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四专题 秋水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四专题 秋水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9 10: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水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3分析文章中对比的手法的运用,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游历江湖。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学”。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的“仁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亦名《南华经》,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