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造型组合》文字材料
1.单元(模块)教学计划
武术 单元(模块化)教学计划
(水平 三 , 五 年级)
学校: 任课教师: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以体能素质与运动技能相长”为教学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教学切入点,渗透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单元学习目标
运动 能力 通过有效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武术小套路技术的同时,发展武术运动所需的爆发力、静力性力量、柔韧性和灵敏性等体能素质。
健康 行为 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内驱动力,提高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体育 品德 培养了学生作,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增进了学生的团队与规则意识。
课次 运动能力发展目标 教学内容
1 1.尝试让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的手法步型,通过学练让学生了解武术动作。 2.发展学生速度、敏捷素质。 1、创意手型 2、学习弓步马步与拳掌勾 3、各种手法步型游戏
2 1.通过复习不同形式的手法步型动作,学习正踢腿,侧踢腿动作,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分层练习。 2.发展学生动态性力量、协调性 1、复习手法步型动作 2、学习正踢腿,侧踢腿动作 3、分层练习
3 1.通过复习正踢腿,侧踢腿动作,学习五步拳,让学生掌握两个简单造型的动作。 2. 发展学生爆发性、协调性 1、复习正踢腿,侧踢腿 2、学习五步拳 3、武术体能练习
4 1. 让学生了解武术造型的几种练习方法,通过武术造型的练习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 通过本节课使全班学生基本掌握三个造型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良好的身体形态。 1、复习连五步拳 2、学习武术造型动作 3、动作组合
5 1.通过复习五步拳,小套路创编及学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动作,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分层练习。 2. 发展学生四肢力量与协调性 1、复习连五步拳 2、小套路创编及学习 3、分层练习
2.课时计划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时计划
(水平 三 , 五 年级)
武术 单元(模块化)第4 课时武术 —造型组合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在整个动态的教与学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武术动作的技术和发展体能素质。本课除了运用启发式教学、讲解示范法、直观教学法、激励评价法、合作练习法等常规教学法以外,特别使用了平板电脑的学习方法,在智慧课堂上更进一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武术不再枯燥,充满兴趣,学的更加自主。
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身体处于发育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本班有2位学生体重较重,学习武术有一定的难度,还应多关注个体差异。
教材分析 武术套路是由单个动作组成的,把套路分解的更加优美,学得就更加容易。弓步冲拳、马步亮掌、前点步上撑掌、金鸡独立、弓步挑掌是几个优美的武术动作,但也不易学好。根据人体机能适应规律和动作形成规律,要掌握该套路需经过“动作模仿—动作模型—动作技术—动作机能”四个阶段的学练。正确地循序渐进的学习、掌握套路学习能有效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柔韧、弹跳、灵敏协调等体能素质及良好的空间知觉水平。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慢跑听音乐模仿造型动作——专门辅助动作——“分解学习动作”——动作游戏学习——平板学套路——自编组合套路——放松——互评小结——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 布置 表示平板电脑
安全防范 措施 基于教材本身、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固态的安全隐患,在课前应做好排查并设置警示标志;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安全隐患。1.练习方法不正确不听从老师指挥,教师在学生练习前,要将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严格遵守;2.保护好平板,要及时清理场地;3.学生练习时,因个人差异,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的练习强度;4.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伤、擦伤、骨折等运动损伤,要提醒学生受伤后不要随意挪动位置,其他同学不要随意处理,应及时向教师报告,教师在课前还应准备好救急预案。5.及时把控学生完成动作时出现的情绪变化。
3、教学案例
(水平 三 ,五 年级)
武术单元(模块化)第 4 课时 武术—造型组合 教学案例
学校: 任课教师:
班级 五(8)班 ,学生人数:41 人(男:24 人 ,女: 17 人)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节课使学习五个造型动作方法并组合 ,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创造性。养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2.健康行为: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内驱动力,提高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3.体育品德: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相互学习与评价的能力。
教学 内容 技(战)术能力:武术-基本造型学习及套路简单组合 体能素质:立卧撑跳、快速跑、俯卧撑、造型动作强化训练
重点: 基本步型与手型定型准确性 难点:造型动作的组合的连贯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步骤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始 1、集合队伍,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本次课 的内容。 1、集合队伍要快、齐、静,精神饱满。 2.整队口令清晰,对学生提出要求 。 队形队列:如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安静 1 1
准 备 1.听音乐慢跑模仿武术造型动作:弓步冲拳、马步亮掌、前点步上撑掌、金鸡独立、弓步挑掌 2.武术造型动作衔接动作辅助热身练习 1、体育教师根据音乐带领学生慢跑作模仿造型练习 2、听音乐《中国人》老师示范步型手型以及衔接动作辅助热身练习 队形队列: 自由队形,安全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精神饱满,积极有序 2、队形队列:如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安静 6 1
基 本 1、学生跟教师学习造型动作。 2、分组学习5个造型动作 3.有跑动结合体能练习的翻转点位盘练习 4、分8组看视频自行学习武术造型的几个基本动作造型(弓步冲拳、马步亮掌、前点步上撑掌、金鸡独立、弓步挑掌)结合动作学习的体能练习(高抬腿、连续步型手型练习、移动造型练习)。 5、大范围移动翻转点位盘的造型练习)。 6、分层次分组拓展练习 要求教师示范讲解,统一学习。 分组分散练习小组学习造型动作 体能练习 分8组看视频自行学习武术造型的几个基本动作造型(弓步冲拳、马步亮掌、前点步上撑掌、金鸡独立、弓步挑掌) 5、结合动作学习的体能练习(高抬腿、连续步型手型练习、移动造型练习)。 6、学生按学习掌握动作情况分三个层次练习。第一层次:层次高的组合套路并创编动作。第二层次组合套路。第三层次复习套路。 1.组织队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听讲,刻苦练习 2-3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活跃参加,合理运用 4--6.队形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活跃参加,合理运用 29 5
结束 1、听音乐《牧羊曲》放松 2、小结,下课。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 2.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传递正能量,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1、组织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场地 器材 平板电脑8个、音响一台、站点盘41个、篮球场1块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75% 预计 心率曲线图 竖:脉搏 横:时间 210190170150130110907050o51015202530354045
练习密度 60%
平均心率 135—145次/分
测量 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
练习密度 %
平均心率 次/分
课后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80%学生基本掌握用武术五个造型动作并能参与编排。20%学生能基本掌握用武术五个造型动作。学生在平板与分解学练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兴趣浓厚,并且能在每个环节中加以巩固动作,并适当的穿插体能素质训练,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对差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达到因材施教效果。但是因为天气炎热,体育馆较封闭,有个别学生出现体力透支,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总结这个状况。下次可激励这部分学生坚持,并利用更生动的环节与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80%学生基本掌握用武术五个造型动作并能参与编排。20%学生能基本掌握用武术五个造型动作。学生在平板与分解学练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兴趣浓厚,并且能在每个环节中加以巩固动作,并适当的穿插体能素质训练,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对差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达到因材施教效果。但是因为天气炎热,体育馆较封闭,有个别学生出现体力透支,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总结这个状况。下次可激励这部分学生坚持,并利用更生动的环节与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指导教师庄弼点评
本堂课在设计环节上从简单有趣的模仿动作开始,让学生身临其境,参生共鸣,建立造型动作的初步表象。第二环节热身操,学生在气氛感染力极强的《中国人》的音乐中已经完成五个动作的第二次学习,加强了动作间衔接动作的反复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初步解决了衔接动作的难点学习。在教师的动作教学中反而弱化衔接动作,快速直观参与了五个造型动作的学习,避免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学习。从而迅速过渡到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站点盘的有趣指示内容与教师自己拍的视频进行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观察、思考与练习。这时教师的鼓励语言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插入体能练习与增加密度的学习让学生参生共鸣,在展示环节中学生不仅是比个人的的整齐标准还要比出团队的精气神。分享学习的成果。 在创新环节中,学生用所学动作自己编辑简单武术套路并加入自己组的创新动作,学生思考,分享,并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分享展示,学生感到身心愉悦并真正体会武术课的魅力。整堂课运动量非常大,定型动作需要很大肌肉力量,全身会非常酸痛,这时在优美高雅,自然天成的音乐《牧羊曲》中,学生忘记了矜持,与老师翩翩起舞,整堂课浑然天成,师生共享快乐。
建议:这堂课中如果最后加入双方互有攻防的武术对练,这样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