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任务 学写小小说
语 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学习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
2.培养虚构和创新能力,学会写一般的小小说。
技法指导
关于小小说的特点,美国评论家总结出三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但它的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文短意长。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在布局上,不必求全,力求单纯;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白描,寥寥几笔,使人物活起来。同时,讲究含蓄,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1.人物形象要典型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
2.选材要以小见大
小小说要想用最少的信息展示丰富的内容,构思时须选准角度,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
3.情节要有吸引力
情节是小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情节曲折新奇,能突破思维框架,给读者以惊异感,才能增添作品的魅力。小小说要求开头造成悬念,扣人心弦,然后居高临下,势不可遏,或者投石击水,一波三折。也可以开门见山,挥斧直取,而后含蓄蕴藉,曲径通幽。结尾则要求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或紧急刹车,含蓄有力;或抖包袱,亮底牌,使主题得到升华,出乎读者意料。
4.结尾要含蓄隽永
小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结尾的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学写小小说时,对结尾一定要慎重考虑。这里提示两种方法:一是借助神态描写、环境描写,从侧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突出作品的主题;二是以解决矛盾、解开悬念来收篇。
5.讲求空白,调动想象
小小说最讲求行文中的省略及结构上的空白,意在让读者依据自身经验参与文本创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价值。“空白”在小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情韵,在行文中巧用空白省略之术,以最简洁的笔墨唤起读者最丰富的想象,引导读者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
佳作赏读
《伤心儿女》一文是高考天津卷的一篇优秀作文。文章由材料中的智慧芯片展开联想,将“记忆可以移植”这一科学幻想融入文中,同时又将“孝”这一传统美德贯串其中,使得文章具有了较明显的人文色彩。
佳作赏读
伤心儿女
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眼紧闭,嘴唇乌紫,她中风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已经三天了。[1]前两天,母亲的床前是没有人的,而今天,她的三个子女破天荒地都到齐了。老大一脸横肉,倚着床,盯着母亲,眼里有一种攫取的光。小弟小妹各有心事,又仿佛等待着什么。[2]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声音叫道:“3号床,准备记忆移植。”护士的话音刚落,三个人几乎同时一跃而起[3]。
他们三个人将同时移入母亲的记忆,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母亲快不行了,他们私下开始讨论瓜分遗产的问题。但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三个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的财产谁也不知道底细。
“记忆移植进入程序。”随着医生的话,三个人立即在大脑里开始了搜寻[4]:……一间阴暗的小屋,潮湿,肮脏……沾满油渍的锅台,落灰的橱顶……这不是母亲的家吗 这样陌生,却又熟悉。老大心想,当自己含冤入狱时,是母亲四处奔走,解救了他;他休养了一年,然后自己找了梅子当老婆,梅子逼着他抢占了母亲的堂屋,把母亲赶进了这间破房。从此,自己就再没有踏进这破屋门槛。
小妹开始了“回忆”:……腹部的痉挛,剧痛袭来,生下一个血糊糊的孩子。这孩子的双眼被血糊了个严实,睁不开。有人低下头,在孩子眼上一口一口地吮,吮了七七四十九天,血污散尽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我吗 妈说过我小时候眼睛睁不开,原来是这样。小妹的心一阵抽搐,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多少白眼。
小弟脑海中闪出这样一幅图景:在自己家里,媳妇在大桌上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却在门边的一张小凳上,手里拿着一个洋铁碗。媳妇不时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大约是去年冬天,母亲来自己家住的那些日子。我忙得不着家,原来小蓓是这样对待母亲的,难怪有一天回家看见母亲在擦眼泪,我问她,她还说没什么。[5]
三个人都在“记忆”中泪眼模糊。他们都“回忆”到了一个大包裹,土里土气的没见过。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老屋的门,找到那个包裹,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包裹里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大大小小的,红红蓝蓝的。他们用哽咽的声音数着:“一双、两双、三双……”[6]
亮点赏析
[1]开篇对母亲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母亲正饱受病痛的折磨,与后文三个子女的行为形成对比。
[2]对三个子女的描写详略有致,避免了重复。其中突出了老大的神态、动作。“盯着”“攫取”两词用得恰到好处,凸显了他贪婪的嘴脸。
[3]“一跃而起”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三个子女的迫不及待。
[4]“搜寻”一词,把子女们急于找到有关遗产信息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5]三个段落,分别从三个子女的角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三个典型场景,这三个场景既表现了子女的不孝,也表现了母亲为子女操劳的一面,选材经典,构思精巧。
[6]以三兄妹找到遗产“包裹”结局,以小见大,对母亲而言,遗产就是为子女操劳的一生及对子女的爱。结尾言近旨远,引人深思。
点评这篇小小说写了三个儿女各怀鬼胎——为了分因中风而昏迷的母亲的遗产——而要移植母亲的记忆。文中分别从三个儿女的视角回忆了母亲为儿女辛劳的一生,以及儿女成家立业后面对衰老的母亲的种种不孝的行为,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这种不良风气,呼唤对老人的爱与关怀。小说构思精巧,细节刻画真实。
考场实练
在生活中,从一幅剪影、一个镜头、一个场景,甚至一个对比、一个瞬间之中,捕捉住一种智慧、一种美、一种新鲜的思想,就能着手构思成一篇小说。竖起你的耳朵,睁大你的眼睛,观察、思考周围的一切,尝试写一篇小小说。
写作指导中学生写小小说,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情节的设置和结构的安排。中学生写小小说,要做到三点。首先,要“单纯”,小小说往往是一事叙完,即成一篇,而事件的发生又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绝不多生枝蔓。其次,要“明快”,就是入题直截了当,不过分渲染。小说有正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叙述手法。这些手法,小小说都可以采用,但要明快自然,很快就把事情交代清楚,切忌画蛇添足。再次,要“有波折”。小小说忌平铺直叙,要在短小的篇幅中有波折,犹如山中小溪,蜿蜒曲折,曲径通幽,从而反映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
参考例文
人性装置
刘琛琛
路边停放了一排排无人驾驶车。
无人驾驶车是新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如果你走过去,对着无人驾驶车下一个命令,说,开门!
无人驾驶车就会启动探测仪,在你的脸上、身上快速扫描,同时发出清晰的语音提示:“您确定要使用我吗 确定请点头,取消请摇头。”
你点一点头,车门就打开了。
什么 你没带钱包 没关系,只管坐!
无人驾驶车的系统里,早已经记录了你的一切社会信息——相貌、身高、血型、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社会关系以及资产状况。
无人驾驶车载你到达了目的地,你只需要有节奏地眨三次眼,车费就自动从手机里扣走啦,多方便。
新闻报道里,有一个小偷,偷走了一大笔钱,想驾着无人驾驶车逃跑。
无人驾驶车扫描了小偷的脸,并打开车门,却不听指挥地载着小偷到了警察局。
原来,警察局的犯罪嫌疑人系统也与无人驾驶车探测仪联网了!
有了无人驾驶车的新时代,连犯罪率都大大降低了。
不降低不行呢,探测仪无处不在。
人们都赞叹着无人驾驶车的诞生。乘客们不再忍受出租车司机的饶舌,也不用担心绕了弯路,还能自由地选择向导解说服务。当然,导游解说服务得另外扣钱。
无人驾驶车的发明家马克每每走到大街上,都为自己半生心血的结晶感到骄傲。
唯一扫兴的是,出租车司机、导游们失业了,他们隔三岔五地聚集在一起,要求政府替他们解决工作。
马克坐在无人驾驶车里,小心翼翼地避开抗议的人群,嘴边露出一丝不屑的微笑。
以后失业的何止这些司机和导游呢 还有保姆、护士、收银员、工人、教师……
正是这些无法避免的阵痛,分娩出一个新的时代。
坐在无人驾驶车上,马克闭着眼睛,尽情构建未来社会的科技蓝图。
他不用担心无人驾驶车会出车祸。无人驾驶车根据设定好的程序,红灯停,绿灯行,车与车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即使遇到了避无可避的特殊情况,无人驾驶车也能启动应急保护装置。
乐极生悲,马克的心脏突然感觉到一阵不适。
心脏病犯了!
马克连忙下达命令:“停车!”
“对不起,您目前正在禁停路段。”无人驾驶车语音提示说。
“加速!”
“对不起,您目前正在限速路段。”
马克疼得出了一头冷汗,这个系统回去后得升级一下。汗冒得越来越多了,无人驾驶车还在一遍一遍地解释:“离您最近的停靠站点为人民电影院,预计到达时间为五分钟。确认下车请点头,继续行驶请摇头。”
马克虚弱地摇了摇头,说:“改变行程,送我到人民医院。”
“请选择到人民医院的路线,选择最近路线请眨左眼,选择最平坦路线请眨右眼。”无人驾驶车温馨提示。
马克吃力地抬起右眼。
“对不起,系统检测到您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为了您的健康安全,请您在就近的人民电影院站台下车。”无人驾驶车不由分说地把马克抛弃在站台上,无论马克怎么下指令都不肯前进了。
惨了,为了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无人驾驶车内设置了自我保护系统,对不具备行车能力的乘客会自动拒载。
必须立即升级,允许无人驾驶车保护需要援助的人类。马克捂着心脏,打开了无人驾驶车的系统后门,强行改变了驾驶驱动程序。
载着马克的无人驾驶车像疯了一样往医院方向飞驰。
由于程序错乱,无人驾驶车撞到了大树上。
马克头破血流地从无人驾驶车上挪下来。
无人驾驶车一遍一遍地向路人呼救:“事故受害者姓名,马克。血型,A型。年龄,四十六岁。病史,心脏病。余额,不足。诚信,不足。”
“我是你的发明者,诚信怎么不足了 ”马克目瞪口呆地看着无人驾驶车。
无人驾驶车充耳不闻。
半晌马克才反应过来,刚才他做了一回黑客,篡改了无人驾驶车的程序,还欠了无人驾驶车的车费。
如果无人驾驶车是人的话,马克一定狠狠地跟他打一架。
迷迷糊糊中,马克觉得有人抱他上了一辆车。
是一辆被淘汰的出租车,前面坐着一位司机,一遍又一遍地喊着:
“大哥,你坚持住,人民医院就快到了!”
“大哥,你坚持住,人民医院就快到了!”
“大哥,你坚持住,人民医院就快到了!”
这个装置真人性,感动不已的马克在失去意识之前做出人生最后一个决定,无人驾驶车升级版必须加入这个装置。
(选自《小小说选刊》)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志鸿优化网
http://www.zhy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