( )多生怪柏,
冲上、漫上
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有时
宣布、传达
早晨
从……出发
即使
飞奔的马

白色
急流
清波
极高的
山峰
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 )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 )霜( )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 )引( )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冲荡
茂盛
甚,很
天刚放晴
下霜
早晨
肃杀,凄寒
啼叫
连接
延长
凄惨悲凉
回声
消失
二、 文言词汇
1. 一词多义
介词,在
连词,如果
动词,断绝,消失
形容词,极高的
2. 通假字
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隙、缺口
3. 古今异义
(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到了
(2)或王命急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或者,或许
(3)良多趣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好
表示另提一事
有时
甚,很
4. 词类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回清倒影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3)名词作动词
每至晴初霜旦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飞奔的马
清波
下霜
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3.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6.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 (2022·天津)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 第二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 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D. 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D
【解析】本文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故文章第二至第四段依次写出了三峡夏、春冬、秋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象。因此,D项中“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表述错误。故选D。
2. 作者既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为什么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教材思考探究延伸)
不矛盾。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
【甲】文略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
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xià):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发大溪口( )
(2)过圣姥泉( )
(3)出水数十丈( )
(4)方夏秋水涨时( )
出发
经过
超出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晚 至 瞿 塘 关 唐 故 夔 州 与 白 帝 城 相 连
/
/
3. (对比阅读)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中江水相对于滟滪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到瞿塘关时,江水低于滟滪堆(数十丈);等到夏秋水涨时,江水高于滟滪堆(数十丈)。
(2)【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与【甲】文中描写的山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陡峭的特点,从句子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可看出。【甲】文所描写的山与【乙】文中的山都有高峻的特点,【甲】文的山还具有连绵的特点。
【参考译文】【乙】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得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瓶。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裂缝,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
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石头堆,是碎石累积形成的,高出水面数十丈。当地人说:“当夏秋季水面暴涨的时候,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新题变式 ∣
4.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均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一项是( )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③夹岸连山,连峰接势。(《汾水》)
④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终南山》)
⑤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A. ①⑤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C
【解析】①③④句中的“连山”,均写出山的连绵不断。②句中的“湍”和“潭”,表明描写对象是“水”,“回清倒影”写出水的清澈。⑤句中的“高峰”“入云”,写出山的高耸。故选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