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三专题 声声慢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三专题 声声慢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9 12:1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zxxk学习目标: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学科网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①听准字音,注意节奏。
②用心聆听,感受感情。
③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听读要求:听读感知,整体把握【感知质疑】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①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②你认为哪一句能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听后思考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 入手结果引发体现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眼前景肃杀
凄清愁情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感情基调:哀怨凄凉学.科.网问题3: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诗歌鉴赏方法之二: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握诗歌情感间接抒情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 因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从北方来,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往;这追怀与眼下的孤苦处境相对照,不能不“伤心”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伤心”?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总结:过雁象征离愁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雨以声衬情 顿生凄凉之感试探究结句“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的内容。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孤苦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下联: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同桌可以相互交流。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坎坷悲愁的。不管是幸福悠闲的少女时代,浪漫温馨的婚姻生活,还是夫妇分离的相思时刻,直到凄凉孤苦的晚年,欢乐时,思愁时,凄惨时,她的一生一直也没有离开过酒。总 结诗歌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揣摩关键词语
叠词 形容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