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九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元复习)
学习要求: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中国的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①提出时间: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
②提出背景: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
③内容: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年9月21日
②地点:北平,中南海
③与会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④内容: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方针。具有过渡性。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中国的成立
(3)开国大典: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
②地点:北京
③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②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在广大的新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③中国经济千疮百孔,国家财政困难,物价飞速上涨,恶性通货膨胀,投机倒把盛行。
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从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新中国。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措施:
①剿匪镇反
②土地改革
③稳定物价
④抗美援朝
(1)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过程: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分地区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总路线:最大限度孤立地主,保存富农经济,保护小土地出租者和华侨地主兼工商业者等政策。
(5)结果:1952年底,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6)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措施:
①剿匪镇反
②土地改革
③稳定物价
④抗美援朝
(7)意义
①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重要步骤(举措);
②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措施:
①剿匪镇反
②土地改革
③稳定物价
④抗美援朝
(1)背景: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导致物价上涨。
(2)过程:
银元之战——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解决
米棉之战——完全用经济手段解决。
统一财经
①目的:从根本上稳定市场和物价,恢复和发展生产;
②措施: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③作用:
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为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措施:
①剿匪镇反
②土地改革
③稳定物价
④抗美援朝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美国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
(2)性质:反抗侵略和侵略威胁
(3)目的: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和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
(4)过程:
第一阶段:五战五捷,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第二阶段:边谈边打
(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朝鲜战争使得党中央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必须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来考虑,优先发展重工业。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
(1)背景:
①美苏冷战,两极格局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外援支持。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从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新中国。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
(2)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①“另起炉灶”:
内涵: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意义: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时期的外交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表现:新中国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
(2)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内涵: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表现:新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
(2)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一边倒”:
内涵: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意义:在国际交往中不致被孤立
表现: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3)三条方针下的外交成就与意义:
成就: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意义:为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50/60年代
(1)背景:
①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兴起;
②美苏冷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③美国敌视、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④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50/60年代
(2)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具体政策: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就:第二次建交高潮:1956年~1965年,主要是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提出背景:
国际因素: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国内因素: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2)提出过程
首次提出:(1953年,北京)
进一步阐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4年,印度)
最终定型: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实践: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50/60年代
(3)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1954年;
②地点:瑞士日内瓦;与会国:苏、美、英、法、中及有关国家
③议题: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④中国贡献:在日内瓦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候,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问题,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六点建议),推动了会议的发展。
⑤结果: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⑥对中国的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50/60年代
(4)万隆会议
①时间:1955年 ;地点:印尼万隆
②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③中国的贡献: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向歧路的危险。
④结果:万隆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
⑤对中国的意义: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提出时间:1953年
②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时间:1953-1957
②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③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适应了当时国家的迫切需要,它要求政府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私营和个体经济是不能适应这种需要的,这就要求在生产关系上提前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及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提出时间:1953年
②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①时间:1953-1956
②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③道路:集体化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与全行业公私合营
④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全行业公私合营于1956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不分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资本家都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由国家统一调配,国家通过清产定股,在一定时期内对资本家支付定息。这就使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只表现在按私股额取得一定的股息。企业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的经营管理直接纳入国家计划。国家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实行企业改革和经济改组。取消定息以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就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建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时间:1954年9月
②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③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学习要求: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与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了解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27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成功的探索
(1)中共八大
①时间:1956年
②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意义: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初步成果。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成功的探索
(2)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①时间:1956年
②内容: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③意义: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成功的探索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①时间:1957年春
②内容: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意义: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4)整风运动
①时间:1957年
②内容: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③意义:对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大有益处。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成功的探索
(5)反右派斗争
①时间:1957年
②背景: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许多复杂情况出现了。
③意义:从当时的形势和社会环境来看,对于极少数右派反革命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和有必要的。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乱。这方面党取得的经验,是宝贵的,有长远意义的。
④结果: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时间: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实践: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评价:一定程度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改变落后的愿望,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急躁冒进(多、快)。
表现:大办工业(大炼钢铁、高指标);农业上虚报产量、放卫星。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生产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等。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影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
评价: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曲折发展
(2)八字方针
①时间:1960年冬
②内容: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③实践: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的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④影响: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曲折发展
(3)“文革”
①时间:1966年-1976年
②评价:“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曲折发展
(4)改革开放前伟大的建设成就
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1964年,原子弹。
1967年,氢弹
1970年,东风-4远程弹道导弹
1970年,东方红一号
文革期间,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
1965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地质之光”
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两弹元勋”
邓稼先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