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年产达宁心行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王头门京个一的快.日头”:y
《红楼梦进行预叙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总体上可以分为直接预叙和暗示两种形式。前者
是由故事讲述人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直接进行交代,比如第三回贾雨村送林黛玉入京后的一段描
写:“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
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这些事情都发生
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后,晚于当时的故事时间,但却在此之前讲迷出来,显然是属于预叙,目的在
:
:
于使贾雨村之事完整叙述,借此了结。个这种预叙往往用“不在话下”或“这是后话”等词语
作标志。
这种直接性的预叙也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之口道出,如第许三回泰可卿给风姐托梦,从
其“将来败落”“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败落下来”“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等语来看,
这明显是在说贾府将来的命运,同样是属于预叙。十
不过总的来看,《红楼梦》一书中像上述较为明显的预叙不是太多,作品更多的则是采取种
种带有暗示性的手法来进行预叙,具体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大体有如下三种:,
一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如第五回所写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父副册”,暗示了《红楼
梦》中主要女性的命运。
中小小
二是通过诗词曲的形式。如第五回所写的《红楼梦》套曲,其中《终身误》预示了贾宝玉和林
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的结局及贾宝玉当时的思想和情感。,?:下又:中
三是通过谜语、酒令等形式。如第二十士回诸人所制谜语,其谜面和谜底都带有预言色彩,
如贾政所想:“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
耶?…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这段描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读
者的一种暗示,提醒他们注意这些谜语背后的内涵。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3096A2022~202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全都属于暗示性预叙”过于绝对,且“放大分析”说法错误。)
2.D(“学界在辨别预叙内容的标准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错,根据原文“哪些诗词、语句具有预言意义,哪些没有,
区分的标准何在,该如何判断,这是解读《红楼梦》的一大难题,许多争议也由此产生”,可知学界并未对此问
题达成共识。)
3.D(A项通过图画形式暗示巧姐为刘姥姥所救,在荒山之中靠纺织度日。B项通过灯谜暗示贾惜春后来出家
为尼。C项通过诗词暗示将来远嫁海疆,和家人分别。D项借僧道二人之口直接点明《红楼梦》的结局。)
4.首先,文章指出《红楼梦的两种预叙方式,并举例阐述直接预叙的特点;(1分)接着,重点分析了暗示性预叙
的形式及其利弊;(2分)最后,指出正确看待预言叙事的方法。(1分)
5.利:①能使作品中的部分语句获得双重蕴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分)②大大增强了读者的主动性和参与
性。(2分)弊:容易误导读者,使他们对《红楼梦》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2分)(意近即可)
6.C(“是为了表达他对儿子拒绝学习京剧、京剧艺术后继乏人的伤感心情”错,高振宇唱“哭头”与他儿子不背学
戏没有必然的联系。)
7.C(“既承接上文,解释高振宇种花养草的原因”错,高振宇种花养草,是他在湘潭当地文化民俗浸润下产生的
生活乐趣,并非因为不带徒弟而用来打发时间的行为。)
8.①运用细节描写,如“上身直直的”“两手放平”“摆摆手”“深鞠一躬”“飘然而去”等细节,表现了他的认真、高
雅、礼貌谦逊的态度。(2分)②侧面烘托(侧面描写),通过贴出的海报以及老戏迷的对话侧面烘托了他的名
气和低调。(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9.①交代了古城的民俗风情,为故事发生营造特殊的文化氛围。(2分)②展现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从而引出高
家宅院及故事主人公高振宇。(2分)③照应了文章题目,并为后文景金石能够坐在院门旁听“哭头”的情节
做了铺垫。(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为: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
以非上所建立。)
11.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中的“异”指对…感到奇怪,二者意思不同。)
12.D(“没收一切民间私藏的书籍”错,据原文“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可知。)
13.(1)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会”“间”“觉”各1分,句意1分)
(2)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从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明”“同”“治”各1分,
句意1分)
14.楚国不值得侍奉,而六国国势都衰弱,李斯没有建功立业的希望,所以想要离开楚国侍奉秦国。(3分,意近
即可)
15.B(“直抒胸臆”说法有误,应是通过叙事来抒发情感。)
16.“饭蔬饮水”出自《论语》,(1分)表达了词人安贫乐道(或清心寡欲)的高尚情怀。(2分)②“壮也不如人,今
老矣,尚何堪”出自《烛之武退秦师》,(1分)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幽愤之情。(2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18.B(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C、D
两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9.①如火如茶②耳目一新③天马行空(每处1分)(填意思相近的成语亦可)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09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