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排球——气排球发、传、垫组合技 教学计划(表格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排球——气排球发、传、垫组合技 教学计划(表格式)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6-19 15: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排球单元(模块)教学计划
(水平四,八年级)
学校: 任课教师:
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版)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和内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构建“教、学、练、赛、评”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实施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在“学、练、赛”中进阶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单元学习目标
运动 能力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发、传、垫、扣、拦等基本技术,95%的学生能够进行四人制、五人制、六人制的完整比赛。
健康 行为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灵敏以及柔韧等身体素质等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体育 品德 通过本模块学习中不断的练习、与同学间的合作以及比赛,培养学生肯吃苦、能吃苦、积极进取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课的内容和方法
一般体能 指卧撑、折返跑、半蹲跳、深蹲跳、立卧撑、灵敏反应、平板支撑、两头起…
单元 课次 技战术(比赛)+专项体能 教学方法
基础单元 1 1. 学习正面双手垫球、脚步移动技术 2. 结合脚步有效衔接垫球技术 3. 专项体能:抬臂、移动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2 1. 复习垫球、脚步移动 2. 学习正面双手传球 3. 专项体能:通过在学习中练习移动、奔跑发展体能素质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3 1. 复习垫球、传球、脚步移动 2. 垫、传组合练习 3. 专项体能:多方向的移动步伐组合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4 1. 复习垫球、传球、脚步移动 2. 学习正面下手发球 3. 专项体能:多方向的移动步伐组合、俯卧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5 1. 复习垫球、传球、正面下手发球 2. 学习侧面下手发球 3. 专项体能:移动组合、俯卧撑、平板支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6 1. 介绍拦网意义并用网络截取拦网视频给予学生欣赏学习 2. 学习单人拦网动作 3. 专项体能:通过在拦网学习中练习奔跑、跳跃发展体能素质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7 1. 复习垫球、传球、正、侧面下手发球 2. 不同情境下发、传、垫组合技术 3. 专项体能:移动组合、半蹲跳拦网、俯卧撑、体前屈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8 1. 发、传、垫、拦组合练习 2. 学习正面上手发球并组合练习 3. 专项体能:多方向的移动步伐组合、半蹲跳、折返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9 1. 复习发、垫、传、拦 2. 结合情境,发、传、垫、拦组合练习 3. 专项体能:半蹲跳、俯卧撑、折返跑、体前屈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0 1. 复习发、传、垫、拦 2. 学习正面扣球 3. 专项体能:俯卧撑、指卧撑、移动步法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1 1. 复习正面扣球 2. 结合情境,发、传、垫、扣、拦配合练习 3. 专项体能:俯卧撑、指卧撑、移动步法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2 1. 复习发、传、垫、扣、拦 2. 结合情境,发、传、垫、扣、拦多人组合练习 3. 专项体能:半蹲跳、立定跳、折返跑、俯卧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比赛单元 13 结合情境,接、传、扣、拦网组织进攻有效衔接 4V4比赛 专项体能:移动组合及立卧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4 1. 结合情境,接、传、扣、拦网组织进攻有效衔接 2. 4V4、4V5、5V5比赛 3. 专项体能:移动组合及立卧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5 1. 五人制、六人制、男女混合气排球比赛 2. 专项体能:折返跑接立卧撑、连续拦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6 1. 五人制、六人制、男女混合气排球比赛 2. 专项体能:折返跑接连续立定跳、连续拦网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7 1. 五人制、六人制、男女混合气排球比赛 2. 专项体能:多方向的移动步伐组合练习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18 1. 五人制、六人制、男女混合气排球比赛 2. 专项体能:多方向的移动步伐组合练习 采用“教、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运用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小群体教学法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水平四,八年级)
.气排球单元(模块)第7课时 不同情境下发、传、垫组合技术
设计思路 排球是我国三大球之一,气排球是排球的一个衍生项目,深受我国民间群众的喜爱,由于气排球重量较室内排球来说轻,老少皆宜。而且排球也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必掌握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复习发、传、垫、等排球基本技术,并进行多人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为八年级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肌肉和骨骼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量,且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学习和模仿能力强。本课是该教学单元的第7次课,在前面的6次课学习中,已经对排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掌握了发、传、垫基本技术。
教材分析 排球是中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集体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全身运动为主,上下肢协调配合的一项身体活动。由于是气排球,较轻,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是中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通过排球运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和韧带等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教学流程 集队-课堂常规-导入游戏-热身+体能-学练赛循环练习-进阶分层比赛
场地器材 布置 1、2个篮球场 2、40个气排球
安全防范 措施 基于教材、场地器材、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节课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安全隐患: 一、固态安全隐患:课前做好场地排查工作,设置和摆放相应的警示标志物。 二、动态安全隐患: 1.在学练过程中,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2.在练习过程中,器材和警示牌有可能发生移动,应及时复位。 3.学生可能出现挫伤和擦伤的情况,教师在课前应备好云南白药、绷带、止血贴等紧急药品和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做好安全教育,避免受伤。
(水平四,八年级)
.气排球单元(模块)
第7课时不同情境下发、传、垫组合练习教学计划
学校: 任课教师:
班级 810 学生人数 40 (男: 20 人,女: 20 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发展,在力量、协调性和灵敏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2、学生能够参与到组合练习中来,学生能够完成完整的发、传、垫技术组合,各组合练习完成不少于10回合。 3、在不断的练习和比赛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品质。
教学 内容 发、传、垫技术组合
重点 技术动作的连贯 难点 组员间的配合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步骤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2、安排见习生。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教师活动: 1、向学生问好。 2、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课内容。 组织: 要求:快、静、齐。 2 Min 1
准 备 一、队列队形 二、课堂导入 1、热身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绕标志碟慢跑,跑动的同时完成相关热身练习。 2、专项准备活动:不同形式的垫传球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口令调动学生进行四面转法。 2、教师通过口令调动学生转变为分组方阵。 3、教师通过口令调动学生将标志碟放下。 教师活动: 1、教师通过口令调动学生进行慢跑。 2、教师通过口令调动学生切换不同热身练习。 3、专项热身提高学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导入课堂内容。 组织: 要求:认真、令行禁止。 组织: 要求:认真,动作到位,活动充分。 3 Min 4 Min 1 5
基本 分组循环学练:发、传、垫技术动作 情境导入1:垫+传球技术组合 1、单人原地传、垫球练习,一抛一垫一传或连续传垫(融入个人挑战比赛)。 2、单人移动传、垫球练习,行进间完成连续传垫(融入挑战比赛)。 3、两人一组练习、一抛一垫一传→连续垫传→接发球连续垫传(融入组间挑战比赛)。 4、体能练习:移动步法、半蹲跳拦网等。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垫、传技术动作复习。 不同练习中向学生发起挑战比赛,比垫传次数;比移动垫传稳定;比两人配合回合数等。 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提示技术动作要点,纠正错误。 安排复习较快的组进行两人发、传、垫技术组合练习。 组织: 要求:认真、动脑,技术动作连贯,配合默契。 10 Min 1
发、传、垫“学、练、赛”循环练习(一) 情境导入2:接发球+垫+传球技术同伴间的配合 分小组进行3人接发球练习,一人发球,采用垫、传球接发球,发球完成后迅速采用移动步法移动到队尾,做开合跳,完成后进行体前屈主动放松。 抛球接发球→发球接发球。 体能练习:移动步法、开合跳、体前屈等。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发、传、垫组合练习。 向学生发起挑战比赛,组间比赛连续垫传回合数等。 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提示技术动作要点,纠正错误。 安排练习较快的组从一抛一接发过渡为发球接发球。 组织: 要求:认真、动脑,技术动作连贯,配合默契。 11 Min 1
发、传、垫“学、练、赛”循环练习(二) 情境导入三:接发球+垫+传球技术组合在实战中的应用 以相邻小组合并大组,进行5v5接发球对垫传练习,采用简易的气排球规则,得分方轮转并完成5个开合跳,失分方完成5个深蹲。 2、逐渐提高难度,要求接发球需第2或第3次球才能击过对面(融入组间挑战比赛)。 3、体能练习:移动步法、开合跳、深蹲等。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合并小组进行5人接发球组合练习。 2、向学生发起挑战比赛,组间比赛成功回合数等。 3、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提示技术动作要点,纠正错误。 4、逐渐提高难度,要求接发球需第2或第3次球才能击过对面。 组织: 要求:认真、动脑,技术动作连贯,配合默契。 12 Min 1
结束 1、原地放松 2、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下课 5、回收器材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原地抖动手臂和腿;拉伸。 2、师生点评今天所学的内容。 3、布置本课作业。 4、预告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组织: 要求:认真、做好每个动作每个部位。 3 Min 1
作业 两人一组发、传、垫组合练习累积完成30回合以上、俯卧撑50个。
场地 器材 40个气排球、2个篮球场、40个标志碟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75% 预计 心率曲线图 竖:脉搏 横:时间 210190170150130110907050o51015202530354045
练习密度 65%
平均心率 140±5次/分
测量 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
练习密度 %
平均心率 次/分
课后 小结