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5《论语》十二章课件(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5《论语》十二章课件(共7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9 14: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第二单元
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语 文
第1课时 《论语》十二章
内容索引
晨读篇 闻鸡起舞
课前篇 一起预习
课内篇 一起思考
课外篇 一起阅读
素养篇一起提高
单元人文主题
传承经典
文化是需要代际传承的,而经典恰好是代际传承的绝佳纽带。对于经典,我们要心存敬畏。但是仅有敬畏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不能让经典所承载的文明火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熄灭。不要忘记,中国人历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这份历史情怀应该被记住,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容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前,用中国人的智慧化解前进中的难题。
让我们与诸子百家同行,传承文化经典。
单元研习任务
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深入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了解六篇经典文本的基本内涵,把握儒家、道家和墨家的思想特点,学习儒家、道家、墨家的言说方式,结合现实生活,学习古人智慧,培养理性思辨精神。
单元研习任务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适当扩大阅读面,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重点句法、词法现象,培养文言语感,探索文言文学习规律,提高语文读写水平。
4.既要认识中华民族先秦诸子著作的文化价值,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培育人格,又要转化成为人处事的准则,如培养善良的人格,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等。
主题阅读
“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
习近平同志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中法两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术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重要论断,立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准确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及其时代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产生了诸子百家,据汉代司马谈的看法,其中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即道家)共六家。诸子百家的“家”,就是指形成了学派,有理论、宗旨和传承。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诸子划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号称“百家”。“百家争鸣”的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这一时期,“士”这个阶层特别活跃,他们大多积极参与和影响政治,也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学术活动。“士”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天下无道”变为“天下有道”,解民于倒悬,重建社会秩序。“士”的政治地位非常高,因为当时各方诸侯都在互相比拼,需要内政外交各方面懂行的人来辅助,而士人正是这些方面的行家里手。作为士人代表的诸子百家,于是竞相登场,各展所长。
就哲学思想而言,儒道两家各有侧重。孔子重视“仁”的思想,“仁”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君子为道义而活,非为富贵而生,君子的人生价值正在此。老子哲学则不然,“天道”受赞扬,“人道”遭贬损。在他看来,“道”演化为天地万物,没有神力,没有矫饰,自然而然。“人道”当效法“天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就政治主张而言,儒墨两家都倡导贤人政治。在贤人的来源方面,墨子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认为选拔官员要以德能为标准,哪怕地位低微,只要有德有能,就应选拔上来,委以官职,这样才能做到公道正派。在贤人的待遇方面,墨子主张“富之,贵之,敬之,誉之”,也就是给贤良之士丰厚的物质待遇、高贵的社会地位,信任、敬重他们的才能,表彰他们的成绩,营造鼓励贤良之士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样贤人就会越来越多,用他们去治国就会显出成效来。这些选人用人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就自然科学而言,先秦诸子中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是墨家。墨子及其弟子的文化贡献,集中表现在他们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做了奠基工作。墨家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对时空、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问题,用逻辑语言加以分析概括,体现了科学家和能工巧匠的创新思路,是诸子百家中大放异彩的一朵奇葩。
正如庄子所说,诸子百家的观点都体现了“道术”,即宇宙真理的某一方面。虽然各家各派立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世界的有益探索,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诸子百家为重要代表的中华文化显示出强劲生命力,始终以开放姿态吸取各种养分,在会通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各家理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摘编自《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解“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把握“三纲”“八目”,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体会文中的丰富内蕴,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晨读篇 闻鸡起舞
文化典故
[典故]
韦编三绝
[出处]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解读]
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就会全部掌握了。”
春秋时期,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孔子读来读去,把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并不只是一个看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温习,需要专注。我们对待学习也应有同样的态度,把学过的知识时常温习,烂熟于心,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现。
诵读鉴赏
[原文]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鉴赏]
谆谆教诲,劝勉有加。首联先叙弟侄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象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弟侄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
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诗中没有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人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杜荀鹤诗作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
课前篇 一起预习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晚年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作品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统治秩序,所以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他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孔子见自己的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与弟子们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其间他们常遭困厄,其学说在各国都不受重视。最后孔子只得返回鲁国,专心整理修订文献,教授弟子。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相关常识
语 录 体
语录体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它常用于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不能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与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在后世流传甚广,有些内容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2.通假字
者不惑  “知”同“智”,意义:智慧。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古今异义
古义:填平洼地。 今义:平坦的地方。
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男孩子或表示轻蔑的称呼。
文白对译
课内篇 一起思考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本课所选内容,在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文本研读
研读任务一 朗读吟诵 理解重点语句
任务设计
1.老子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家后起,力反儒家之言礼。老子对于“礼”的理解与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请结合“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产生祸乱的主要根源。老子认为“礼”是外在,是虚浮的;道家讲究实用,追求朴素。孔子所讲的“礼”,是以道德仁义为背景的礼。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容,才可恰到好处。礼乐必依凭于器具与动作,这都是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故仁与礼乐,一内一外,相辅相成。
2.孔子为什么要求学生学习《诗经》
点拨 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他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导弟子要学习《诗经》。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习《诗经》的重要意义。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学习《诗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各种能力和精神。在家则孝,在外则忠,忠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础,而学习《诗经》就是培养人们这种品德的最佳方法。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从知识的获取上说的。古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不像现代这么多,信息也没有现在这么集中,获取起来也没有这么方便。而《诗经》中恰恰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方便。所以孔子特别提倡学习《诗经》。
研读任务二 思考体会 领悟人生道理
任务设计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点拨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文”与“质”的关系,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迷失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4.《论语·学而》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养方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自省”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到“自省”。
点拨 “自省”是修养方法之一。不断地反省自己,从多方面考虑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为精辟之见。
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作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见贤思齐焉”实际上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正面形象作指引;“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以反面教材为镜,不失为提高自我修养的捷径。这样做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的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起来。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身错误不自知。面对我们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5.当代某些自由主义者曾攻击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将这条道德规则进行反推,得出“己所欲,施于人”的观点,认为这样的做法可能妨碍他人的自由,违背他人的意愿。你如何看待孔子说的“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规则是否妨碍他人的自由
点拨 儒家讲究对己则严、待人则宽。限制性的纪律和规则主要是求诸己,要求君子自身,而非求诸人;“恕”的含义是在对待己、对待有权力的贵族君子当严,而对待普通人当宽。既然是“恕”,那不论他人愿不愿意,只要不是其职责范围内的,我们都应当宽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里自然包含了“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义。而“己所欲,必施于人”和“人所不欲,也施于人”是违背“恕”的。孔子的说法并不保证人的“欲”,但尽量避免人的“不欲”。“欲”是无穷的,无法保证,但“不欲”,却往往是人维护自己情感和利益的最低要求。避免“不欲”,恰恰体现了对自由的尊重。
研读任务三 反复涵泳 鉴赏艺术技巧
任务设计
6.有人评价《论语》的语言简约而含义深远,请你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
点拨 ①比喻说理,形象生动。例如第八章,孔子以“堆土成山”为喻来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②人物对话,栩栩如生。有的章节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如“颜渊问仁”,孔子给予回答,接着颜渊又问具体表现是什么,最后表示要坚决执行。通过对话,一个善于思考、领悟,又坚决践行的弟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③哲学思辨,充满智慧。文章节选了孔子的许多带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名句,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语句给人以启示,表现了孔子非凡的智慧。
多维探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为了辨清“君子”的形象,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那么君子与小人到底有哪些明显的区别呢 请结合《论语》进行归纳总结。
点拨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利益。一个真正的君子能够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而小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与权力。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相交,有容人的雅量与坚持己见的操守,互相取长补短,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小人相交,必为共同谋利,依附强权,各怀损人利己的心思,表面上强求一致,背地里就互相攻击,故同而不和。
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与人为善。小人总是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受各种利欲驱使,经常陷入忧惧之中。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遇到矛盾时,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而小人则正好相反。作为君子,除邪扶正,济世安民,一切行为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是道义的实践者和克己的典范。而小人则只顾眼前利益,喜欢勾结谋私,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择手段。
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品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孔子认为君子有教化百姓的社会职责,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中坚力量,以经世济民的功业为抱负。这种担当精神,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曾参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⑦“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则不懂得天命而不知敬畏,不尊重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话。”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孔子及其弟子虽然颠沛流离,屡遭困厄,却矢志不渝。
课外篇 一起阅读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
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已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孔子回答:“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摘编自余纪元《“述而不作”何以成就
孔子 》,金小燕、韩燕丽译)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阅读训练
1.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点拨 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论证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
2.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点拨 “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经典,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但教学中偏重继承,限制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又有局限性。
素养篇一起提高
文言文断句
知识阐释
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而是对所选篇幅不长、内容浅易的文言文,用标点符号(高考命题要求考生用“/”把句子断开)把原文语句的停顿准确地标示出来。给文言文断句,需要学生综合掌握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近几年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文言文断句的客观题考查形式,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大概设置10处停顿,难度不大。
技法攻略
解答断句题2步骤
断句“三原则”
1.字句意思要讲通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例题展示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 ,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答案 B
解析 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指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应当斩首的罪行,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两项;“拟十一月二日上之”中“上之”指呈上奏折,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B项。
参考译文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被选拔授予御史,负责巡视中城。其间收捕惩治了吏部的强横凶暴的官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假官一百多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他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条呈上三个理由十四条建议,诏令全部允许施行。水利兴建,北方人开始知道种植水稻。邹元标曾经说:“三十年前,都城人不知道稻草是什么,现在到处是稻草,是种水田的益处啊。”宦官刘朝声称太子命令,索要外戚的花园和废置庄田。左光斗没有启封还给了他,说:“尺土都是殿下所有,今日怎么敢私自授予。”宦官愤怒离开。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徇私,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非常恼怒。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轮到杨涟、
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应当斩首的罪行,准备十一月二日上奏,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南方。魏忠贤刺探得知,提前两天假借会同推选之事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削去官籍。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陷害汪文言入狱,将左光斗的名字加进去,派差役前往捉拿。父老子弟围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锦衣卫校尉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钦犯监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被定罪收受贿银二万两。魏忠贤于是假借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司法官,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孙奇逢,是
一个有节义侠气的人,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都附近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两银子,商量要代他们还钱,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死后,赃款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加追缴,拘捕光斗亲属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之后,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为“忠毅”。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志鸿优化网
http://www.zhy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