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3.2 波的描述
第三章 机械波
回顾: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
2、机械波传播的实质是什么?
3、机械波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⑴机械波:
⑵分类:
⑶条件:
⑷特点:
①质点不随波而迁移
②波传递波源的振动形式
③波还可以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机械振动和介质
横波和纵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横波动画展示
y
位移
一、波的图像
1.用横坐标表示在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2.用纵坐标表示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x
平衡位置
正方向
负方向
O
对于横波而言,波形图就是该时刻波的图像。
1.波的图象也称波形图或波形曲线.
表示某一时刻平衡位置在不同处的各个质点,运动到不同位置。
2.特殊的,若波形图为正弦,我们把这种波称为:
简谐波
简谐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波
3.简谐波怎么产生?
若波源做简谐运动,则介质中产生简谐波
一、波的图像
(任何波都可以看成是简谐波的叠加——比如心电图)
振动是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2)研究对象:
(1)因果关系:
振动描述某一个质点,波动描述介质中的所有质点。
二、振动与波动的联系与区别
对这个质点录一段视频。
对所有质点拍一张照片。
该质点的 x-t 图像;
也叫质点的振动图像。
在某一时刻 t 整个波的样子/波的图像;
也叫波动图像。
识别:下列哪几幅表示振动图象 哪几幅表示波动图象 ?
AC
BD
二、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
①前者带动后者,后者落后前者;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②波源振动一个周期,后面那个点起振——出现一个完整的波——两点完全同相位;
1、波长:
为什么要强调“相邻”两个字?
即一个完整波的长度;
两个相邻波峰(波谷)距离;
两相邻平衡位置?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λ)。
2、周期(频率):
x
y
o
波向前传播,经过一段时间,波形图与此前重合,称为波传播的周期
思考:波传播的周期与波源振动的周期有何关系?
波传播周期(频率)等于波源振动周期(频率)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几点说明:
(1)波的周期(频率)应由波源决定,与传播波的介质无关。
(2)每经过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3)每经历一个周期,原有的波形图不改变。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x
y
o
3、波速:
若在△t时间,波向前传播了△x距离,则如何表示波传播的速度?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几点说明:
(1)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波速:
v= =
λ f
特殊的,若时间取波的一个周期?
试计算频率为20Hz的声波的波长
三、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2)波速:
例题: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
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
C、经1/4周期后质点P运动到Q点
D、经1/4周期后质点P的速度变为零
x/m
y
1
2
3
4
5
6
P
Q
R
A D
v
振幅、波速
主要方法:(1)质点带动法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的振动方向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Y
X
O
波的传播方向
a
b
观察比P点更靠近波源一点的那个质点在P点的上方还是下方;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请标出这列波中a、b、c、d、…、h等质点这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例题4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B向右运动
B.质点D和质点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质点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
主要方法:(2)图象平移法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的振动方向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O
x/m
y/cm
传播方向
波源
a
b
c
d
e
f
g
主要方法:(2)图象平移法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的振动方向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O
x/m
y/cm
传播方向
波源
a
b
c
d
e
f
g
(3)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y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并在同一点沿x轴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所示).
(4)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运动,“下坡”的点向上运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走上坡,正在向下振动;
走下坡,正在向上振动。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例题1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例题2
四、波的图象的基本应用
例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